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造性思維語文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導致創新思維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1.教學方式僵化是直接原因
作文教學本來應強調平時的觀察、積累、思考,并鼓勵學生用富有個性的語言把自己的思想真實、準確地表達出來。要鼓勵說真話、寫真情實感,做到“文如其人”。但是,在應試教育影響下,我們的
作文教學已逐漸形成一種僵化、機械的訓練模式。這樣就會禁錮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封閉,不會產生聯想。
2.教育者忽視思維培養是根本原因
我們用理性的眼光審視我們的教育,不難發現這些問題的表現形式或者說這些問題帶來的結果最終都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教育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忽視與學生思維素質的缺失,教育培養出的是一
個個不會思維的受教育者。當然,這種忽視和缺失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文化淵源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屢屢見諸報端的“問題兒童”的失常行為,都向人們昭示、強化著這
樣一個事實:我國當前教育流弊叢生,無法適應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已經到了必須全面改革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從戰略的眼光出發,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
總之,審視中國傳統教育,我們感到了教育者的責任重大。長期以來,學生在唯書、唯上、迷信權威、盲目服從的思維定勢中生活,最終喪失了思考能力,喪失創造的愿望,在讀書、做題、考試三位一
體的教育循環圈里共同走向雷同和平庸,這就給教育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無論是使學生“學會生存”也好,“學會關心”、“學會學習”也好,最核心的和首要的應該是培養學生“學會什么”,答
案只有一個:學會思維,學會創造地思維。這就為教育改革規定一個方向:朝向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朝向提升人的生命質量的價值,始終把教會學生思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作為自己肩負的最終
使命。我們有必要正確認識語言和思維的關系,使二者在語文教學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對策建議
1.設置疑問,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潛能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問”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人通過不斷思考才能解疑,解疑的過程又是思維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有啟發性,又能
激發學生探索興趣的問題,鼓勵學生在探討多種可能中求新求異,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并向學生證明其觀點具有的價值。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而且充分發揮了創造潛能。
2.抓住重點,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培養其獨創性和條理性有一定的作用。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探索,抓住重點內容,扎實推進,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思維的進程中閃出智慧的火花。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廣闊的語言交流環境,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抓住教材中警策性的文字;典型的人物、環境、細節等誘導學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展開討論,實
現思維交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逆向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人們一般按照常規思維進行探索,有時需要進行逆向思維,語文教師要思索文章作者的編寫意圖,以及作者的編排策略。讓學生從已知的了解到未知的知識,進而發現探索的思維進程。這樣,就可以培
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能力會得到提高,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4.勇于探索,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知識是有限的,想象能力比知識更豐富。想象是將現實和未來聯系起來的一種大膽的開拓。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針對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比如續寫《窮人》,就是要想象孩子以后怎樣生活
,怎樣創造未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創造之源是問題,創造之母是疑問。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學會觀察開始。然后提出問題,一個學生不會提問就不會有進步。科學家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
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疑”是學生不斷探究的動力,是產生認知的沖突,有疑才能產生定向性探究。有了反射,思維也就應運而生。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經常質疑的學生,教師要做
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獨創性。
因此說,現代教育是創新教育,我們教育者一定要站在挑戰世界的高度,培養高科技人才,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能力。將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進行對比,發現創新的知識更具
有科技含量,更能推動科技進步。如果我們思想落后,觀點滯后,就不會培養出創新人才。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我們的下一代就是書呆子。
作者:趙海霞 單位:山西省長治市郊區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