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無論是現代詩歌還是古代詩歌,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漢語語言中呈現的語言美、意境美、圖畫美,這些美是詩人復雜情感的傳遞。學生通過詩歌鑒賞教學,品味詩歌的意境,以自身情感與詩人情感相融合,能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培養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然而,由于傳統教育理念注重灌輸式和一言堂教學模式,不注重引領學生品味詩歌內涵,導致學生審美能力不高,只能理解詩歌表意,不能體會其意境美。核心素養的提出為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帶來新的培養方向,是傳統教育的一種補充,對培養學生各項能力、素養、思維、品質具有促進意義。
二、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的策略
1.注重引導學生誦讀。詩歌鑒賞教學應該注重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品味詩歌的言語,領悟詩歌中要傳遞的思想情感,增強學生語感,進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在詩歌鑒賞教學中,教師應該教授誦讀詩歌的基本方法,之后為學生示范誦讀,最后引領學生自讀,讓學生細細品味詩歌。例如,在詩歌教學中,教師應教授學生詩歌押韻、節奏、音調、疊字等基本知識,提升學生的自讀能力。在學生自讀環節中,教師可以采取全班一起讀、小組競賽讀的形式,并且對學生自主誦讀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讓學生閱讀四遍詩歌,第一遍對詩歌初步了解,感受詩歌語言美;第二遍理解詩歌情感,以自身情感為導向,與作者情感形成共鳴;第三遍激發學生想象能力,體會詩歌意境美;第四遍,熟讀成誦。2.指導學生品鑒詩歌意境。意境是指詩人對客觀景象與環境的描述,蘊含著詩人要傳遞的情感,是詩人主觀之意與客觀之境的完美融合,也是詩人未言之意的體會,在詩歌鑒賞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去品讀詩歌意境,啟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結合自身感悟、詩歌言語、想象能力,在腦海中還原詩歌景象,同時借助詩歌創作背景,更好地體會詩歌要傳遞的情感,進而品鑒詩歌意境。學生品味詩歌意境,是對自身精神的一種升華,有助于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詩歌《短歌行》時,教師先讓學生課前自讀課文,掌握詩歌大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引領學生直觀地開展詩歌鑒賞活動,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以白話形式描繪《短歌行》畫面,在思考、探究中對知識有所感悟,并且將自身對詩歌的見解向小組成員闡述,拓展小組成員認知面,使小組成員在思維的碰撞下,更好地理解詩歌內涵,進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3.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育理念,注重情感教學,帶領學生一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增強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要想學習好詩歌,需要體會詩歌中的意境美與形象美,但詩歌較為抽象,部分學生很難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涵。因此,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將詩歌與信息技術相融合,以圖片、視頻、音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詩歌內容,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詠懷古跡》一詩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還原詩歌內容,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的教學氛圍,之后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品味、思考、想象詩歌中的意境,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為學生開展詩歌鑒賞教學,有助于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綜合素養的提升,進而促使學生學好高中語文課程。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重詩歌鑒賞教學的開展,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性,進而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2019.14
作者:馬兆鋒 單位:張掖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