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略說醫學教育的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人文教育的內涵、功能
一教人懂事,二教人做事,三教人做人,第一種是知識獲得的層面,第二種是知識運用、能力鍛造的層次,第三是人文內化、精神提升的境界。第三種功能也即人文教育,是三者中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受教育者只有不斷接受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才能在成人的基礎上成才。
二、醫學高職院校人文教育面臨的問題
1.從課程結構來看
在教學實踐工作中,隨意整合課程、壓縮課時,甚至直接刪減人文類課程。據調查,我國醫學院校人文社會科學的課時數大約占總學時的8%,而在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醫學院校人文課程占總學時的比重多達20-25%,英、法、日為10-15%。課程設置失合理,課程體系欠完善。目前,醫學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比較混亂,普遍存在重專業、重書本、重功利,輕人文、輕實踐、輕素質現象。
2.從師資隊伍構成上看
復合型教師力量不能滿足人文教育需求。從醫學專業教師角度看,一方面,職責定位不明確,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僅僅關注的是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臨床技能的掌握情況,承擔的是“傳道,授業”的單項教育職責,忽視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另一方面,醫學專業課教師缺乏人文素養,缺少臨床經驗和崗位體驗,對崗位和職業的從業人員人文素養的要求把握不夠。從人文教師角度看,人文學科師資隊伍薄弱,并缺乏相應的醫學專業知識和醫學工作實踐體驗,再加上很多人文教師在授課時采用滿堂灌的單純說教模式,人文教育被套上冰冷的外衣,熾熱的情感和美的力量被封存冰凍,學生無法體會人文教育的溫情與美感。
3.從學生自身的價值取向來看
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獨占鰲頭。長期以來,在初等教育應試目標的思維指導下,科學知識的教授在教育中占據了統治地位。受慣性思維的影響,加之近年來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越來越注重將考試、拿證、畢業、就業作為學習的直接動力和終極目的,輕視、忽視、甚至排斥人文學科的學習。而高校更為學生的這種需要開辟“綠色通道”,大大擠壓原有的人文教育課程,開辦各種醫師資格類培訓教育,這種工具理性思維助長了大學教育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發展。綜上主觀客觀因素的制約,醫學高職院校的人文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嚴重影響未來醫護人員職業道德的整體水平,因此,各高校必須下大功夫、做足功課,把人文教育落到實處。
三、醫學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對策
1.轉變現有的教育觀念
只有先“成人”,才能在未來的職業崗位上真正具備人生體悟的能力和人道精神,才能是一個人性豐滿的醫務人。愛因斯坦說過:僅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只受過很好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因此,醫學高職院校,必須轉變現有功利的職業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高技能醫學人才。樹立“以人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做事”和“做人”的完美結合。學會“做事”,必須接受科學教育;學會“做人”,必須依賴人文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醫學院校,其教育首先是育“人”,其次才是職業技術。
2.打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專業教師要增強實施人文教育的自覺性,拚棄傳統狹隘的專業教育觀和單純傳授知識的觀念,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在專業教學和技能培養中滲透人文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對人文社科知識的學習和人文精神的培養,真正做到教書育人。同時,思想政治理論作為人文社科的主打課程,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主動改變過去單純的滿堂灌說教,革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大膽采用“討論式”、“案例分析式”、“社會實踐式”、“辯論式”、“演講式”等方法,選取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讓學生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和闡述,使學生的各種思想、觀點、認識在交流中碰撞、提升,在寓教于樂中培養學生的探索、思考精神。人文教育滲透在各門學科中,醫學專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科學精神。醫學與人文科學的這種緊密關系,不僅對專業教師和人文社科教師提出道德情感上的職責和教學方式上的創新訴求,也對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要求:專業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社科類教師必須要具備深厚的醫學人文知識。
作者:閆書華 單位: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