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對醫學微生物學實驗的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實驗項目的改革、多樣化教學手段的加入以及綜合多元考核評價體系進行了相應的探索。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實驗教學
1前言
作為高等醫學教學的重要基礎環節,實驗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其它教學環節難以替代的作用。而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在以往一般是理論與實驗課程結合在一起,實驗課程往往具有占比不高、、教學以老師為主導、教學手段有限、成績評價不夠客觀等缺點。本文根據地方本科院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調整實驗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設置,為強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導能力,改革實驗項目,加強互動式教學,并構建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
2調整實驗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
為了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在不增加實驗課時的情況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把醫學微生物學實驗課程單獨列出,形成獨立的實驗課。要求設置在理論課的相同學期,安排在理論課結課后,有利于學生在掌握好一定理論基礎的前提下開展實驗。
3改革實驗項目
為了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過分依賴教師,實驗課中經常是教師演示后安排學生按部就班做實驗的情況。在實驗項目的改革中,從以前單純的教師提供已知菌種改變為教師提前采集未知的病原標本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已經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通過研究標本來源、標本特點,讓學生分組討論、擬定計劃、并設計實驗鑒定路線,再由實驗室提供所需試劑、儀器、設備,讓學生自主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從最初的分離培養、再到病原體的初步鑒定鏡檢、再到生化鑒定、到最終的證實以及藥敏試驗,教師僅起到解答以及引導的作用。整個實驗流程可以有效培養出學生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也同樣得到有效提升。
4加強互動式教學
在不增加實驗學時的基礎上,在大綱中加入選做的創新型實驗項目,該種實驗項目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僅給出特定的幾個方向,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以及從教師給出特定方向的范圍內查閱文獻[2],由學生自主組隊選題,形成討論,并提出問題,由教師解答,并以此申報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或者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獲取項目經費。要求學生制定好計劃,階段性向老師匯報,利用課余時間完成項目。該種做法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對于的實驗探索的熱情,有利于學生對于時間的規劃以及對于學生執行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5多樣化教學手段的加入
醫學微生物實驗中病原微生物的形態是實驗內容的關鍵。實驗中常采用實體標本與圖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3]。該種方式往往相對片面,讓學生對于病原微生物的形態認識往往可能僅局限于實驗課程中展示某幾種類別。為了使學生更加了解學科的前沿發展,加深對臨床上常見典型病例的特點與情況,實驗室采購了線上虛擬平臺賬號供學生線上使用,平臺上提供多樣的視頻錄像供學生查閱,可讓學生在課后也更方便的針對課程內的知識點進行重溫,對于未涉及到的知識點也可以根據本人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加深學習。
6綜合多元考核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是對學生掌握一門課程的綜合評價,不該僅僅用某一次的測試成績來做定論,而是應該采用多種不同的參考方式,對學生的整體綜合能力做出合理的評價。對于實驗教學課程,以前普遍就是以實驗報告的成績進行打分,由于實驗報告本來的形式就比較單一,實際過程中往往難以對學生做出準確的評價。本文中的評價體系采用多元結合的方式進行,包括了教師對于授課過程中的平時成績,主要是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的表現來打分;課程結束后組織的實驗操作測試,主要考察學生對于實驗課程中的基本操作是否掌握到位;實驗報告,主要考察學生的自主項目當中,實驗的整體設計思路、實驗中遇到問題后的解決方案、實驗結果的描述、實驗結果的分析等[4]。整套系統盡量做到全面客觀、公平公正已達到能正確評價學生成績的目的。微生物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上述的改革都取得較好的成效,改革的當屆學生有明顯的的動手能力提高,以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執行能力都有所提高。相應班級的學生申報項目的積極性也明顯上升,項目獲批率上升。此改革為培養地方本科院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凡,李菁華,李淑紅,等.病原生物學教學改革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02,4(4):682-683.
[2]劉永琦,蘇韞,顏春魯,等.中醫院校西醫學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7,27(4):98-100.
[3]鐘有添,馬廉蘭,曹鎬祿,等.醫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07,34(5):1014-1017.
[4]蔣培余,顧福萍,徐伯贏,等.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08,35(10):1638-1640.
作者:何海健 曾煦欣 單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口腔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