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交通類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高校貧困生問題日益凸顯,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引起廣泛關注。為了解高職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為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實證性依據(jù)。本研究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根據(jù)某交通類高職院校貧困生數(shù)據(jù)庫提供的資料,抽取3個年級2800名貧困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貧困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人際關系敏感、強迫、抑郁、焦慮等幾個方面,心理問題檢出率為26.6%,高于全國大學生20%的檢出率。
關鍵詞:貧困生;心理健康;SCL-90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由于當前對貧困生的界定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為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本研究將貧困生的界定標準定義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當?shù)刈畹蜕畋U纤骄€左右,無力支付大學學費、生活費、住宿費和書費等,并由當?shù)卣_具證明,學院考察屬實,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助學貸款,手續(xù)齊全并獲得批準的在校大學生。根據(jù)四川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工作部學生資助中心提供的貧困生數(shù)據(jù),抽取符合標準的3個年級的2800名貧困生為研究對象,發(fā)放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572份,其中男生1823人,女生929人。同時隨機抽取匹配的3個年級的2800名非貧困生為對照組,發(fā)放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790份,其中男生1856人,女生934人。2.研究方法。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大學生心理狀況進行隨機抽樣調查[5]。該量表共90個條目,包括10個因子(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其他)。本次調查由研究者統(tǒng)一指導并發(fā)放問卷,學生獨立完成問卷,研究者現(xiàn)場核對無誤后統(tǒng)一收回。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600份,回收56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為5542份,有效回收率約為99%。其中貧困生2752名,非貧困生2790名,貧困與非貧困生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9.7%,50.3%。采用SPSS21.0進行處理分析。
二、結果
本次調查的貧困大學生中SCL-90的總分均值為149.91±8.22,總均分為1.764±0.12。根據(jù)全國常模結果,總分超過160分且因子平均分大于等于2可考慮篩選陽性。按照此標準進行統(tǒng)計,2752名貧困生中可能有心理問題的為732人,占總人數(shù)的26.6%,各因子檢出率從高到低依次為人際關系敏感(40.3%)、強迫(36.1%)、抑郁(30.6%)、焦慮(25.7%)、精神病性(20.1%)、其他(19.2)、偏執(zhí)(17.2%)、敵對(12.2%)、恐怖(10.7%)和軀體化(9.5%)。1.貧困生SCL-90測試結果的性別差異。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別方面有差異。見表1。貧困女大學生在十項因子及總均分的均值及標準差都高于貧困男大學生,說明在貧困大學生中,女生在各項因子上的心理問題多于男生。經檢驗結果顯示,除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男女生未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差異外,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其他等七個方面,男女生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2.貧困生SCL-90測試結果的年級差異。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年級方面有差異,在十項因子的得分中,大一年級貧困大學生的均值及標準差高于其他年級,大二年級貧困大學生的總均分上的均值及標準差低于其他年級,大三年級貧困大學生在的均值及標準差高于大二,低于大一。說明在年級差異中大二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于,其次是大三,大一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經檢驗結果顯示,貧困大學生各年級因子上均有顯著差異。3.貧困生與非貧困生SCL-90測試結果比較。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在SCL-90的總分與十個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見表3。結果顯示,在十項因子及總均分的均值及標準差中,貧困生都高于非貧困生,說明貧困生在各項因子上的心理問題多于非貧困生。
三、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貧困大學生在癥狀自評量表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非貧困生,且達到統(tǒng)計意義上的顯著水平,說明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非貧困生差。主要表現(xiàn)在人際關系敏感(40.3%)、強迫(36.1%)、抑郁(30.6%)、焦慮(25.7%)等幾個方面。可能有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26.6%,與全國大學生檢出率20%相比明顯要高。貧困作為一種應激源,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者調查顯示貧困大學生在各因子均分明顯高于非貧困大學生,即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貧困大學生,表明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差[6-9]。這與本研究的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關于貧困生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原因,研究者對此進行了許多探討[10],其根源在于貧困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興趣和能力的發(fā)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由于受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影響,高職貧困生將面對校園里崇尚的“拜金主義”消費觀的不良影響和刺激,對缺錢的困境比其他同學顯得更為強烈和敏感,校園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給他們帶來了無形的壓力,因而在與同齡人的交往中,貧困生會產生人際關系敏感、自卑心理和焦慮心理。因為受到經濟狀況的影響,高職貧困生在人際交往、藝術造詣、社交活動等方面處于匱乏狀態(tài),就會形成一種“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的消極的心理暗示[11]。這種消極暗示程度越大,自信程度越低,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也就越強烈。因此,高等院校的學生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應當關注這一特殊群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調查發(fā)現(xiàn)男生與女生相比,女生在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恐怖、其他等七個方面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程肇基、謝旭慧的研究結論,女貧困生的心理問題比男貧困生嚴重具有一致性[12]。對于心理健康存在性別差異的原因,Stewart[13]等認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理、社會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生理上說,女生具有情感細膩、多愁善感的特點,相對男生而言比較敏感、脆弱,在遇到經濟困難以及其他困難時更易悲觀失望。從社會因素的影響來看,男女對成敗歸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將自己的成功歸因于運氣,而把失敗歸因自己的能力。男性則相反。這種歸因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在貧困大學生中不同性別心理健康狀況的不同。同時,我國就業(yè)市場普遍存在著性別歧視現(xiàn)象,用人單位考慮到女性的種種不便,拒絕女性應聘以降低用人成本,這對即將畢業(yè),迫切渴望減輕家中負擔的女貧困生來說,會增加心理壓力,同時這種心理壓力也會蔓延到其他年級的貧困女生群體中。從心理因素的角度看,女生感受到的主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低。社會把代表不同性別的價值觀賦予個體,女性在其中扮演著弱者的形象,因此女貧困大學生比男貧困大學生獲得了更多的客觀社會支持。同時,由于女性特有的內向、害羞心理,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上又低于男性。在年級差異方面,大一年級貧困大學生的得分明顯高于其他年級,其次是大三、大二學生的得分最低。說明在年級差異中,大二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是大三、大一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進入高校要面對新的環(huán)境,需要角色轉換,對周圍事物的陌生增加了他們對學校學習生活的不適應,加大了其心理壓力。大二學生已逐漸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能夠較好的調整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節(jié)奏,以及心理的困惑。大三同學即將畢業(yè),每年畢業(yè)生人數(shù)連年增長,而市場需求沒有明顯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業(yè)壓力大。就業(yè)形勢的嚴峻性和社會認可度低的現(xiàn)實對大三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四、結語
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高校在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更要加強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定期開展貧困生心理普查,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豐富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形式多樣的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貧困生心理素質。逐步建立健全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幫助貧困生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萬煜.社會支持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及干預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3.
[2]曲目阿偉.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184-185
[3]葛纓,曹成剛.對一例自殺未遂貧困生的敘事療法干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1):52-54.
[4]吳文源,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增訂版,1999:31-36.
[5]劉斌焰,馬存根,肖海雁,等.貧困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與系統(tǒng)心理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77-80.
作者:劉敏 單位:四川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工部心理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