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動物科學創業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內在要求。為順應時展,我校在動物科學專業開展了《動物科學創業設計》課程的教學,通過創業基本知識的講授和創業實踐活動的鍛煉,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課程組通過對該課程實踐內容的合理設計和精心安排,包括創業團隊的組建、創業風險及其規避、創業計劃書的編制、企業開辦與管理等,并且不斷優化課程內容,通過教學實踐探索出了相對完善的授課體系,包括導師制配合,借助實踐基地和平臺,科研項目支撐,創業孵化園的利用,為動物科學專業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思維的培養提供了經驗。
【關鍵詞】動物科學;創業設計;教學改革;教學實踐;創新能力;創業培養
1創業設計課程設置的意義
動物科學專業,即通常所說的畜牧學專業,設立比較早,是我國乃至國際上大學教育的傳統專業,是一門有豐富歷史積淀的、經典的學科。動物科學專業是研究動物遺傳育種、繁殖、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和代謝等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一門學科[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現今食品安全層出不窮的問題,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動物類食品安全、有機生態農業的開發、動物環境污染等問題都需要由動物科學技術來解決[3-4],因此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思維的動物科學人才來創業提出了現實的迫切要求。為深化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貫徹落實我校“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與任務,使我校動物科學專業本科教育不斷順應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在我院動物科學專業開設動物科學創業設計課程。
2創業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
結合我校的現有教學條件和動物醫學專業學生的學情,參考《大學生創新創業導論》和《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等教材,本課題組編寫了《動物科學創業設計》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學習指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從創業團隊的組建、創業風險及其規避、創業計劃書的編制、企業開辦與管理等方面全面講解創業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
3動物科學創業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本著培養應用型畜牧業雙創人才和為地方畜牧業經濟發展服務的基本思想,《動物科學創業設計》課程從理論基礎知識入手,通過導師培養制,共建實踐基地和科研服務平臺為輔,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的支持等多渠道,開展教學改革,實施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3.1理論教學為基礎
理論教學采用“PBL”授課模式,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為學[1]藍佳佳,韋雯靜,何麗華,等.醫學院校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現狀研究——以某醫學院校為例[J].管理觀察,2018(17):129-130.[2]尹榮煥,原婧,韓小虎,等.動植物檢疫特設專業實踐創新教學體系的探索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11):239-241.習的主體。每班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組5~6名學生,設組長1名。針對學習內容,教師設置一些案例,課前1周,將案例和問題布置給學生,學生通過網絡查詢、圖書館查閱資料等方式獲得答案。課堂上,每組選派1名同學匯報自己的查詢結果,各小組依次匯報,全班同學討論。匯報結束后教師用簡短的時間進行總結,歸納重點與難點,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點評和補充總結。與講授式教學方法比較,PBL教學模式更適用于創業課程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3.2“導師制”配合,保障創新創業實踐教學質量
我校動物科學專業從大學一年級入學伊始,本著“實施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培養”的宗旨實施導師制,建立導師與學生個別指導和集體指導相結合的制度,本著思想引導、專業引導,學術引導和成長引領的方式引導學生全面成長。動物科學創業設計的課程也要積極利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全面調動導師積極參與到本課程之外的培養中。
3.3第二課堂活動,借助校外實踐基地和科研服務平臺
抓好社會實踐載體,引導學生學以致用[5]。為解決校內導師生產實踐經驗匱乏,對企業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要求知之甚少的問題,我們聘請企業內具有管理經驗和生產技術經驗豐富的人才擔任校外指導教師,為學生傳授先進的創業理念以及企業管理模式,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效果。在創業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主體是學生,要想高效的開展創業教育,學生參與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出來。根據學生興趣和意愿,有計劃選擇、聯系企業,讓學生能夠深入企業參觀學習,甚至接受培訓和實踐鍛煉,從而進一步提升培養學生的能力[6]。此外,本校積極鼓勵學生能夠就所學專業為出發點來自主創業,并針對學生選擇的創業項目進行指導,同時,邀請我校優秀的創業校友以及本行業經驗豐富的管理者為學生做創業和企業管理相關的講座,將他們成功的經驗和其中的深刻體會介紹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鼓勵學生申請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邀請相關研究領域的教師指導,或者加入申報項目的導師團隊中,利用項目經費的支持來完成學生感興趣的有意義的課題。通過大學生創新計劃訓練項目的鍛煉,使得學生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夠得到鞏固,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從而提高雙創能力。
3.4以導師自有科研項目為載體,搭建科研實踐共享平臺
科學研究是利用科研手段和裝備,為認識事物的內在本質和客觀規律運用多學科知識來進行的研究、實驗等活動,是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8]。我院動物科學專業鼓勵學生積極融入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力求做到人人有團隊歸屬,人人有項目歸屬,借助校內開放共享的公共平臺,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獲得創新研究的方向靈感。培養過程包括教師利用學生自選和教師根據學生特長安排的雙向原則將科研工作中的實驗內容拆分給專業學生,作為綜合性實驗訓練項目,指導學生自組團隊,學生在仔細了解項目內容的基礎上,通過閱讀相關文獻進一步明確項目的目的與意義、項目的內容與具體操作方法、項目的創新性等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在思考、分析和實際操作等過程中的創新能力,并能夠借助公共平臺順利完成項目內容。
3.5大學生科技創業孵化園的利用
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是促進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在高校建立的一種新型經濟組織,堅持大學生創業與招商引資相結合、與科研成果轉化相結合而建成的一個綜合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能夠有效地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是一條為躲開千軍萬馬擠過的“就業獨木橋”的嚴峻的就業形勢而成功開辟的創業道路,這的理念與本課程的開設宗旨不謀而合,因此學生要積極利用校內建立的大學生科技創業孵化園,提供的免費場地和儀器設備等配置,完成“低成本、少投入、小規模”的創業模式,切身體會創業的感受。
4結語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堅持把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作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內在要求和應有之義。”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國當下的時代風潮,高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通過創業設計課程的教育來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創業人才是一個必要的培養過程[9]。國內多家高校都相繼開設了創業設計課程,以不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課程是人才培養的載體,教學內容將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所以課程體系的科學性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因素[10]。經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探索,通過理論教學,導師制配合,借助平臺參與項目等教學模式,動物科學創業設計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今后,通過與企業的配合,教學資源的整合共享,該門課程會更加完善,培養學生利用扎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知識,增強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適應現代畜牧行業及產業的快速、持續發展[11-12]。
作者:朱弘焱 趙頌 王春強 馬巍 田玉民 蘇玉虹 單位:錦州醫科大學畜牧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