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改革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到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載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困境。建構全員重視、多方配合的課程建設模式;設置專業與教學相結合的課程管理部門;建立科學完整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式,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培訓與培養模式相結合提升師資水平等策略的提出,將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有利于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改革
1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面臨的困境
1.1高校重視程度不夠
近年來,各高校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不管是心理中心的硬件設施,還是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建設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但相對于其他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而言,重視程度仍不足,表現為高校管理者和大學生群體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都不夠。管理者不重視所以就不愿去監督、管理和考評,致使高校中看似很多部門都在配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但沒有一個部門愿意主動負責、統籌協調該項工作。大學生的不重視表現在不僅不愿參加各種心理教育活動,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是能逃則逃,致使課堂教學效果普遍較差。
1.2管理機構不合理
各高校不管是公共課程還是專業課程,都有專門化的教學管理部門,除教務處統籌管理外,還有二級學院的專業管理,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是例外。大部分院校會把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劃分在學生處或學生心理健康中心,課程管理人員一般不具備教學管理的知識與經驗,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缺少專業化的課程監管與督導,任課教師之間缺少教研和交流,教學內容隨意設置,教學質量與效果監管的缺失導致整個教學過程呈現散沙狀態。
1.3課程設置不科學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經歷從無到有,從選修到必修的過程,雖然課程建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課程體系尚不完善。課程設置的不合理集中表現為開課時間短,班級人數多,教學效果差。眾所周知,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工作是長期而漫長的過程,雖然各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只在大一年級開設一學期,缺乏完整課程體系的支撐。授課方式多為合班,每節心理課的班容量都在百人以上,班級人數眾多,教學效果很差,學生很難從課程中得到專業化的心理成長與心靈滋養。
1.4師資專業化程度低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在高校中作為一年級必修課開設,看似與思政課程處于同等地位,但思政課程有馬列學院或公共課教學部門的專業師資承擔教學任務,而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卻不具備這樣的師資條件。大部分院校解決心理健康課程師資的模式是要求輔導員承擔課程教學任務,而絕大多數輔導員并不具備心理學專業背景,甚至不具備教師教學背景,師資專業化程度過低成為導致課程教學效果差的關鍵性因素。
2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改革路徑
2.1建構全員重視、多方配合的課程建設模式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獲得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改變高校現有的課程建設模式,全面提升管理者對心理健康課程的重視程度,建構全員重視、多方配合的課程建設模式。高校管理者對心理健康課程足夠重視必然會設法解決面臨的問題,建立規范化的管理流程,加強課程監管,優化師資隊伍等。管理者對課程的認知必然會影響大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傾向,管理者重視之下實施的長期化、常態化、多樣化的課程策略定會滲入學生內心,激發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樹立心理健康的理念。
2.2設置專業與教學結合的課程管理部門,實現科學監管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要持續健康發展,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部門是關鍵。由于課程本身的特殊性,要求課程管理者不僅要懂教學,最好還要有心理學專業背景,才能更好地管理課程教學,同時實現對課程教學的監督與管理。在高校現行的制度體系內,設置有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可將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納入專業教學管理體系。對于沒有設置心理學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可將課程的監管責任設置在公共課教學部內,和思政課程一樣納入學校的教學管理體系。這兩種方式既不影響高校原有的教學管理設置,同時把大學生心理課程的教學納入了高校教學的監管體系。
2.3建立科學完整的課程體系,實現終身培養的目標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是長期的工程,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設置要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從單一課程向多元化課程體系轉變。建立起“必選與選修結合,大課與小課結合,課程與講座結合”的課程體系。必選與選修結合,指在大一開設必修課基礎上,后續為有興趣或心理需求的同學開設與心理相關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個體化需要;大課與小課結合,指在大班授課的基礎上,為學生增加小班授課,強化師生互動,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課程與專業講座結合,指在開設必修和選修課程基礎上,結合學生需求及熱門話題開設專題化心理講座,如情緒管理、戀愛心理等講座以激發學生對心理課程的興趣。立體化的課程體系將為心理健康課程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2.4改革課程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大學生心理需求
從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開課至今,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一直緊隨時代,以求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需要。但長期以來,部分教師還是習慣于課堂上做知識性傳授,對學生個性化心理需求關注不夠,致使大學生感覺從心理課程中獲益不大。面對以“00后”為主體的教學對象,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思維定勢,調整授課方式,將啟發式、研究式、發現式、合作式、探索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應用于課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拓展課堂教學方式與手段。教師在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學內容的設計要緊密結合當下大學生關心與關注的問題,用心理學的基礎理論解決現實問題,讓學生理解心理健康是個體成功與成才的關鍵,從而更加關注自我心理健康。
2.5培訓與培養相結合,提升課程師資水平
師資水平的提升是課程建設的重中之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發展的瓶頸是師資問題,管理者可采用培訓與培養結合的模式,提升課程師資水平。培訓,即將現有的教師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選派適合教師崗位需求的輔導員參加長期或短期的專業培訓,提升其心理學專業素養和教師教學技能,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學任務。培養,即直接引進心理學相關專業畢業生,按照專業教師培養要求將其培養成合格的心理健康課程的專業師資。培訓與培養相結合,既有利于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又能借力于外部資源,兩者結合將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課程的整體師資水平,助力課程的建設與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更關系到國家的希望與未來,作為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載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高校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將是其真正起到實效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馬悅.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路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4):161-162.
[2]馬建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30年建立歷程與思考[J].心理健康教育,2016(11):87-91.
[3]丁笑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構建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93-96.
作者:柳艷艷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