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內涵及特征,然后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包括豐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意識;依據漢字構成規律,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實施課堂互動識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主體地位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內涵及特征
以學生為主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全面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互動、探究,從而自主、高效地實現課堂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只是采取一些策略性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高效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識字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依據特定的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尊重學生課堂上的基本權利,倡導學生主動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主體識字的能力。教師要實現對教學過程的調節和控制,全面實現識字教學效率的高效提升。以學生為主體的識字教學可以概括為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積極引導,采取必要手段凸顯學生主體效能,構建高效和諧的識字課堂教學模式[1]。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識字教學作為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內容,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推動識字教學效率的提高尤為重要。
(一)豐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意識
教師可以運用有趣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生字編成簡單的故事,例如,人在野外累了,靠在樹上休息,就是“休”字。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猜字謎的形式學習一些漢字,例如,門里躲進一個人,門外立著一個人(閃、們),學生更能深刻理解和記憶漢字的結構。教師也可以利用實物、圖片來完成識字教學,例如,拿一張老虎的圖片,學生可以直觀地學習“虎”字。這些方法把學生的視覺、聽覺、思維有機地聯系起來,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漢字。通過課堂內外多種教學方法,刺激學生主動參與識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意識[2]。
(二)依據漢字構成規律,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漢字有象形、會意和形聲等基本的造字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漢字的造字法入手,促進學生自主識字。首先,教師依據偏旁對漢字進行歸類,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系統識字方法。例如,與金屬相關的漢字,多以“钅”為偏旁,如鐵、銅、銀、鋁等;與火相關的漢字以“火”為偏旁,如煙、燈、灶、炮等。偏旁識字可以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其次,教師在教授象形字時可以把實物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山”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山的簡筆畫,達到字形結合的效果。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指事字進行教學,例如,在器皿中滴一滴血,表示“血”。通過對漢字造字法的了解,學生掌握了一些識字規律,把抽象的識字過程變得具體化,大大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增強了識字學習的信心,從而使識字的效率快速提升。
(三)實施課堂互動識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師生互動是指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運用一切手段激發學生主動思考,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產生教學情感的共鳴。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實現課堂互動識字,例如,播放一段《狐貍和烏鴉》的微課視頻,教師先通過提問讓學生辨別狐貍和烏鴉兩種動物,學生掌握了兩者的形象后,通過視頻輕松地學習了這一組漢字。其次,教師引導、糾錯實現互動識字,例如,教師在教漢字“冷”時故意寫成“泠”,讓學生發現錯誤并糾正,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實踐證明,互動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推動識字教學的高效發展。在完成識字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轉換角色,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主動參與識字教學,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體現出“教為不教”的效果。
三、結語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被動記憶的機械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也會真正感受到識字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參考文獻:
[1]王升.主體參與型教學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張彪.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王錦霞 毛呼靈 單位:甘肅省徽縣城關鎮東關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