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肺炎患者醫學人文關懷臨床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19年12月,一系列與湖北省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有關的肺炎病例被報道,我國學者迅速明確其為病毒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1]。其在全國蔓延,給人們的生產、生活甚至生命帶來了極大的危害。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肺炎(COVID-2019)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病毒肺炎對于一個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由于它的突發性及傳染性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機。心理危機常會導致一個人崩潰,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恐懼、憤怒、挫敗、無助等情緒,甚至出現沖動激惹行為[3]。2020年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4],對防疫期間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提出了干預指導原則。因此如果能及時提供相關心理干預和人文關懷,勢必會減少疫情帶來的心理損害和后續的心理社會問題。
1對病毒肺炎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和人文關懷的意義
病毒肺炎患者住院期間,需要進行隔離治療,不能與親人接觸,內心往往較為敏感、脆弱。對疾病和家人的擔憂以及疾病本身帶來的軀體癥狀的折磨,均可能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恐懼、焦慮、悲痛、抑郁、坐立不安,希望持續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幫助[5]。以及出現疲乏、疼痛、心慌、胸悶、頭暈、失眠、食欲下降等心理生理反應。問題嚴重者可能會出現破壞財物,傷害自己或他人,企圖自殺等嚴重行為問題。大多數患者隨著疫情的控制心理應激反應會逐步緩解,但如果反應過度持續存在,常會導致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的情感障礙。在臨床實踐中,病毒肺炎患者通常還面臨著生命垂危的恐懼和悲傷,所需的人文、精神和情感的關愛要高于非疫情時期疾病患者。因此,在醫療過程中給予病毒肺炎患者必要的醫學人文關懷和心理支持,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緒,從而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獨特價值。
2實施人文關懷
入院時向患者講解目前病情和外界疫情,讓其了解所患疾病的狀況,作到心中有數,鼓勵其樹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告知量表及問卷調查的必要性及其治療中的指導性意義。尊重與考慮其要求與意愿,對患者進行一些心理疏導,指導患者放松情緒及舒緩壓力,從而為以后積極配合治療奠定基礎。治療中要深入了解患者的思想感情和家庭社會背景,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熱情友好的溝通交流,寬容對待患者,穩定患者情緒,讓其感受到親情般的照顧和溫暖,從心理上給患者樹立一種信任,從而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配合治療。醫護人員要待患者如親人,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及早評估自殺、攻擊風險,如焦慮、抑郁、失眠、沖動等癥狀嚴重,必要時可以嘗試藥物治療。融洽的醫患關系,有利于減輕痛苦和促進康復。只有互相理解,充分交流,才能合理引導患者從磨難中走出來,才能將負面的情緒降到最低。護理人員要落實各項基礎和生活護理,協助與親人溝通,營造適宜環境,盡力保證患者舒適。鼓勵患者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家人和朋友進行溝通分享情緒,感受社會和家庭的支持。護理人員每天接觸患者的機會最多,也最容易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改變。在積極治療病毒肺炎的基礎上,保護其重要臟器功能及精神心理;不斷加強患者對病毒肺炎的認識程度,辯證施治,全面綜合分析病情、病史、臨床表現及有關檢查,審慎細致的作出診斷與處理。真誠的溝通,告知患者病情及光明的未來;耐心的勸慰和積極地疏導,與病魔戰斗不是一個人的事,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培養其樂觀態度,提高心理調控能力,釆取積極的態度對抗和征服疾病,從而保證心理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病毒肺炎治療中,有部分特殊病患群體如孕產婦和老年人。他們承受著巨大軀體痛苦和精神壓力。醫護人員要加強對這部分患者家屬的解釋工作,感知社會和家庭支持保證家庭和諧。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并給予更多的關照,教會患者調整自我情緒的方法,向他們介紹疫情最新治療前景和科研動態,以增強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緒,更好地激活免疫細胞,增強免疫功能從而增強抵抗病毒的能力,使其易于康復。指導孕產婦分享自己的情緒體驗,保持良好的夫妻關系,為安全健康的妊娠分娩創造良好的自然環境,為預防孕產婦產后抑郁作出努力[6]。
3實施方案
3.1心理干預和人文關懷目標
全程提供人文關懷、心理支持和疏導服務,促進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正視疾病,增強戰勝疫情的勇氣和信念。
3.2具體工作措施
①通過日常交談、微信、網絡等方式多途徑進行心理篩查,重點關注情緒不穩、言語偏激患者,必要時予以藥物輔助治療。②通過微信或宣傳彩頁進行心理健康服務。③盡最大可能營造有利環境氛圍,協助與親人溝通,鼓勵患者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家人和朋友進行溝通分享情緒體驗,感受社會和家庭的支持。④落實各項基礎和生活護理,保持生活規律、按時睡眠、營養飲食,注重細節,促進患者舒適。⑤根據患者病情和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個體化方案,根據自己情況適當鍛煉身體,選擇合適的時間給患者播放舒緩的音樂。
3.3開展心理援助服務
①發放《病毒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等科普宣傳彩頁,引導患者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和自我心理調節技巧。②利用微信掃碼引導患者參加心理評估、量表填寫及獲得心理援助服務,必要時心理在線咨詢。③利用問卷調查和自評量表,進行心理篩查,科普心理健康管理、疫情知識和通報、最新治療前景和科研動態。④成立心理援助小組,關注特殊群體及重點病人??傊?,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要認識到開展醫學人文關懷的重要性。感染病毒肺炎對患者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軀體疾病問題,由此引起的生理、心理、經濟、社會等多方面影響的疊加所引發的心理壓力則是更為關切的事情。因此,對病毒肺炎患者實施醫學人文關懷是極其重要和必須的。其次,在診治病毒肺炎患者時,一定要注重對病毒肺炎患者實施醫學人性化關愛,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其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把對病毒肺炎患者的人文關懷實踐在每一處服務細節中,體現出醫護人員對每一位病毒肺炎患者生命的尊重和愛護,有助于患者正視疾病,增強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其早日康復和減少疾病蔓延。作者簡介:連新寶(1985-),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急危重癥。山東省第九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援助地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參考文獻:
[2]世界衛生組織.關于2019病毒疫情的《國際衛生條例(2005)》突發事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聲明[EB/OL]
[3]衛生健康委.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S].(2020-1-26)[2020-1-27].
[4]病毒肺炎全民心理健康實例手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20.
[5]魏華,李廷玉.病毒肺炎疫情對不同人群心理的影響及心理干預的建議[J/OL].兒科藥學雜志,[2020-02-18].
[6]馬良坤,段艷平,鄭睿敏等.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孕產婦心理調整專家建議[J/OL].協和醫學雜志,[2020-02-19].
作者:連新寶 趙明月 邱占軍 姜南 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