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現狀及優化策略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戶外自主游戲將戶外環境與幼兒的自主性結合在一起,是幼兒在戶外環境中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而選擇開展的游戲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與選擇性。開展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有助于增強幼兒的運動能力,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表達交流能力以及學習認知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還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如專注探究、不怕困難、積極創造等。為了更好地發揮戶外自主游戲對幼兒成長的積極作用,本文從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現狀出發,在了解該現狀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措施,從而促進戶外自主游戲的進一步優化。
關鍵詞:幼兒;戶外自主游戲;優化策略
一、積極開展戶外自主游戲,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在幼兒的學習活動中,從語言學習、思維發展到運動能力的培養等,我們需要加強對幼兒的全面教育,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戶外自主游戲是一項增強幼兒運動能力、鍛煉幼兒身心的活動,既可以讓幼兒到戶外去得到充分鍛煉,又可以發揮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選擇適合自己的游戲活動,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的積極性,使幼兒得以加強鍛煉身心素質。然而,在戶外自主游戲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阻礙著戶外自主游戲的順利進行,如過于重視戶外活動忽視了幼兒自主性的發揮;教師在游戲活動中占據主導而沒有發揮幼兒應有的積極性;游戲活動形式單一、材料數量少等,這些問題都在影響著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效果的形成。為了推動戶外自主游戲得到更好地發展,本文立足于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現狀,深入探究其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為解決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作為改善戶外自主游戲的參考建議,促進戶外自主游戲的蓬勃開展,使戶外自主游戲可以得到更好地應用,發揮其對幼兒身心成長的積極作用。
二、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在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在開展過程中面臨著一些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們只有清楚了解到這些不利于幼兒戶外自主游戲開展的問題,才能為推動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提供有效的發展途徑。目前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在開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沒有確保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的時間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每天參與戶外活動的時間不少于兩小時,在幼兒一天生活與學習所安排的時間中,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時間并不多,加上早晨活動、戶外活動等活動需要轉換過渡,也會浪費一些時間,導致單次活動進行的時間不長,有時候只能進行一些比較簡單的游戲,卻無法將戶外自主游戲真正實施起來,縮短了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時間。
(二)戶外自主游戲的材料少且內容形式單一
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一種重要途徑,為了引起幼兒的參與興趣,為幼兒提供的戶外自主游戲材料和內容應該顯得比較豐富和多元化,但實際上,不少幼兒園為幼兒所提供的游戲材料都是以固定的體育器材為主,如滑梯、秋千和攀登架等,輔之以皮球、繩子等一些常見的運動器材,除此以外則很少有其他的器材充實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而且這些運動器材也是長期不變的,甚至還會出現一些損壞的情況,這都不利于幼兒參與戶外自由游戲積極性的發揮。
(三)過于監控幼兒戶外自主游戲
由于幼兒教師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期望較高,而且出于對幼兒活動安全的擔憂,在開展戶外游戲活動時,部分教師還是將幼兒集中起來進行游戲,在教師的統一安排與設計下開展游戲,要求幼兒務必遵守游戲規則,按照自己既定的規則去參與游戲,忽視了幼兒在游戲中自主性的發揮,沒有體現出戶外自主游戲的真正意義。
(四)沒有認真觀察與指導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
在了解中發現,不少幼兒教師認為開展戶外游戲所帶來的工作量比較大,而且幼兒人數多、教師數量少,不知在游戲中如何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因此,部分教師認為只要幼兒在游戲中能夠保證其安全就好,沒有必要對幼兒的行為再進行觀察。教師缺乏對幼兒行為表現的觀察,則無法了解到幼兒在游戲中所出現的問題,也就不能根據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沒有體現出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意義。
