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醫學院校全科醫學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80年代末,全科醫學作為一個嶄新的醫學專業名詞被引進中國。我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騰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人民對生活質量有了一定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越來越受到我國人民的重視。因此,衛生部提出改革衛生服務體系,教育部也相繼提出將開展全科醫學教育作為醫學教育體系改革的措施之一。一直以來,我國傳統的醫學教育都在強調以疾病為中心,所以多年來的醫療服務體系越來越??苹?。為適應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發展的需要,全科醫學教育作為一個新興教育在我國開展的時間相對較短,一些高等醫學院校帶頭對全科醫學教育模式進行不斷實踐和摸索,目前我國仍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科醫學教育。本文以國內高等醫學院校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實踐和經驗為啟示,結合地方醫學院校全科醫學教育的開展情況,思考地方醫學院校全科醫學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策略,以促進全科醫學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
1全科醫學與全科醫學教育的內涵
全科醫學是臨床醫學中的一門學科,是在通科醫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可概括為:以醫療為核心,集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為一體;以一級預防(即無病防?。┖投夘A防(有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主;服務對象不受性別、年齡、病因、病種的限制;服務空間突破醫院門診和病房可深入患者家庭。所以全科醫生是在擁有通科醫生實力的基礎上具備更高綜合素質的社區醫生,主要解決社區里常見的健康問題,必要時還能夠提供專科轉診意見。據世界各地調查結果統計顯示,所有病人中5%的患者需要專科醫生治療,而95%的健康問題可通過訓練有素的全科醫生來解決。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升引起了人民群眾對健康水平的重視。與此同時迅猛更新的科學技術也快速提升了我國的醫療診治水平,這使得我國社會老齡化現象日益加劇。利用衛生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保健方面的服務是全科醫生的職責,在我國經過正規教育或培訓的全科醫生數量無法滿足公眾所需的社區衛生服務。1999年衛生部頒發了《關于發展全科醫學教育的意見》明確了全科醫學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基本原則。2000年我國基本構建了全科醫學教育體系的框架。衛生部和人事部在2001年舉行了全科醫師資格認證考試。2004年“全科醫學??漆t師會員資格認證試點工作方案”出臺,試點工作啟動。同年,衛生部針對本科醫學畢業生制定了全科醫學??漆t師培訓標準,即為時3年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結束以后,由省畢業后醫學教育委員會組織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可獲得《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合格證書》,并作為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全科醫生的資格認可。2011年,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將全科醫生培養逐步規范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臨床醫學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F階段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借鑒了國外全科醫學教育模式即醫學基礎教育、畢業后的專業教育和繼續教育三種。我國全科醫學教育模式主要有:
(1)醫學基礎知識教育,主要以本科階段學習的醫學生為教育對象。我國部分高等醫學院校開設全科醫學核心知識、技能為必修或選修的理論課程,以完成醫學基礎知識教育。但大部分的醫學院校仍以開設臨床醫學課程或中西醫課程來完成基礎知識教育。
(2)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主要以本科應屆畢業生為對象,培訓結束以后需考取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合格證書。這類似于國外畢業后專業教育,是現階段開展全科醫學教育主要的方式。
(3)崗位培訓,分為兩種:一是在崗專科醫師轉向全科醫師的轉崗培訓,一是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全科醫師的繼續教育。我國的全科醫學繼續教育主要是指對已經從是全科醫師工作的人員進行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觀念、新方法、新信息、新發展和有關政府在管理上的新政策、制度、規定方面的教育。是現階段開展全科醫學教育重要的方式。
2我國高等醫學院校全科醫學教育開展情況
