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發展現狀及趨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風景園林設計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角度,介紹了風景園林設計發展現狀的原因,分析了風景園林發展趨勢,在剖析其當前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對其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進行探討。
關鍵詞:風景園林;設計;現狀;發展趨勢
風景園林內涵歷史久遠,豐富多彩,包含文化、美學、哲學等有關領城[1]。作為能夠為城市建設增添美感與綠色的重要部分,日漸受到關注。在高速度、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下,好的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和建設,一方面能夠讓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美與和諧,極大地彰顯城市的文化遺產[2];另一方面也能夠很好地凈化空氣,提升城市整體美觀以及對外形象[3]。在實際建設中,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往往受到氣候生態、周圍環境、地理環境等多重要素影響而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在城市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的從業者要正視這些問題,并不斷嘗試去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我國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的品位。
1風景園林設計發展現狀
風景園林的設計、決議改造建設到具體方案的設定,缺乏一定的人文關懷理念、城市居民參與度等問題。制定城市風景園林方案時,有較多城市之間的模仿,缺乏對本土生態狀況的關注,片面注重硬件設施的設計,耗費大量資金最終效果卻不佳。缺少人性化規劃設計,個人想法與強調的形式設計可能造成不合理、不便捷、不符合居民的心境需求和審美習慣。較多古城或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景觀逐年讓步于現代化城市的建設與擴張,許多未及時保護就被破壞,而那些被保留下來有待修復的景觀中,有的又因并未遵照原來的圖樣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歷史價值。風景園林設計應該從實際出發,切實滿足人們的生活所需,既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娛樂場所,使人們放松身心,又能夠為人們提供一些文化氣息,陶冶人們的情操。
1.1缺少中國特色和新意
從風景園林的設計發展現狀來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問題。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加強,城市化風景園林進程不斷深入,需要以地域特征、特色為基本依據,將生態、自然、人文等特性融入設計之中,與功能相適應,與環境相協調,風景園林設計也應該有文化內涵、新意和創新,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風景園林設計應該擴展設計思路,打造更具中國特色風景園林作品以及個性化的設計理念,以更好地服務于當代社會和城市的發展以及百姓的審美需要。而且還應體現出天、地、人和三者之間相互統一和融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秉承體現出不同地區的風景園林特征、特色和文化內涵。比如說:①過于追捧西方文化和模仿西方園林,注重繼承忽略了創新精神、中國特色新意尚少。②風景園林設計存在著過于雷同的問題,缺少人文文化和地域性的應用與調查。③風景園林規劃要根據當地人文、自然因素等特征完善,但目前國內滿足該設計要求的作品尚少,分析主要原因:國內風景園林設計觀念固化,風景園林規劃由政府部門主導,市民引導和參與缺失,當使用者需求與主導者想法不一致時,設計的個性化難以實現。④風景園林由于歷史原因被局限于城市中的小塊綠色環境里,處在城市建設各行業的底層。規劃先行、交通后行,建設重點、經濟優先,最終是風景園林打補丁。許多城市化中央公園都在復制模式,使得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耗盡,生物種類變少。
1.2追求經濟效益和模仿心理
就目前風景園林設計而言,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觀賞性和人性化元素,偏重園區的經濟效益,單純地把風景園林當作城市景觀的輔助,忽視了風景園林的生態效益對改善城市環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作用,又或者只是單純地從風景園林綠化設計規劃的形式上考慮城市廣場或公園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從而影響城市化發展建設進程。就管理制度規范設計而言,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存在較強的模仿心理,設計相似性過大,設計完成后的觀賞價值低,甚至還會導致經濟效益方面的問題。對于生態環境改善方面,也是一味地模仿,在規劃的時候考慮并不十分全面。這對于風景園林的發展十分不利,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1.3簡單呆板地套用現代化設計模式
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簡單呆板地套用現代化設計模式的現象,對中國性的認知模式、思維模式的丟棄,有時出現千篇一律的設計格調問題。出現不顧場地的地形地貌對其破壞致其消失的狀況,優美的自然地貌環境與傳統的風景園林美學思想內涵正在消逝。今后的中國風景園林設計模式,需要正視中國文化元素、歷史文脈繼承和發展。對風景園林設計文化內涵不僅以抽象美或普遍美的概念為依據,還要考慮人們在其風景園林生態環境中的感受。
2風景園林發展趨勢
