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維度開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生工作重要組成部分,“00后”將是近十年大學生的主力軍。“00后”獨生子女增多、離異家庭增多,家庭網絡更普及,家庭經濟情況更好,使得“00后”變得善于接受新事物,個性更鮮明,視野更開闊,思想更開放,更懂享受,但與此同時,自我為中心更明顯,更依賴網絡,人際關系更為被動,自我壓力更大,心理彈性不足。也因為這樣的原因使得當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各種各樣,弓胞心理問題因素也及其復雜,心理問題出現時也不太容易被察覺,使得高等院校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了多樣化的需求ra。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是一所獨立學院,有研究表明: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有違紀、曠課和成績差型,上網成癮型,人際溝通障礙型,家庭貧困和自卑型P]。這些類型與普通本科院校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特定的因素,如獨立學院學生相對其“母校”學生來講,多數是在高中階段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或者沒有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進而導致高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如獨立院校高額的學費,學生自律和自治能力相對較差等,都為獨立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難度。
1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精細化理念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精細化理念最初在企業管理領域應用,源于科學管理之父弗雷里克溫期洛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反映了精細化的社會分工和精細化的服務質量〖3]。現代管理學把科學化管理分為3個層次,依次為規范化、精細化、個性化。可見精細化處于科學化管理的第2層次。由于它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從20世紀90年代起這種理念逐步運用到教育領域,成為教育管理中重要方法。具體來講,精細化手段是對管理流程進行分析和優化,形成細化及標準化的管理制度,在每一個細節上要求精準。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精細化就是通過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優化,對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目標分解細化和責任逐步落實,運用系統化、程序化、數據化和信息化的手段,深人學生班級和學生宿舍,對學生開展全員、全面、全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各環節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
2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精細化實施策略
2.1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的精細化及常態化
減少心理問題學生及心理危機事件的出現,要抓源頭。高等院校不僅要重視“危機干預”更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與普及,使廣大學生重視心理成長。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建有院級心理公眾號,每周會有心理相關知識的推文,學部也有相關公眾號進行同步推文和心理電影的推文,心理專干老師建立了心理咨詢公眾號,學院建有心理知識宣傳專欄,定期更新內容,使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形成常態化和精細化。
2.2心理教育制度設計的精細化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總體安排、輔導活動安排、危機干預處理以及心理咨詢等主要由高等院校主管部門心理中心負責總體規劃和協調。根據2016年國家衛生疾病預防控制發〔2016〕77號文件要求,東方科技學院在校生約6000名配備了2名專職人員,學院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輔導中心,負責學院心理工作的統籌工作,銜接學院與學校,學院與學部心理工作。心理中心共有6間工作室,其中辦公室2個,咨詢室2個,團輔室1個,沙盤室1個。學院每年有固定的經費來保證學院心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支持相關老師的±普訓。學院還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專職教師3名,主要負責相關課程教學和分擔部分心理咨詢工作。學院根據專業不同設立了4個學部,各學部配備了1名心理專干老師,心理專干負責學部心理問題學生信息收集,協助心理中心開展心理工作和直接監管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專干享受副科待遇,每年還有機會到外面接受專業培訓機會。學院健立了月匯報和重點時段匯報制度,每月月末心理專干老師匯報本學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和重點關注學生情況,重點關注的學生做到有關注、有談話、有記錄。該制度實施已有5年,學院做到了有組織、有政策、有場地、有設施、有經費、有序的開展心理相關工作。
