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分析生物制藥課雙語教學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付愛玲 王建 李曉榮 單位:西南大學藥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
所謂“雙語教學(BilingualTeaching)”,英國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的定義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我們可以具體理解為:在教學過程中,包括在教材使用、課程講授、課后輔導、考試等諸多教學環節中使用外語和漢語兩種語言進行教學。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大以及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迫切需要大量的既精通英語、又有豐富專業知識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此,教育部高教司在2001年4號文件中就已經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課程必須進行雙語教學,同時強調率先在金融、法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及其他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然而,目前國內雙語教學(英語和漢語)仍存在有普遍問題:教材選擇混亂、教學手段落后、師資隊伍和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等等,使得雙語教學舉步維艱,學生產生畏難、抵觸情緒[1~4]。因此,研究和探索合適的雙語教學方法,是一項迫切的任務。
1《生物技術制藥》進行雙語教學的重要性
《生物技術制藥》是制藥工程和藥學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生物技術制藥是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利用生物體作為生物反應器,按照人們的要求來生產所需的醫藥產品的高新制藥方式。基因工程干擾素、基因工程甲流疫苗、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抗癌中藥紫杉醇的生產技術等等都是生物技術制藥的杰出成果。在人類與病毒及各種疾病的斗爭中,生物技術制藥的巨大作用和優勢日益突現,生物技術制藥已被公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制藥方法,也是國家提出的新興戰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成分[5,6]。近年來,隨著生物藥物發展的突飛猛進,生物技術制藥的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7,8],給課程教學帶來挑戰;同時由于生物技術在醫藥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生物藥物的種類和數量迅速增加[9],教學中需要不斷補充新知識和新內容;另外,目前我國制藥工業的研發和生產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10],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國的制藥工程學科的教育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為了更好地學習先進的生物制藥知識與理念,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快我國醫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生物制藥工程專業開展雙語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2《生物技術制藥》進行雙語教學的課程教材和師資力量的建設
2.1課程教材的建設在雙語教學中,我們以外國原版教材為基礎,編寫適合制藥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生物技術制藥雙語教程》和教學參考資料。我們選用國外生物技術制藥優秀教材:2007年出版的由DaanJ.A.Crommelin,RobertD.Sindelar和BerndMei-bohm主編PharmaceuticalBiotechnology:FundamentalsandAppli-cations(生物技術制藥:基礎和應用)和RodneyJ.Y.HO主編的Biotechnologyandbiopharmaceuticalstransformingproteinsandgenesintodrugs(生物技術和生物藥物,從蛋白和基因到藥物)。國外教材突出的特點是實用性較強,而這一點恰恰是多年來中國教材中的薄弱環節。國外教材中還配以各種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把學到的東西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2.2師資力量的建設在師資力量上,本課程的授課教師均是本專業具有高級職稱并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擔任。另外,我校建立了雙語教學培訓班,定期派遣青年教師到英語國家進行學習。這些長期活躍在科研第一線和留學歸來的教師,是我們進行雙語教學的骨干力量。
3《生物技術制藥》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學方法
與雙語教學這種授課模式相對應,我們在授課過程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
3.1多媒體教學在雙語教學中,授課對象是大三的本科學生,授課方式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由于《生物技術制藥》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課件中將理論和操作技術多采用視頻和Flash動畫展示。這樣就使所講的內容通俗易懂,易于學生理解記憶,激發學生興趣。在授課過程中,采用英語講解配合英文幻燈片的模式。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面,教師會輔以適當的中文講解。
3.2小組討論由學生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師根據學生情況,設定幾個題目,讓學生自己收集雙語材料進行課后討論。討論后鼓勵各組學生代表用英語發言,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并進行評選。這樣做,學生將主動學習并收集學習資料,拓寬了理論知識和英語的廣度和深度。
3.3開辟雙語教學網站將授課課件提前在網上公布,可幫助學生預習生詞、了解教師講解線索和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網站的論壇上,學生還可及時地進行交流和提問,教師將給予解答。
3.4成績考核體系采用了結構化評分方法對學生進行課程考核,即總成績由多部分組成:課后小組討論占20%,多種形式的平時測試占30%,期末考試占50%。
4《生物技術制藥》進行雙語教學在學生中的問卷調查和效果
評價我們通過以上教學方法,對我校制藥工程和藥學專業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生物技術制藥》進行雙語教學的認同率、授課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等。發放187份調查表并全部收回,有效份數185份,占98.9%。調查結果表明,95.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進行雙語教學方法,認為一般的占1.5%,認為沒必要的僅占1.7%。這個結果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已經認可了在《生物技術制藥》課程進行雙語教學這種教學模式。
4.1《生物技術制藥》進行雙語教學授課內容的選擇為了確定雙語教學可用于《生物技術制藥》的具體章節,我們對其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1)表明,除概論外,其余的章節,如基因工程制藥、細胞制藥、酶工程制藥、發酵工程制藥、抗體工程藥物、基因治療、轉基因動物與生物反應器等學生贊成使用雙語教學。概論部分,可能是學生剛接觸雙語教學,對課程內容不熟悉,并且概念和進展內容較多。因此,在概論的講授中,我們將在進行英文幻燈片放映和英語口授的同時,配以中文講解其中的概念。
4.2對雙語教學的方法的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2)表明,全部學生贊成使用多媒體教學和建設教學網站,絕大部分學生贊成小組討論。這個結果表明我們使用的教學方法適合教學內容。
4.3雙語教學的效果評價我們對課程的雙語教學效果進行了調查問卷。結果(見表3)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可以提高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專業英語水平、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查找相關文獻(提高學習的自覺性)等。結果表明我們對《生物技術制藥》進行雙語教學是成功的。
綜上所述,探索合適的雙語教學方法的必要性,以及生物制藥專業進行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因此我們開展了《生物技術制藥》雙語教學方法的探索。結果表明學生認同了雙語教學模式,并認為可提高學習效率。《生物技術制藥》課程實施雙語教學,可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快速發展的生物制藥理論和技術的相關知識,從而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質量、高層次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