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區糖尿病患者藥學服務開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討論社區糖尿病患者開展藥學服務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均為我社區糖尿病患者,研究時間為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選取例數為84例,以隨機的方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例數均為42例,對照組的干預治療方法為傳統開藥,實驗組患者經藥物服務干預,對其服務效果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經過數據統計和分析后,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用藥依從比例相對于對照組較高,并且血糖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經統計學顯示(P<0.05),統計學意義明顯。結論社區糖尿病患者在就醫時,通過藥學服務干預方式,其用藥依從性顯著提升,可使其血糖狀況得到明顯改進,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關鍵詞:社區糖尿病;藥學服務;研究
引言
近些年,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逐年呈上升態勢,該病需終身用藥,但是多數患者對用藥的依從性不高,致使其血糖控制的不是很理想,進而致使其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地威脅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因而,如何培養患者用藥的合理性和依從性,是醫學工作者們比較關注的問題[1-2]。本研究中,選取我社區就診的糖尿病患者84例,對這些患者分別實施了傳統常規開藥方式和藥學服務干預方式,旨在探究藥學服務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具體詳情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研究對象均為我社區內糖尿病患者,參與研究數量為84例,以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樣本數量為42例。實驗組患者中包括男27例,女15例,年齡44-77歲,平均(56.5±4.1)歲,患者的病程為1-8年,平均(4.5±1.1)年;對照組資料統計后顯示,女24例,男18例;年齡45-79歲,平均(56.9±4.2)歲;患者的病程為2-9年,平均(4.9±1.3)年;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經統計學顯示差異較小(P>0.05),符合本次研究前提。
1.2方法
對照組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傳統醫生開藥方式進行治療,服藥情況全憑患者的自覺性。實驗組則采用藥學服務干預方式進行治療。首先,為患者在社區中心建立健康檔案,主要有社區的責任醫生和專業藥劑師對其進行藥學服務,實行一對一的藥學咨詢方式,主要有:①用藥干預:將所用藥物的名稱以及用藥的方式、目的、注意事項等對患者進行詳細介紹,同時進行適宜的指導:為保證患者的用藥效果,則應指導其遵醫囑用藥,藥劑師將藥物使用的時間及選定的原因對患者進行說明,并將藥物的起效時間進行告知,一般在用藥2-3周后,血糖會得到明顯的改進;藥劑師應對相同類別的藥物進行有效甄別,以提升其用藥的準確性;藥劑師應引導患者把握用藥度,防止過量用藥,對并發癥的發生狀況應掌握,同時應最大程度地改進患者選用降糖藥物的從眾此案例;并指導患者對藥物正確存儲,以保證藥物的有效性[3-4]。②定期服務干預:每月對患者至少進行一次的血糖測量,評估其健康狀況,對其用藥進行引導和干預,并展開上門服務,將血糖的檢測方式對患者進行告知,同時要求患者每天進行1次的血糖測量,依據血糖狀況,進行合理用藥。③健康教育:將糖尿病的用藥相關知識張貼于社區服務專欄,使患者對用藥的認知度明顯提升,同時每個季度舉辦糖尿病知識健康講座,提升其合理用藥的認知;并開展面對面的用藥咨詢工作,以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5-6]。
1.3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況,包括餐前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情況。觀察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不同方式干預后,患者能夠完全按照醫囑用藥者為完全依從;不同干預方式后,患者用藥能夠遵醫囑,但有時因意外因素致使其用藥次數減少者為部分依從;不同方式干預后,患者完全憑自己意愿用藥者為不依從。用藥依從率=(總例數-不依從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版本:SPSS25.0)處理研究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字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χ—±s);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χ2,計量資料為t;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況
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況均較優,而對照組較差,統計學計算顯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比較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實驗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較高,而對照組較低,統計學計算顯示(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是近些年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臨床主要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極易致使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對其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影響較大。該病治療的關鍵在于合理、科學及遵醫囑用藥,方可使其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而此種用藥干預方式可在社區中進行開展,藥劑師依照藥品使用的三個階段,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用藥指導和咨詢服務,以使患者對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以提升,此種方式不但保證了患者用藥的知情權,而且還能夠提升患者對用藥的依從性。除此之外,還使患者對科學、合理用藥及存儲藥物等知識得以提升,進而使其治療效果大大提升。而社區藥學服務的展開,不僅要求藥劑師要有系統的、專業的藥學知識,而且還應掌握社區全科藥學方面的知識。而患者因文化水平的不同,其接受程度亦不相同,因而,藥劑師還需掌握較好的溝通方式,為患者進行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的指導和咨詢,以保證患者能夠合理、有效、安全用藥。綜上,將藥學服務使用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其效果比較顯著,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顯著提升,血糖改善情況比較明顯,應被積極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志輝,季敏,孫子杭,等.藥學服務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9(07):880-883.
[2]蘇泳,鄧仲禮,劉利杰,等.臨床藥學服務干預對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療效評價[J].海南醫學,2017,28(11):1808-1810.
[3]鐘俊珊,陳柳歡,李茂清,等.2型糖尿病社區藥學服務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7,10(03):264-267.
[4]柴林巧,楊曉云,朱丹萍,等.新型社區藥學服務體系對高血壓和糖尿病干預效果評價[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03):247-248.
[5]李桃園,張楠,楊嘯白,等.北京市朝陽區南部醫聯體糖尿病用藥風險防范模式探索[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6,14(06):45-48.
[6]李繼芬,李燕偉.社區開展藥學服務對2型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和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4):8-9.
作者:趙春穎 單位:莘縣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