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更新換代的速度在不斷提高,對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時代呈現出信息繁雜、真假難辨等特點,要求記者憑借自身的新聞發現能力,從海量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內容。本文從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的重要性出發,論述了如何培養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
[關鍵詞]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
目前,我國新聞事業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新聞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多,新聞信息質量也呈現參差不齊的狀態。提高廣播電視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是對社會新聞進行有效分類,不斷提升新聞價值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廣播電視發展過程中,要著重培養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提高新聞記者的整體素質,從而提升新聞質量和新聞價值。
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概述
1.什么是新聞發現能力
人們通常將記者對新聞信息的敏感程度稱為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新聞發現能力可以分為發現新聞線索的能力、發現新聞價值的能力、發現新聞視角的能力以及發現新聞故事情節的能力等4個方面。
2.新聞發現能力對記者的重要性
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對新聞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記者新聞發現能力較弱,那么就無法在眾多的社會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新聞。只有新聞發現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較強的記者,才能深入地進行新聞報道,從不同的角度對新聞進行解析,從而使新聞報道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和更高的價值。新聞報道的質量和價值與廣播電視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密切相關。只有當記者具有較好的新聞發現能力,對新聞有較強的敏感度和獨特的思維方式,我國的新聞事業才能得到較大的提升和發展。
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不足的原因
1.主觀原因
首先,部分記者的個人能力和專業素養較為薄弱。其次,一些規模較小的廣播電視臺,在招聘工作中會出現人員聘用不謹慎、員工準入門檻低以及對聘用記者不進行考評等問題,導致很多新聞敏感度較低、專業素養較差的人員進入廣播電視行業。除此之外,在招聘工作完成,聘用人員正式工作后,一些廣播電視臺不重視記者工作能力的培養,無法為聘用的記者提供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一些廣播電視臺雖然提供了培訓機會,但部分記者并不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甚至浪費了提升自身能力的培訓機會。這些都是導致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不足且得不到提升的因素。
2.客觀原因
除了記者自身沒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個人能力之外,實踐機會較少、資金較為缺乏,也是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較弱的原因之一。高校新聞專業在培養學生新聞發現能力的過程中,往往側重于理論教學,再加上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無法支持學生充分參與社會實踐,導致學生畢業時新聞發現能力不足,無法滿足職業需求。另一方面,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由于所服務的新聞機構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在培訓員工專業技能和引進先進的采編技術時重重困難,致使記者新聞發現能力不是很強的缺點,在工作中被進一步放大。除此之外,由于沒有足夠的編制,很多新聞機構根本無法吸引足夠的專業能力較強、具有良好新聞發現能力的記者。正是因為存在這些客觀因素,廣播電視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無法得到較好的提升。
培養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的策略
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不足對新聞機構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這就需要相關機構和研究人員不斷探討提升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的策略。根據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以下提升策略。
1.提高記者對新聞的探究欲望
生活中不是沒有美,只是缺少一雙探究美的眼睛。新聞也是一樣,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沒有新聞,只是新聞記者對很多事物習以為常,從而未能沒有及時發現其中具有的新聞價值。因此,記者想要提高自己的新聞發現能力,就需要培養和保持對生活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即使是對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記者也要以第一次遇見的心態,對其進行探究和深挖,尋找出其中更多、更深刻的新聞價值,寫出更好的新聞。只有這樣,記者才會對日常生活充滿熱情,擁有較強新聞敏感度的新聞發現能力。
2.培養記者的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
一個合格的記者必須具備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新聞部門應認真考慮如何有效提高記者的觀察意識和觀察能力。記者自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首先,應細致地觀察生活,只有深入生活并對生活進行細致認真的觀察,才能從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中發現變化,找到有價值的新聞。其次,要深入一線基層,走進生活、走進群眾,深入觀察和探索具有新聞價值的事物,這樣才能探究到最為具體、真實的事情真相。
3.提升記者的新聞敏感度和知識水平
對于廣播電視記者來說,順利完成工作的一個重要保障,就是具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和較高的知識水平。因此,記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首先,記者要不斷地增強政治敏感度和社會責任感,要能敏感地察覺到社會上發生的熱點事件,了解國際和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便能較好地應對時事新聞。其次,記者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甚至同一個事件就可能會牽涉到很多方面的知識,所以記者要擁有廣泛的知識,在報道新聞事件時深入了解相關知識內容,從而更好地還原事件的真相。除此之外,記者還應深入生活,走進群眾,站在群眾的角度了解、思考問題,為群眾發聲。
4.提升記者的創造性思維
首先,要鼓勵記者用逆向思維發現新聞。一般來說,在新聞中運用逆向思維就是要勇于質疑已經發生的事情。當廣播電視部門需要某一新聞評論時,如果大家的意見都一致,那么記者就可以充分發揮逆向思維,對評論提出質疑和反對意見,但提出的質疑和意見一定要具備合理性和獨到性,使新聞評論的內容更全面客觀,使新聞存在的價值最大限度地體現出來。其次,要鼓勵記者用縱深性思維對待新聞事件。縱深性思維是指記者在了解事件表象的基礎上,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從而使新聞更有價值。縱深性思維是廣播電視行業較為常見的一種發掘有價值新聞資訊的方法。一般來說,縱深性思維有兩種比較常見的形式:第一種主要在探究事物的本質時使用。在探究一類新聞的真相時運用這種方式可以挖掘出事物內部的聯系,將看似毫無關系的事件緊密相連。所以這種方法不僅能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且能為受眾提供更為真實的報道。第二種表現形式是指記者在挖掘事物的本質特點時從縱向角度出發,去理解事物的本質內涵。記者在挖掘新聞中最有價值、最真實的一面時可以利用縱深性思維去探究事件的深層次特點。再次,要鼓勵記者用發散性思維挖掘新聞價值。記者在挖掘新聞價值的過程中,要合理運用發散性思維,從而為受眾提供更有價值的新聞。發散性思維能使人們突破思維的束縛,在發現和探索新聞時可以從多個層面、多個角度進行多元化的思考,最終探究到事件的真相。這就要求記者在對新聞事件進行思維整合時,要發揮想象力,打破思維束縛,從單一角度思考問題轉為多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挖掘出更具深度的新聞內容。通過發散性思維,新聞記者能夠一針見血、直接有效地發現新聞價值和真相。尤其是面對同一個新聞事件時,如果記者能較好地運用發散性思維,就會從不同角度對新聞進行解讀,為受眾提供更好的新聞閱讀體驗。
結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精神文化和審美文化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如今,廣播電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社會,各種各樣真假難辨的信息充斥網絡,對廣播電視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關部門要重視記者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他們的新聞發現能力,以便他們能更好地探究有價值的新聞素材,為廣播電視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玄小杰.論如何培養廣播電視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J].傳播力研究,2019,3(27).
[2]馬漢權.淺論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發現能力的培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6,6(06).
[3]李建華.廣播電視新聞記者采訪應變能力的培養探究[J].電視指南,2018(12).
[4]馮業琮.論如何培養廣播電視記者的新聞發現能力[J].傳播力研究,2018,2(05).
作者:盧巍 單位:鶴壁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