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教媒體有利于語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課堂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因為課堂教學設計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前提,沒有教學設計的課堂教學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只有科學合理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電教媒體的運用,給廣大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提供了方向與便利。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去網(wǎng)絡上搜索所需要的教學資料(比如作文素材、圖片、名言警句、教學思考等),并進行有效整合,篩選出所需要的有效資料,形成一套教學設計方案。比如在講到《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的時候,筆者積累的寫景的詞語、詩句、片段,特別是與寫四季的文章進行比較。如寫景的詞語——春光艷麗、春光無限、春色怡人、春色迷人、春暖人心、春意盎然;寫景的詩句——“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 (唐•白居易《賣炭翁》)“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九寨溝有一個景觀是倒在海中的枯樹,樹身長滿毛絨絨的白色水苔衣,橫七豎八地靜臥水面下,不腐,有些樹干翹出水面,其上寄生些小喬木和雜草,別有情趣。湖水清澈,水中樹的倒影及倒在水里的樹,讓人感覺極美了。此景只應天上有,我在心里說。其實,水中的倒影也是九寨溝美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边€有就是準備關于朱自清《春》中欣賞了春天那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將這些優(yōu)美的詞、句、段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量,同時也將描寫春天與冬天修飾手法作了一個比較。
二、電教媒體有利于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直觀化和具體化
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對課文知識的傳授采用的以講解法為主,加上許多課文內(nèi)容具有抽象與深奧的特征,造成學生在課堂上這短短的時間內(nèi)難以理解和掌握知識。如果借助了電教媒體就將改變這一狀況,因為過去抽象復雜的知識通過多媒體轉(zhuǎn)變?yōu)橹庇^的、具體的知識,使學生感到知識的生動有趣,更有利于其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學生對“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這2句詩難以理解。筆者把這些都以圖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古道西風瘦馬”,一名衣著落魄的游子牽著一匹瘦孤獨地走在一條荒無人煙的道路上,徐徐前進。此句寫出一人一馬在寡無人煙的道路上孤獨的行走。然后,夕陽即將落下地平線,遠方的一馬上的游子在孤獨的趕路上,時日無多。斷腸人寫出一生之傷悲,悲傷的表情溢于言表,離家之遠更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到家鄉(xiāng)。可見路途遙遠,不知所向。結(jié)合到一定背景的音樂如王杰的《回家》,和這幾段圖片,可以讓學生看見人生之蒼暮,人的一生要走到的路途有多么的遙遠。這兩句話寫出了作者歸思之心,但一瘦字卻也寫出了不知人生之路在何方。借用電教手段,勝似教師千言萬語的空洞說明,將教學內(nèi)容直觀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電教媒體有利于課堂問題的設計
“語文教學實踐表明,能否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是決定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過去傳統(tǒng)的語文課中,教師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導演”,在“導演”語文教學這場戲,教師孤單地唱獨角戲,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學習被動,課堂效果不夠良好。“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的實踐表明,教師提出問題的水平越高,教學效果越好,越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2]運用電教媒體對課堂問題進行設計可以使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提高了閱讀質(zhì)量,促進課堂教學氣氛的活躍。比如教學《桃花源記》時,許多學生認識到了陶淵明對封建社會官場黑暗的不滿,渴望山水田園生活。教師提問“你愿做陶淵明這樣的人嗎?”與“人能離開社會單獨發(fā)展嗎?”很多學生都認識到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人,人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然后就自然而然的遷移到陶淵明消極避世以及狹隘的發(fā)展觀念上。在以“夢想”為話題的作文訓練中,許多學生認為夢想是每個人都擁有的,許多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一生為之努力奮斗。教師在這時候提出:為什么有的人夢想能實現(xiàn),有的人夢想?yún)s不能實現(xiàn),區(qū)別在哪里呢?許多學生馬上聯(lián)系到了“有了夢想,還要去行動,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身的夢想,不去行動的話,夢想只是一個遙遠的幻想而已。”這表明科學的課堂問題設計,有利于擴散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急于了解問題的為什么,從而主動去閱讀學習,激發(fā)求知的欲望。
四、電教媒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中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天馬行空??梢囵B(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就需要語文教師的正確引導,才不會走入固定思維的死胡同。
(一)運用多媒體投影,展開學生想象的翅膀
如講到《皇帝的新裝》時,筆者設置一道發(fā)揮想象的思維拓展題目:“假如此刻你穿越到古代的朝堂之上,正在進行朝會的時候,你看到的皇帝,應該是怎樣的衣著打扮,請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描繪出你所看到的皇帝。筆者在課件中設置一幅畫面:一群身穿官服的大臣們,正跪在朝堂之內(nèi),不敢仰視他們的皇帝陛下……。投影出來的畫面是形象的,讓學生根據(jù)畫面中的有效信息,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畫面所表達的內(nèi)容,寫出較為優(yōu)秀的作文素材。
(二)運用多媒體視頻,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中學生的思維與情感經(jīng)歷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卻是需要通過具體形象來體現(xiàn)的。如講到《鄉(xiāng)愁》時,中學的學生大多沒有流浪在外的經(jīng)歷,一直生活中家長的羽翼之下,不了解遠離家鄉(xiāng)那種思念之情。于是在正是授課以前,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電影《城南舊事》的視頻??赐曛?,有的學生悄然落淚,有的學生在靜靜地思考……利用電教把思鄉(xiāng)的情緒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遠遠強過與教師在講堂上抽象空洞的介紹,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故土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以及對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的歸屬感。經(jīng)過這段視頻,《鄉(xiāng)愁》這篇文章變得好理解了。借助電教媒體以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作出相互比較,加深了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便于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總之,電教媒體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信息化與共享化交流平臺,對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地提高有促進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會有更多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或?qū)W者對電教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作出更深層次的分析,在不久的將來會對如何運用電教媒體進行語文教學設計作出更趨科學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