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播音主持語言藝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經濟的帶動下,各個領域都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及審美品位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播音主持作為時代的產物,為了在新時代尋求發展之路,便需要不斷地創新,根據時代的審美及需求進行轉變。在融媒體的背景下,帶給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不僅僅是當下的挑戰,還有更多的機遇。因此,播音主持人要抓住時代機遇,將傳統媒體與新時代媒體的優點進行有效融合,以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展現行業魅力,將語言藝術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展現更多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形式。本文就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語言創新路徑進行分析和展望。
【關鍵詞】融媒體環境;播音主持;語言藝術
一、播音主持規范性要求及發展趨勢
標準發音是每個播音主持人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對播音主持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播音過程中一定要以流暢的語句和標準的發音進行播音工作。另外要注重實用口語化的語言,這是為了廣大聽眾能夠更好地理解主持人的表達內容,拉近聽眾與主持人之間的距離。最后,播音主持人要注重使用簡潔的語句,簡單明了的語句能夠激發聽眾的興趣,實現與聽眾的情感共鳴。
(一)播音主持風格多樣
在融媒體的背景環境下,為了吸引大眾的目光,滿足大眾的需求,很多節目都擁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因此,播音主持也要注重節目的多樣化及特色。當前很多節目中的主持人并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受過專業的主持訓練,但是由于其自身對播音主持工作熱愛,或者從事與播音主持相關的工作,便會發揮自身的優勢,由于這部分人沒有受到過標準化的訓練,在思維上往往能夠擺脫傳統播音的標準框線,將很多個性化的創意帶入到播音主持工作中。
(二)準入門檻低
融媒體時代具有便捷性、互動性等特點,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關注感興趣的新聞和節目,在科技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軟件也在支持著人們制作視頻,以自媒體的方式主持節目。隨著互聯網應用的不斷壯大,很多網絡主播也逐漸加入到了播音主持行列中。融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門檻較低,其中的弊端便是一些沒有經過專業培訓或是自身品德素質有問題的人在進行播音主持時,很容易誤導大眾及青年,為社會帶來一些不良的消極影響,需要我們去重視。
(三)泛娛樂化現象嚴重
新時代的播音主持不再單一的面向聽眾,它的群體是所有網民,當前民眾的普遍需求是大眾化、娛樂化相關的積極的文化內容。但一些娛樂節目或自媒體為了吸引人眼球,獲得粉絲數量,往往為大眾播放一些搞怪和沒有營養的節目內容,導致了泛娛樂化的現狀。
二、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存在的問題
(一)個性化
傳統的播音主持中會對不同類型節目的主持人進行主持風格的設定,主持人都是隨著主持節目的變化而改變對應的風格,主持人和節目形成了節目特色的統一性。但在融媒體的今天,播音主持人有了更多風格上的變化,人們在認可節目的同時往往能夠記住自己喜歡的主持人,當前主持人的風格是多變的,在藝術表現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大大地提高了節目的收視率,實現了節目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但是要注重在個性化表現的同時注意規范性語言的使用。
(二)口語化
傳統的播音主持中明確要求主持人以普通話的方式進行節目廣播。但在融媒體的今天,主持人普遍以口語化的形式進行播音,雖然口語化能夠拉近聽眾與主持人之間的距離,但是過度的口語化表現形式會給人一種不專業、不嚴謹的感受。
(三)流行化
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人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多的信息,當下人們十分滿足于便捷的信息傳遞方式,間接導致了很多播音主持人為了提高節目收視率而使用大量的流行語句,網絡語言等,造成了不規范的廣播用語。
三、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創新路徑
(一)提升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性
互聯網與融媒體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網絡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拿網絡流行詞語舉例,這些詞匯時常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成為了人們日常交流溝通的常用語,例如“扎心了、老鐵”“佛系青年”“養生朋克”等等。這些詞語通過互聯網平臺能夠實現快速的傳播,而網絡用語也逐漸轉向了廣播電視行業。但是,在復雜的網絡背景環境下,播音主持人還是需要注重語言的規范性,避免出現迎合觀眾形成的泛娛樂化現象,保持廣播電視行業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播音主持人在創新上可以從語音、語意及語法等方面出發,在保障語言基本、嚴謹的用法外去實現語言創新。因此,播音主持人要善于在眾多網絡用語中進行科學的篩選,在播音主持中選用健康、積極的網絡用語,形成良好的播音用語規范。
(二)提升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個性
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既是新聞廣播內容的傳播者,同時也是新聞廣播內容的服務者,播音主持人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行業的發展以及大眾的需求對工作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通過語言風格提高自身播音主持的感染力。首先,播音主持人在保證語言藝術的同時也要保證播音內容的真實有效性,注重藝術運用與新聞播音的科學配比。其次,在進行藝術創作中,播音主持人可以融入一些地方性的口語拉近群眾與播音主持人的距離,給聽眾以親切感,實現信息的有效傳播。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口語化的播音過程中,播音主持人也要注重自身發音的規范性和清晰性。最后要注重播音主持語言的創新,主持人要結合自身的節目特點形成專屬的節目風格,在進行主持過程中,要適當根據場景的變換而轉變語言風格,播音主持人要不斷充實自身的語言積累,提高整個播音行業的質量。
(三)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使語言充滿人格化特征
對播音主持語言的要求也是結合了當下的時代背景,當今社會無時無刻不在強調著人性化,這種理念也需要我們融入到播音主持之中。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網絡語言逐漸成為了人們交流使用的重要輔助性詞匯,這種風潮也影響著播音主持業,很多播音主持人為了主持節目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而大量的使用網絡用語,雖然部分節目因此提高了收視率,但是要想長遠的發展,播音主持人還是要注重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規范性,維持整個行業規范、穩定的發展。因此,播音主持人要以自身為基準,利用職業素養及人格魅力來確立專屬的人格化語言風格,播音主持人要在工作實踐中大量累積經驗,豐富自身知識儲備,以便應付工作中產生的突發情況,在語言的使用上做到規范與特點共存,嚴謹與幽默搭配,以良好的職業素養為聽眾帶來對藝術的感受,承擔起一個合格新聞信息傳播者的責任,服務于大眾、服務于社會。
(四)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使語言環繞著親和力
一個有親和力的播音主持人能夠很快地被大眾所接受,拉近聽眾與主持人之間的距離。很多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節目中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專業能力而忽略了身為主持人應該具備的親和力,這就造成了聽眾與主持人之間無法達到情感共鳴,在進行新聞播音時缺少感染力。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有了更多的傳播途徑和發展空間,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抓住這個時代的機遇,通過互聯網平臺發揮自身優勢,在線上與聽眾實現實時互動,了解聽眾的內心想法,不斷提高自身在播音主持中的親和力。不斷優化語言應用技巧,實現親和力與創新力的科學結合,以熱情大方的主持風格拉近與受眾的距離,為大眾提供社會引導價值,做正能量的傳播使者。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行業也逐漸轉變了發展思路,播音主持工作更是順應時展特點進行了創新和改變,播音主持人利用語言藝術為人們帶來了新時代的播音藝術體驗,有效提高了節目信息的傳播效果,幫助傳統媒體實現了質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劉修正.淺談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特性[J].西部廣播電視,2019(08):133+136.
[2]楊慧敏.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語言個性路徑探析[J].記者搖籃,2018(09):82-83.
[3]溫舒莎.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性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4).
[4]韋偉.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創新路徑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7(16):175-176
作者:劉曉峰 單位:河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