三、開展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優化策略探究
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既不能放任幼兒漫無目的地自由活動,又不能受到教師過于嚴格的管制,而是在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把握適當的“度”,讓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充分發揮出來,同時也能實現教師對幼兒的教育目的。因此,在了解有關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問題的基礎上,我們需要進一步優化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策略,提高戶外自主游戲的教育作用。
(一)選擇合適的戶外游戲場地,增加游戲時間及內容
1.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豐富的戶外自主游戲內容。幼兒作為戶外自主游戲的主導者,玩什么內容和器材應該由幼兒做主,而幼兒的選擇又會從其自身的興趣與需要出發,體現出“我的游戲我做主”的開展原則。因為幼兒既有發展的共性又有成長的個性,教師在引導幼兒參與戶外自助游戲時要關注群體特點還要關注個體發展,在設計整體游戲上重視發揮個體幼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如設計“溜溜樂園”的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可以在其中增加豐富的自主游戲內容,設計不同主題的環境,吸引不同興趣需求的幼兒參與其中。在不同主題的游戲環境中有以生態環境為主題的野外探險活動,給幼兒設置一些有難度和挑戰性的運動項目,虛構小河、灌木、草地和竹林等一些常見自然景物,讓幼兒置身于大自然的情景中開展各種運動,感受自然的魅力,增強運動能力;教師還可以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在樂園中開設“超市”“玩具店”“鮮花店”等一些店鋪,讓幼兒加強對生活的體驗,在店鋪的體驗活動中提高溝通交流能力。此外,還有繪畫區、美工區等不同創意空間的設置,幼兒可以在樂園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游戲項目,從而滿足自身的學習與游戲需要。2.合理規劃游戲場地,開展多元化的游戲區域。游戲環境的多元化容易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讓幼兒積極參與其中,因此,教師在利用游戲場地時要做到合理劃分,盡可能利用起游戲場地發展多種活動項目。例如,設計空闊平坦的活動空間有助于促進幼兒大動作的發展、開拓幼兒的思維;而相對狹小的封閉空間則是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體現,適合幼兒在其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如建構、繪畫等。教師需要充分考察和了解幼兒園的場地特點,根據場地特點開展不同的游戲項目,為幼兒提供多種區域的游戲空間。3.合理安排幼兒一天活動時間,確保幼兒有充足的自主游戲時間。幼兒園為幼兒安排了一天的學習與作息時間,但這時間表安排的內容是可以彈性操作的,為了保證幼兒每天都能有充足的時間參與戶外自主游戲,教師可以將戶外自主游戲與晨間操、課間操等結合起來,讓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變得更加集中,減少活動分散所帶來的時間損耗,從而為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爭取了更多的有效時間。有的幼兒園中每周都安排一次混齡幼兒的活動游戲時間,而這個活動時間內,幼兒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同伴、游戲場地和游戲內容等,混齡幼兒的活動時間也可以作為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從而滿足了幼兒發展個性和充足運動的需要。
(二)給予幼兒充足的自主性,尊重幼兒的選擇
戶外自主游戲突出表現在幼兒的“自主性”上,即幼兒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主題、活動內容和活動用具等,教師則很少或者不干預幼兒的選擇,體現出幼兒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的主導者地位。但有的教師卻因為不放心幼兒,看到幼兒沒有參與游戲,或者扎堆選擇同一種游戲,又或者重復選擇同樣的游戲時就要去干涉幼兒的選擇,并且事事干涉幼兒,阻礙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進行。事實上,幼兒在游戲中有著自己的認識,教師需要耐心觀察而不急于去干預幼兒的活動,在觀察了解的基礎上再去解讀幼兒的行為,在適當的時機介入幼兒的游戲中,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尊重幼兒的選擇,讓幼兒成為游戲中的真正主人。當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選擇和活動得到教師的指導與尊重時,就會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性,活動起來更有動力。
(三)從幼兒的需求出發,給幼兒提供多種游戲材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幼兒有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意愿,但如果缺乏必要的游戲材料作為支持,游戲也難以開展起來。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對游戲材料的需求特點不一樣,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形象具體化的玩具會逐漸被結構復雜的材料所代替,年齡越大的幼兒對材料的探究性要求越高,因此,我們在布置幼兒游戲環境以及投放游戲材料時,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與性格特點進行區別建設與投放,如小班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時需要預先布置好主題環境,給其提供形象化的、固定的游戲材料,幫助幼兒熟悉游戲環境,使他們更快地融入游戲環境中。當幼兒年齡漸長,游戲材料、游戲主題以及內容的選擇等,都可以將選擇權轉歸到幼兒的手中,由幼兒自主決定選擇。因此,教師根據幼兒的活動特點以及表現,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投放不同的游戲材料,如小班幼兒的游戲環境需要固定,投放游戲材料要形象,對中大班幼兒則設置大主題的背景下讓幼兒自主選擇、布置與發展,只有從幼兒實際出發投放游戲材料、布置游戲環境,才能保持幼兒的探究興趣,推動幼兒不斷深入參與戶外自助游戲。
