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言訓練在運動性失語患者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觀察優質護理在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80例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階段性語言訓練,比較兩組語言功能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兩組自發言語、聽理解、復述、命名、閱讀、書寫、運用、結構語言功能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康復護理基礎上給予階段性語言訓練可提高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功能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優于常規康復護理效果。
【關鍵詞】腦梗死;優質護理;運動性失語;語言功能;滿意度
腦梗死患者急救后常發生不同程度的語言功能障礙,其中以運動性失語最常見[1]。而大腦語言功能區的低代謝和低灌注與失語的發生密切相關。積極的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語言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2]。本文觀察階段性語言訓練在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腦梗死的診斷標準[3];存在語言功能障礙;病情穩定;意識清醒。排除標準:原發性構音障礙者;發音器官功能障礙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患者對本研究內容了解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觀察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46~78歲,平均(60.28±2.36)歲。對照組:男16例,女24例;年齡45~77歲,平均(60.59±2.1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健康宣教、語言訓練、生活護理、飲食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階段性語言訓練。(1)第一階段。唇舌發音訓練:護理人員先做好口形、發音示范,讓患者在鏡子前做出模仿并自我觀察,導患者通過口形來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運動,前期練習簡單的聲母、韻母,之后慢慢練習近似音。(2)第二階段。錄音跟讀訓練:護理人員提前利用錄音設備錄好日常生活常用的詞語、句子等,讓患者跟讀錄音內容,每次練習持續5min后休息1min后繼續,訓練頻次、時間需依據語言功能恢復情況制訂,以自覺無疲勞感為宜。錄音配置舒緩的背景音樂,并附帶一小段鼓勵語。訓練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短到長。(3)第三階段。口腔肌肉訓練:運動性失語時間超過1個月的患者,發音相關的肌肉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萎縮。訓練時以口腔和舌周圍肌肉群的協調運動為重點,指導患者練習卷舌、嗑瓜子、鼓腮、嚼口香糖等。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理前、護理3個月后語言功能評分,采用西方失語癥成套測驗(WAB)評估[4],含言語性(自發言語、聽理解、復述、命名)、非言語性(閱讀、書寫、運用、結構)兩部分,8項分值均為1~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該項語言功能越弱。(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總分為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80分為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WAB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自發言語、聽理解、復述、命名、閱讀、書寫、運用、結構語言功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自發言語、聽理解、復述、命名、閱讀、書寫、運用、結構語言功能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當前臨床尚未完全明確腦梗死后大腦功能重塑與語言功能恢復機制,但研究顯示,大腦皮層受到損傷后皮質即開始自發重組[5]。給予語言訓練的患者較給予常規康復護理的患者皮質恢復速度明顯更快,語言功能恢復質量明顯更高[6]。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語言功能指標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通過對失語癥患者開展語言功能訓練,能夠刺激原本受到抑制的神經通路,促進腦組織的血液循環,強化腦部生物電活性,調節大腦皮質的潛在能力,使大腦皮層細胞更迅速地完成代償活動,從而提高患者的語言、表達、理解能力[7]。口腔肌肉訓能夠避免語言功能相關肌肉的退化、萎縮,對于已經出現肌肉萎縮的患者,也能夠起到緩解作用[8]。綜上所述,在常規康復護理基礎上給予階段性語言訓練可提高腦梗死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功能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優于常規康復護理效果。
作者:司秀榮 單位:阜新市第二人民醫院(阜新市婦產醫院)神經內科一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