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發展心理與心理健康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于培養健全的公民,高等教育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在新時期對“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不妨做出“明明德即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親民就是師生將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樣的解釋。為了實現以上培養學生的目標,高校必須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重視程度。而且,一個人無論在事業還是家庭上的成功都離不開強大的心理素質,大學生心理發展并不成熟,而且出于從高中階段被全面管教到大學及以后生活完成任務多靠自制力的階段的轉變,大學生想要很好地適應這一變化,完成他人教育到自我管理的轉變,就需要高校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教育。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問題
現在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主要是由于不能準確定位心理健康教育造成的,問題主要包括: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單一;心理健康教育對象針對性不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建設有待提升等幾個方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少問題也是導致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存在誤區主要是指沒有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很多高等院校開設的課程中都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擺設和形式,主要作用是用來應付上級的監督和檢查,而且疏于對學生的考察和監督,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態度,不重視自身心理健康發展。而且在高等教育中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兩種極端的認識誤區即要么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認為其“無所不能”,,要么完全否認其作用。正是這些認識上的誤區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流于形式,從而缺乏必要的經費和政策支持這一現在的形成。在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形式上課堂教學成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甚至被默認為唯一方式,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布局和與其它學科進行聯系。心理健康教育對象針對性不足主要指單純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教育,卻忽視了對學生尤其是貧困生、人格異常學生、心理危機重點干預生等學生進行分類研究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不同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化建設有待提升指的是大多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缺乏專業教師,課程教授多由德育教師、公共課程教師、法政學院教師臨時頂替來上課或進行心理咨詢、輔導等相關活動。
二、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經濟引發的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帶來的心理問題、就業擇業帶來的心理問題、其它因素引發的心理問題等幾個方面。與步入社會后的成年人相比,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因素較為簡單,但面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大學生,高校教師、咨詢師還是要針對不同誘發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經濟方面帶來的心理問題一方面是大學生確實因為家庭狀況存在個人財政危機,另一方面也有出于“攀比”心理造成的心理問題。人際交往方面帶來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大學之后學生不在向以往一樣把學習當作生活的唯一,接觸的人與事情更加復雜,而且同一個宿舍的同學可能來自五湖四海,價值觀可能存在極大的差異,進行從中學生到大學生轉變的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出積極的應對與及時的適應。就業擇業的問題來自于國家取消“就業包分配”制度與高校擴招,對很多學校、專業競爭力不是很強的學生來說“畢業即失業“,這些現狀會導致大學生產生焦慮心理,不僅無助于他們就業,反而會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好的影響。大學生戀愛、大學生上網、大學生不注意體育鍛煉等因素都會導致他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太多不足,不能及時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方向
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需要高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改革除了完善課堂教育,更要注意建立完整的體系,針對不同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采取針對性措施:如針對經濟帶來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建設健康的校園風氣、完善助學金、獎學金制度來改善。建立健康的校園風氣遠離攀比這一不良心理,完善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幫助家庭條件過于困難的學生改善生活,同時建立積極向上、樂于學習的好風氣。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與講座、組織社團活動加強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來應對人際交往帶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開展校企聯合尋求社會幫助來環節就業帶來的心理問題。
四、結束語
高??梢葬槍Σ煌l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采取不同、有針對性的措施,但最根本的還是加強教育,傳遞給大學生面對問題要自立自強的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日后的生活中自主解決各種問題。
作者:張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