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期刊編輯醫學科技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全媒體出版是數字技術、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共同作用于出版行業所帶來的必然結果。隨著全媒體出版的發展,醫學期刊編輯的角色定位、工作方法及業務要求等發生變化,編輯要重新審視自身,正確定位。
1.1策劃實施者
為使期刊順應時代的發展,編輯要有調研、策劃和推廣實施的能力。首先要對自己刊物有清晰的認識,并與同類型的期刊作對比分析,結合時展的要求,制定符合自身刊物的發展目標,與同伴共同朝著目標努力。科技期刊的網絡出版是多媒體出版時期出版者的共同目標。編輯應不再滿足于借助知網、萬方等數據庫進行網絡出版,而應策劃、研發集網絡投稿、在線審稿、網上辦公、同步出版等服務一體化的網絡平臺。現在讀者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不僅是紙質閱讀,如網絡閱讀、光盤閱讀、手機閱讀等方式也層出不窮。編輯要順應潮流,不斷進步,適應出版新形勢的發展。醫學期刊編輯不但要策劃全局,細節也不容忽視,要制定一些策略,更好地促進期刊發展。如為科研項目作者開設綠色通道;與優秀作者保持聯系,鼓勵其多寫好文章,爭取穩定稿源;對部分潛在的作者要熱情、耐心,加強溝通,取得其信任,增加稿源,擴大影響力。醫學期刊編輯平時要利用文獻檢索及時捕捉醫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問題,積極聯系相關潛在作者,為其提供支持和幫助,鼓勵其撰寫相關文章,以求期刊在內容上處于優勢。另外,欄目具有導讀、分類和索引功能,醫學期刊欄目的策劃具有重要意義,編輯應結合相關專家的建議,策劃出個性鮮明、適應作者需求的欄目,以求期刊的更好發展。總之,醫學期刊編輯要正確定位自身角色,及時更新觀念,不斷探索,在選題策劃、欄目策劃、經營策劃方面下工夫,不斷創新,推進期刊的發展。
1.2學術審定者
編輯承擔著傳播社會文化、維護作者權益的責任,所以編輯是科技期刊的“把關人”,既是傳統角色,也是主要角色,是整個期刊出版的中心環節。醫學期刊作為醫學科技成果和學術交流的平臺,其編輯人員要做好把關工作,在明確期刊的辦刊宗旨和報道范圍的前提下,除了把關醫學論文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問題,還要正確應用網絡產品———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杜絕抄襲、剽竊、篡改等學術不端行為,要以敏銳的判斷力,判斷稿件的科學性和創新性,能夠發掘其真正科學價值,最后結合專業科學領域專家的外審意見,對稿件給予準確公允的評價。進入全媒體時代,網絡出版的低成本和開放性、便捷性以及人們對“快餐”文化的需求,使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通過網絡論文與成果。在網絡海量信息增長、市場經濟影響以及目的不純潔性的促使下,出現了許多“非審定性”的“發表”,導致科學論文良莠不齊,使其科學性與權威性受到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文章進行學術審定的編輯工作則顯得尤為重要,編輯要增強學習意識,積極累積專業信息資源,了解最新發展成就,以專業的鑒定能力,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偽存真,堅守科技論文的把關職責,保證科學研究的純潔和公正。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醫學分科越來越精細,學科之間的交叉也越來越多。在審稿過程中,醫學期刊編輯要借助于學科專家的審稿意見以及自身專業素養決定稿件的取舍。循證醫學是醫學領域的新學科,在循證醫學實踐的過程中,醫學期刊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在醫學期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是臨床決策的最佳來源,因此醫學期刊編輯的學術審定身份起關鍵作用。編輯要對其臨床資料的準確性、試驗方法和治療方法的合理性、統計學方法的正確性等方面進行審查,準確評估稿件的價值。隨著倫理醫學對醫學臨床的影響,醫學期刊編輯要依據醫學倫理學的規范,注重文章所涉及的實驗動物的倫理道德問題,避免影響期刊的內容質量。
1.3技術加工者
技術加工者是編輯主要傳統角色之一,優秀論文在與讀者見面之前不但要經過編輯和審稿專家的把關,更要經過編輯工作者的技術加工。編輯的技術加工要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內容上要在尊重論文原稿前提下,對學術論文價值進行再創造,對語句成分殘缺或表述不清進行修改,達到用詞準確、表述精煉,要把好語言文字關。形式上要調理論文的整體格式與體例,規范表達方式與書寫方式,調整圖表格式與編排等,保證文章符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全媒體時代不僅帶來期刊出版模式的變革,由紙質出版變為網絡出版,對科技期刊編輯業務工作也帶來深刻的影響和挑戰,由傳統的單一、靜止、平面的方式轉變為復雜、立體的形式;由傳統紙質手工操作方式轉變為熟練應用Word、WPS文字編輯軟件對稿件進行編輯加工。在編輯加工過程中要求編輯具有在海量信息中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夠通過搜索引擎以及專業數據庫中的信息,查證論文的一些內容并能正確給予修改或指正。編輯可通過計算機的畫圖功能或簡單的制圖軟件,對圖片進行處理,提高其質量以達到刊物的要求。對于稿件的加工而言,醫學期刊與其他期刊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編輯應結合這些特性進行編輯加工,以提高期刊質量。醫學期刊的專業性較強,對作者的修改意見和專家的審稿意見,編輯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必要時發送校樣給作者,充分溝通后再定稿。醫學期刊要注重文章科學的嚴謹性,對內容增刪、醫學術語、劑量和單位、標點符號、參考文獻等要認真校正,及時與作者溝通,以免發表錯誤信息,給科研和臨床造成危害性的后果。醫學期刊編輯要正確處理醫學倫理問題,包括醫患關系、醫學進步、衛生改革、醫學教學等工作領域中的問題,編輯在加工處理稿件的過程中要遵循科學和社會倫理道德規范。例如對于臨床醫學類文章,患者有權了解自身接受治療及預后情況,因此文章中是否簽有知情同意書是加工時必須要注意的問題。總之,醫學期刊編輯要掌握網絡知識和計算機技術等現代編輯技能,不斷提升自己,適應全媒體時代帶給“技術加工者”這一傳統角色的內涵變化。