2.1個性化設計與城市生態環境相融合
針對城市風景園林設計,應該將城市建設理念與現代城市生態環境相結合,保證人性化理念在現階段的體現。要在設計前后收集城市市民意見,并加以分析整合,在設計上對城市風景園林進行合理布局,以滿足城市發展需求,以最終實現設計效果的個性化、風景園林建設體系化、地貌多樣化、人文特色化、方案全面化、多層多元化、經濟生態效益化,確保個性化元素的設計方案與城市生態環境相融合。
2.2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從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相結合角度,展現人們傳播人文知識和正能量,充分保留并有效、合理利用這些地方歷史、地方特色、飲食、生活習俗、文化、可持續發展等特色融入設計中,以此來增加城市風景園林的功能性和審美性。體現風景園林可以將區域中資源優勢融合到設計中,在利用這些地區特色的同時還能夠提升風景園林經濟效益。在關注風景園林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諧相處視野時,合理高效地保護利用城市中的小塊綠色空間,有效地整合自然資源,建立繁榮可持續經營的生活空間,那就是生態的棲居與生活融入。“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孵化器項目景觀綠化工程”是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的配套綠化建設,總面積達35324m2。園區是高新技術創業園區,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著眼上海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崇明世界級生態島,以智慧城市為目標,依托政策優勢,設計貫徹現代簡約風外,增加更多的勵志、奮斗等元素,激勵工作人員的昂揚斗志和創新精神,真正做到與地域文化相結合。上海智慧島數據產業園作為崇明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生態環境一流,土地資源豐富。通過努力,最終將打造成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示范基地。
2.3細節化與生物多樣性相結合
在設計中用細節體現人性化。環境離不開色彩的表現,而色彩需要燈光亮度的照明才能展現出它本身的效果,色彩與燈光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是不可缺少的2種元素。燈光的色調和亮度要起到最基本的照明作用,能覆蓋設計的所有道路,配合各種光源的使用,產生了造型多姿多彩、風格各異的燈光,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美化作用與日俱增,為人們觀賞時提供良好的視覺條件,體現出一定的美感風格,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理平衡。燈光的亮度和色調貼合環境主題,具有烘托氛圍的作用。燈光的色調和亮度與當地文化內涵相結合,使人們在觀賞時能保證安全展現風景園林設計水平的關鍵。生物多樣性生態優先的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和引進樹種為輔對園林植物進行合理配置,協調植物間的關系,增加生態效益,科學合理地進行植被設計,努力形成城市個性化的風景園林綠化特色,構建結構功能健全、合理、生態關系和諧的植物群落,使城市風景園林建設達到美化、凈化和綠化的效果。例如上海中禾景觀有限公司施工的“上海崇明陳家鎮濱江生態國際社區三期B二標段園林景觀工程”,設計單位是貽貝(上海)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該項目充分考慮到陳家鎮國際社區的定位,整個小區設計偏現代化,簡約時尚的設計風格,與小區的整體建筑融為一體,互相映襯。植物配置方面以上海崇明的本土樹種為主,同時考慮季相變化及生物多樣性,充分考慮從喬木到灌木再到地被植物的選擇,做到因地制宜。
2.4避免單一性與地域文化相結合
風景園林設計時,打造適宜的居住生態環境同時,了解考察當地的氣候特征、地貌特征、自然環境和其他自然資源的含量,避免風景園林建造的單一性。隨著城市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精神方面的滿足。風景園林完美的設計與地域文化相結合,不僅可以造福當地居民,讓居民享受舒適的生態環境,凸顯當地的地域文化,感受到歷史文化的熏陶,還可以滿足當地居民及外來游客的文化消費需求,更好地感受到當地的文化氣韻,同時更好地促進該園區的經濟發展。上海中禾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建設的“2019年長興鎮潘石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工程”就是充分結合當地的人文特色,發揮村民自治的積極性,動員當地居民獻計獻策,參與到村居改造的設計及建設中來,結合潘石村當地養殖業特色,布置較多趣味性雕塑,增強居民歸屬感。增加景墻及宣傳牌,講述當地歷史,加強孩子的歷史教育,宣傳本村的先進事例,為村居環境增加更多的人文特色。
3結語
通過以上綜述風景園林設計發展現狀可以看出,首先城市風景園林規劃要根據自然因素、當地人文等特征完善,其次風景園林的生態效益對于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風景園林發展趨勢,在尊重自然生態的情況下,側重風景園林的核心價值,在宏觀的視角下服務于生態保護、規劃、管理和綜合效益。風景園林具有其他行業不可替代優勢,發揮這種優勢的動力,使之服務于國家的經濟、生態建設等領城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柱與核心。風景園林要為國家的資源保護、經濟布局、旅游休閑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咨詢服務,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穎,劉暉.風景園林的形勝釋義與辨析[J].中國園林,2018(1):85-87.
[2]寧陟.風景園林建設要點分析[J].花卉,2020(4):165-166.
[3]方成果.風景園林施工與養護研究[J].園林綠化,2020(2):3068.
作者:黃金 單位:上海中禾景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