(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教學專業水平
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目的是讓幼兒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中培養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不僅是游戲,更是教師對幼兒實施的教育形式。但有的教師并不重視幼兒戶外自主游戲,而是放任幼兒自由活動,也沒有認真觀察幼兒的言行,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正認識幼兒游戲的價值,加上戶外游戲會增加教師的工作壓力,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使教師應接不暇,從而降低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雖然有的教師也會觀察到戶外自主游戲的一些特殊現象或者內容,但是由于自身的知識水平不足,難以對幼兒行為進行科學分析與解讀。因此,戶外自主游戲的效果如何還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密切相關。為了便于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進行觀察與記錄,我們可以制定一個觀察記錄表,將幼兒的表現進行量化記錄,記錄幼兒在活動中的各種情況,然后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對幼兒的行為展開分析,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集合教師們的意見,共同努力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此外,在課后時間教師也要抓緊學習,多研究幼兒的行為表現,結合有關的教育理論進行分析,從而將理論學習與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加強對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全面理解,為幼兒的發展找到更加合適的教育途徑。
(五)加強幼兒戶外自主游戲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從當前國內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設計現狀可以看得出,這些戶外游戲和幼兒的日常生活之間并沒有多大的聯系,這樣的戶外游戲不能有效地帶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情境,缺乏真實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首先了解幼兒的生活情境,通過幼兒的生活層面提取生活中的各種元素,添加進戶外自主游戲中,這樣才可以將游戲建立在生活真實層面中。在幼兒園的各階段教學中需要有效地區分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差異,強化幼兒自主游戲和幼兒實際生活的聯系,增加幼兒的生活代入感。教師需要在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組織中強化師生關系建設,提高師生的情感互動效果。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強化幼兒的生活體驗。一方面,游戲建立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環境下可以提高幼兒的社會參與度,另一方面則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師生情感溝通,這也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
(六)加強情境創設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的應用
幼兒的戶外自主游戲建設中需要強化情境教學的作用,積極地創設合適的游戲情境,增加戶外游戲對幼兒的吸引力。幼兒戶外游戲的情境創建中需要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不能單純地按照教師自己的主觀意愿創建幼兒的戶外游戲情境。在游戲情境創建中需要充分地展現出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參加到游戲情境中。教師在游戲中起到的是輔助效果,不能覆蓋幼兒的自主思維。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如果幼兒之間出現了矛盾,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干預,并且通過指導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問題處理中也需要發揮出幼兒的自主意識,提高幼兒面對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自主游戲中是保障幼兒之間關系協調的重要角色,同時起到幼兒身體安全防護的作用。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應當通過觀察學生的情況給予科學的指導,降低教師在游戲中的存在感,但是需要提高教師對整個游戲的把握程度。
四、結束語
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學習與成長中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引導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時要注意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尊重幼兒的選擇,讓幼兒能在游戲中積極參與,充分表現自己,并在游戲中得到鍛煉,促進全面發展。
作者:宋曉 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新興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