1.4產品營銷者
醫學期刊作為出版商品是知識產業的一部分,其發展需要受市場的制約和支配,為保證期刊自身的發展,編輯要成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的營銷者角色。在市場經濟時代,編輯不可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急功近利,要堅決維護自身期刊的辦刊宗旨和品牌,仍要堅持以文化產品的社會效益為首位。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加快,傳播方式立體化,對期刊編輯“營銷者”的角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期刊的經濟利益主要取決于期刊影響力的深遠與否,而期刊的影響力又取決于期刊出版的內容、出版形式以及讀者群等。首先,醫學期刊作為醫學論文的載體,它包含著先進的醫療技術、療效好的用藥方案以及嚴謹的科研成果,這些本身就會為個人和社會帶來經濟利益,編輯要以敏銳的市場嗅覺挖掘這類文章,醫學期刊應該采取優秀論文綠色通道等方式吸引優秀稿件,提高期刊的學術水平,提高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其次,作為醫學期刊編輯要有經濟意識和危機意識,聘請有影響力的專家審稿,提供高水平的修改意見,增加稿件的內涵,為讀者提供優秀論文,在以“內容至上”的全媒體出版的大潮中,以內容優良使期刊立于不敗之地。最后,全媒體時代使期刊的出版形式發生了變化,醫學期刊編輯要適應形勢的發展,跟隨市場趨勢,以多元化的方式出版期刊,提高網絡營銷能力,以網絡為平臺,以一定的網絡宣傳技巧,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讀者是期刊的上帝,在期刊與讀者的需求之間,體現了編輯營銷角色的重要性。隨著網絡的發展,讀者多采用網絡搜索和手機閱讀等方式獲取信息,編輯要建立一種新的營銷方式來吸引讀者,例如,借助免費閱讀部分內容,以吸引讀者購買全文。網絡傳播有即時性、廣泛性和互動性的優勢,編輯要利用此優勢結合營銷策略的運用,與讀者交流互動,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穩定讀者群,吸引更多的讀者。
2醫學期刊編輯的服務意識
全媒體時代的醫學編輯工作,機遇和挑戰并存,醫學期刊編輯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架構好讀者與作者之間橋梁,為其提供優質服務。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是為其提供優質、高水平、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全媒體時代,讀者獲取參考文獻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不再單一借助于紙質期刊,而是更多地通過電子介質來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讀者多通過網絡和數據庫中的檢索功能,通過檢索題名、關鍵詞和閱讀摘要來判斷文章的價值,因此編輯要本著對作者負責、為讀者服務的理念謹慎對待,要在題名、關鍵詞和摘要上下工夫。題名和關鍵詞要符合規范、通俗易懂、簡明扼要,摘要要抓住全文的核心,使讀者能夠真正了解文章的價值和創新之處,引起讀者進一步閱讀的興趣。高水平的文章是期刊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醫學期刊編輯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充分尊重作者的研究成果,建立與作者的互動機制,構建編輯與作者的和諧關系,保障期刊的可持續發展。全媒體時代,網絡技術快速發展促進了編輯更好地為作者服務。編輯可以通過期刊網站、電子郵件、即時聊天工具(QQ,MSN)、網上論壇、微博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與作者溝通,實現與作者的即時溝通,傾聽作者的需求、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編輯的各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文稿處理周期,提高優質稿件的時效性,方便學術交流。醫學期刊編輯要培養“作者至上、讀者至上”的核心價值觀,為作者和讀者服務應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及時向作者反饋讀者的建議和需求,向讀者傳遞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真正起到橋梁作用。
3結語
總之,科技期刊作為文化創新的傳播平臺和交流園地,要擔負起推進文化傳播的重任。全媒體出版時代,編輯必須把握時代脈搏,正確判斷所出期刊的價值取向,不斷更新出版理念、編輯思想、工作方式、前進方向,尋求最高的視點和最新的編輯角度,不斷推出適合讀者的作品,具有服務受眾的責任感和任命感。在出版業發展的新時期,科技期刊編輯要梳理編輯的角色定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做到以良好的態度服務于作者,以優秀的期刊服務于讀者,提倡多樣化、科學化,為作者與讀者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
作者:賀富榮 王作利 張紅 朱瑞芳 郝煜 李偉亮 單位: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山西醫學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