2.3心理危機識別與預警的精細化
心理危機的識別與預警是預防心理危機事件發生的重要策略,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控制和應對是建立在預警基礎上〖4]。減少嚴重心理危機事件發生也是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
2.3.1心理危機識別與預警機制精細化:完善心理危機識別與預警精細化做到層層落實,層層匯報。東方科技學院搭建了“五級聯動機制”的心理危機識別與預警模式,以學院心理健康中心一學部輔導員(心理專干)一班級心理委員一宿舍心理信息員(每一間寢室)一學生個人的五級工作體制,形成了點線面立體化的危機識別與預警網絡。在這個體制里,學生個體是這個體制的“細胞”,心理信息員是體系的“毛細血管”,班級心理委員是小靜脈和小動脈,學部心理專干和輔導員是大動脈,學院心理中心是腦指揮中心,學院心理中心面對全院學生開放,學生每天都可以預約做心理咨詢,心理信息員負責發現和匯報寢室同學的心理狀況,心理委員負責組織和開展各項學院學部相關心理工作,負責班級心理知識的宣傳和每月以心理手冊月匯報形式報告班級同學心理狀態,學部心理發展部負責學部心理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同時向學部、學院級心理中心匯報學部心理相關工作的開展情況。
2.3.2完善心理危機識別與預警精細化做到學生每人一檔,重點關注:在學院的統一安排和要求下,各學部對在校大學建立心理建檔:①對大一年級新生人校后進行心理篩查,建立基礎庫;②對在后期的學習生活中發現新的心理異常的同學進行一、二級庫建檔,一級庫為權威醫療機構確診有心理疾病的學生,二級庫為經輔導員和心理專干研判有成長障礙的學生,包括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打擊的學生,遭遇性危機的學生、受到意外刺激的學生,個人感情受挫的學生,人際關系障礙的學生,有嚴重學業問題的學生,身體出現嚴重疾病的學生,網絡成癮的學生,每月相關輔導員對一、二級庫學生進行談話記錄,并上交相關記錄存檔。
2.3.3完善心理危機識別與預警精細化,做到學生干部相關知識培訓精細化:學校有嚴格的心理委員和心理信息員培訓流程,班級的心理委員和心理信息員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任期為4年,針對大一、大二年級的心理委員和心理信息員每期會進行1次相關知識培訓,心理委員有1個全套集中的培訓方案,目的是讓心理委員掌握常見的心理知識和心理問題的識別,±普訓過后會有相關考試,考試成績會納人考核參與評獎評優。
2.4心理健康課程設計精細化
學院設計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幸福心理學》和《人際關系心理學》三門相關心理課程,將其納人到我院大學生課程計劃范疇,其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為必修課程,針對大一年級新生,在人學后的秋季學期開設,該門課程設1.5學分,30學時,其中22個學時為室內講授課程和8學時的實踐課程。實踐課時開設活動包括開展心理團輔,觀看心理電影等,《幸福心理學》和《人際關系心理學》為選修課程,大一至大四年級學生都可以選修,設計為1個學分,在理論上基本滿足了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需求,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
2.5心理課外活動開展精細化
大學期間,各個階段大學生心理問題會有集中表現,如大一年級會面對大學生活適應,人際交往問題;大二、大三年級會面對學習成才、戀愛問題、自我認知與人格發展問題,情緒調適與壓力管理問題,大四年級會面對社會生活適應、就業、創業與繼續深造等方面的問題。為了應對這些較普遍的學生心理問題,增加每次活動開展的受眾面,學院基本上每月都有精心安排的相關心理團輔活動,隨著學院心理團輔的開展宣傳,在校大學生參與團輔的主動性增強,對心理活動的接受度增強。綜上所述,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推動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需要結合時代特征、文化潮流、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心理需求與發展需要H,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采用精細化全維度實施是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發生的有力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學院不斷增強精細化管理和服務意識,通過不斷的實踐,形成了具有系統化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模式,促進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減少了危機事件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王萍,劉巖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J/CD].科教導刊(電子版),2014(1):10.
[2]軒希.獨立學院學生常見心理健康問題的類型成因及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0):136-138.
[3]岳峰.高校科研的精細化管理[J].中國高校科技,2015(8):23-25.
[4]章周炎,汪麗華.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預警[J].當代青年研究,2012(7):76-80.
[5]吳佩杰,宋鳳寧.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9(23):73-74.
作者:劉芬 韓潔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