強調以健康為中心的全科醫學改變了傳統醫學以疾病為中心的理念。我國各大醫學院校全科醫學教育水平參差不齊,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全科醫學教育與培訓。截止2010年,在我國具有臨床醫學專業的128所醫學高校中,僅有63所高校在理論課程中開設有《全科醫學概論》,其中14所院校將其設為必修課程,其余均設為選修課程,而設置全科醫學系或教研室以承擔理論教學的高校只有27所,大部分院校的全科醫學課程是由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或其他學科負責承擔。而全科醫學實習課的開設在63所高校里僅僅只有12所。1989年全國首個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在首都醫科大學建立。2000年衛生部全科醫學培訓中心成立于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將全科醫生培訓與學位教育接軌,制定了全科醫生規范化“5+3”和“3+2”模式綜合方案,前者與臨床專業碩士接軌,后者與成人學歷專升本學歷學位接軌。2001年廣州醫學院開辦了全科醫學專業方向選修班并開設全科醫學實習課。2004年山東濱州醫學院成立了全科醫學系,初步建立起以教授、博士為學科帶頭人,碩士為主體的全科醫學教育師資隊伍。2010年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啟動全科醫學“臨床醫學碩士培養銜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課程建設”,探索全科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四證合一”的課程建設。2011年廣州醫學院首創國內與國外聯合培養全科醫學碩士研究生項目。同年,廣西醫科大學成立全科醫學學院,實行了“3.5+1.5”的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方案,即三年半理論學習,一年半實踐教學。
3地方醫學院校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國基層保健服務者和社區衛生服務者的業務素質還普遍偏低,而地方醫學院校全科醫學教育的辦學目的應該首先滿足基層、社區衛生保健服務的需求,培養高素質全科醫師壯大社區衛生服務隊伍,促進基層衛生保健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現階段地方醫學院校要培養出全科醫師的能力還非常有限,各地方醫學院校結合實際條件利用有限資源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方式主要為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崗位培訓兩種。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以在校臨床專業本科醫學生為對象,先接受5年臨床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目前而言,地方醫學院校的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主要問題存在于培訓以科室輪轉的方式進行,這與??婆嘤枦]有太大的區分,因此學生對全科醫學的認識存在誤區,比如:認為全科醫學是多個專科的簡單疊加或拼湊、中醫教學可以替代全科教育、全科醫生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成為專家。面對規范化培訓耗時較長與當前急需全科醫學人才的矛盾,全科醫生崗位培訓成了地方醫學院校開展全科醫學教育最主要的過渡性措施。其培訓對象大部分為專科在崗醫師,小部分為社區衛生服務需要提升業務水平的全科醫師。其培訓目的是為其開闊思路,讓其掌握新概念,了解全科醫療思維和臨床全新的診療模式??墒菎徫慌嘤柲芊駨娀煌结t師的薄弱環節,這是存在很大爭議的問題。醫學生對全科醫學的認識過于片面,甚至存在誤區;崗位培訓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全科醫師相關配套政策目前并不完善,其從業環境不太理想,發展前景不如??漆t師明朗,其待遇、社會地位相對較低,大部分接受過全科醫師培訓的醫學生、醫師最終并選擇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數量也并不多。這樣的情況下地方醫學院校應怎樣進行全科醫學教育上的改進,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地方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各科室應派專人接受全科醫師師資培訓,加強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互動,將全科醫學的理念與原則切實帶到實踐教學中,并對崗前培訓的??漆t師、全科醫師有針對性的制定出滿足不同需要的進修課程;除此之外讓醫學生在??瓶剖依飳嵙暤耐瑫r,帶學生到社區開展醫療、預防、康復等服務及各種宣傳活動,使學生盡早接觸社區衛生服務,加深對全科醫學的認識;學校還可邀請社區醫療衛生人員舉辦講座,請衛生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學術會議,使學生了解怎樣在社區開展六位一體的社區服務。地方醫學院校要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條件,利用有限的資源大力發展全科醫學教育,在促進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為地方醫療衛生的改革和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作者:李佳凌 鄒禮樂 巫岳龍 單位:瀘州醫學院形態實驗中心 瀘州醫學院組胚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