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文化無疑是我國無形的瑰寶,是我國悠久、博大的精神文化,傳統文化和語文教學是對等的,兩者密不可分,只有兩者有效契合才能讓學生充分領會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文章從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的意義、以及契合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的有效策略,旨在讓學生能繼承傳統文化,充盈自身,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繼續傳承。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契合
1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傳統文化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無論是價值觀念、思維邏輯等健康思想系統,還是豐富的文學作品等,都對高中生優秀人格的培養起到積極的影響[2]。傳統文化在任何領域都有深遠的影響,而傳統高中語文教學系統,只注重語文知識與基本造句地傳授,忽視了古詩文的教學與情感的講解,造成多數高中生缺乏理解古詩文的能力,總是借助參考書進行古詩文的解讀。這種教學系統,會導致高中生理解古詩文的能力愈發薄弱[3]。故,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日益熏陶中,潛移默化得來理解古詩文的能力,推進高中生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
2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現狀
語文是較為重要,也最為基礎的學科。從小學階段延伸至大學時期都會涉及語文教學,而學生語文基礎的程度與其學習能力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語文這門學科無疑是我國文化的載體,也是社會文明構建的核心要素。語文教育旨在弘揚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使得能不斷傳承,持續革新。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高中語文教學太過依賴文言文釋義、材料解析等參考資料,高中生對于參考資料的依從性逐漸增強,缺乏獨立鑒賞語文知識的能力。另外,在文化傳承過程中,部分高中教師教學系統機械化,只是一味地灌輸傳統文化,往往適得其反。教師在進行傳統文化傳授時,應該具備辯證態度,取長補短,摒棄錯誤的傳統思想理念,取精華處妙用,于糟糠予以丟棄。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多數高中語文教師已經在實現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但是教師運用手法并不靈活,換言之,高中語文教師太過于機械式的教學,根據參考資料進行機械化翻譯文言文、古詩詞等,并沒有滲透更深層次的語文知識[4]。此類教學系統借與傳統文化契合之名,卻沒有過多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并未意識到傳統文化發展的必要性,缺乏深入理解,使得兩者的契合趨于靜態學習,效果不佳。
3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的有效策略
3.1科學的教學方案
首先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前,應該設計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案,為高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做好鋪墊工作。而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語文教學知識涵蓋范圍較廣,部分知識并不適應滲透傳統文化,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前,應該將適合與傳統文化結合的部分標注,進行科學的安排,使傳統文化能較好的融于語文教學中。比如《紅樓夢》選段中,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對賈府的架構布局擬定一張圖畫,再結合我國古代傳統建筑文化進行授課,使學生身臨其境,能深刻感受主人公內心思想以及人物特點。此外,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應該以學生學習能力出發,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培養語文素養,提升其綜合素質能力。
3.2教學體系多元化
要想提高高中生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應該推陳出新,果敢創新,順應社會時展,使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能有有機結合。隨著社會時代的進步,信息化時代已經涉及到我們的生活,而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也不能太過于墨守成規,教師的教學模式應該多元化,而非單一的系統,多元化教學體系能夠活躍課堂,以此激發高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方法枯燥、單一,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并不能有效幫助學生的學習,長期下來,學生甚至可能會有厭學心理。就好比《赤壁賦》的創作背景,傳統的教學手段知識單一地使學生死記硬背,若是轉變思維,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搜集相關影視資料,使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去感受文章中赤壁的壯闊,更深層次體會作者懷古思今、人生無常等思想情感,同時還活躍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5]。《赤壁賦》本來就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遺產,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使學生身臨其境,深入了解古人思想情感。從《陳情表》中以孝道引導學生,受到心靈洗禮,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感狀態感悟思想,達到傳統文化教育的真正教學目標,接受愛國主義熏陶,通過古人的眼光學會李白的飄逸,蘇東坡的豁達,陸游的愛過等,通過高中語文學習滲透傳統文化,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語文教學涉及傳統文化的各方面,有我國傳統美德的謳歌,有人生價值觀的體現,更有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無疑是學生思想觀念的導師,為傳統文化的引入開拓出新的天地。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時應該運用國家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思想教育使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以及愛國思想,成為社會所需的全面型人才,使得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6]。
3.3開展經典名著的閱讀活動
傳統文學作品無疑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課題,這是傳統文化體現的方式。教師要想幫助高中生有效地閱讀名著,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類閱讀活動,每周定期一次課外經典名著閱讀,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將讀后感做成PPT,通過對所讀名著的背景分析,闡述自己的觀點,和同學一起交流討論,而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會提高,提高學習效率,使時間合理應用,讓學生掌握較多的課外知識。
3.4創設良好的文化意境
教師在課堂中對于某些故事情節感較強的內容,安排學生自愿角色扮演,情景再現。學生在角色扮演的同時,課后通過查閱扮演角色的資料,對其進行分析思考再加以模仿,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活躍課堂氛圍,還調動了學生課后學習的積極性,更愿意主動地去查閱資料進行學習和衍生,在此過程中,教師加以拓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善于用現展的眼光去審視古代作品,去感受古人思想情感。
4結語
傳統文化是歷史在演變過程中累積形成的,而傳統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便是文學,這是高中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課題。傳統文化深遠綿長,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因此拓展學生視野,增長見識,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語文素養,使得我國傳統文化能繼續傳承。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取傳統文化的精華,兩者相得益彰,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君,邱瑰華.人教版高中《語文》助學系統傳統文化模塊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6(7):42-44.
[2]孫啟向.關于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1).
[3]楊靖.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6(12).
[4]辜娟.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思考與實踐[J].師道:教研,2017(8):155.
[5]譚元寶.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文學教育:中,2017(8):68.
[6]徐以明.淺析高中語文中如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J].好家長,2017(46):162.
作者:徐倩 單位:江蘇省江陰長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