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園林綠化工程海綿城市理念融入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城市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城市人口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的趨勢,城市用水量也隨之增加,加重了城市供水壓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針對當下用水緊張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方式緩解城市供水壓力,這是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引入海綿城市理念的背景,在海綿理念下可以有效地防范氣候變化、利用自然水資源,這也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的有力保障。通過展示新城中路景觀提升及兩側海綿綠化工程,分析海綿城市理念應用于園林綠化工程后在施工方面發生的變化,并在海綿城市理念下提出海綿城市構成方案。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思想;研究
1引言
新城中路景觀提升及兩側海綿綠化工程位于廈門翔安區新城中路的西側,其為提升項目,道路長度約2.92km,原規劃退線面積約72000m2,現狀道路兩側可實施綠化寬度約3m—18m,面積約50000m2。另外,工程建設包含建筑立面整治、綠化、廣場鋪地、生態水系、藝術花池、部分人行道鋪裝、指示牌、休息坐凳等。
2海綿城市與園林綠化之間的聯系
在國家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工程的過程中,城市需要掌握國家發展的主旋律,從環保層面思考建設現代型城市的方法,引入海綿城市理念推進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可以解決以往城市污染問題。海綿城市結合優質的給排水系統存儲自然水,整合城市水資源,借助自然力量完成排水作業,給排水系統在日常收集水資源,增加水資源使用效率,緩解城市用水壓力。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需要從城市發展層面分析城市建設,借助自然力量滿足城市發展需求,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應用效率是海綿城市具備的突出優勢。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保障城市加快現代型都市的建設速度。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引入海綿城市理念,根據城市發展需求,平衡城市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保障水循環系統正常運行,依據園林綠化建設目標,根據城市所在地的氣候環境、地質水文情況,靈活地選擇適宜在當地生長的植物,了解濕地降低積水的工作執行效果,借助綠地可以自動調節水資源的優勢,提升城市環境治理水平。
3海綿城市構成方案
引入海綿城市理論開展園林綠化工程,借助綠地可以像海綿一樣自動調節水資源的優勢,同時關注海綿城市構建要點,科學設計園林綠化工程方案。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明確工程建設要點,確定海綿城市園林建設規劃內容,工作人員還需要參與海綿城市負荷預測工作[1]。以往工程建設期間,大部分施工單位追趕施工進度,并沒有處理好前期準備工作,在施工規劃不足的情況下難以發揮海綿城市的功能特征,因此當下進行園林綠化建設需要重視海綿城市的負荷預測工作,并進行科學的計算,合理設計施工方案。其次,需要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模仿自然水流,以此作為園林綠地建設的平臺,從而可以進一步提升園林綠化建設的合理性。另外,建設工作需要考慮到氣候特征等自然因素對海綿城市功能特性產生的影響,需要針對自然環境自主調節的特點,引導綠地吸收更多水源,并將其存儲于給水系統中,可以在后期供水不足時使用。城市進行區域排水、給水系統設計,需要考慮各地域的規劃情況,城市區域排水系統應該與園林景觀、重要河流結合在一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以此優化城市海綿性能。除此之外,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應該根據城市生態環境治理需要,結合當地的環境情況,拓展綠色空間,完成植被選擇、種養等工作,強化海綿城市節水用水的能力,比如增加濕度、溫度調節等功能,進一步挖掘綠色植物、綠地的海綿作業價值,通過園林綠化工程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4園林綠化工程中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對策
4.1明確城市街區劃分
新城中路景觀提升及兩側海綿綠化工程起點為城場路,終點為濱海東大道,全長約2.92km,街區綠化作業前需要完成馬池塘沿路環境整治,統一處理街區的店面招牌,并借助環境清理、綠化適當遮擋馬池塘建筑,以此提升道路景觀效果[2]。在本次園林綠化工程中,主要推進邊分帶綠化、側分帶綠化工作,同時需要解決村莊周邊綠化、人行道外側綠化與高壓電塔的防護對綠化施工造成的影響,并在此前提下確定城市街區劃分要點,翔安大道進入特色小鎮的連接段位于新城建設區域,在道路兩旁種植綠色植物,分析城市系統吸水能力,考慮到氣候特征等自然因素對海綿城市功能特性產生的影響,針對自然環境自主調節的特點,引導綠地吸收更多水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地的氣候特征種植喬木與灌木地被,前者含有臺灣欒樹、高山榕、火焰木、大花紫薇、大腹木棉、鳳凰木、異木棉、南洋楹、臘腸樹等;后者含有雞蛋花、紫薇、含笑球、茉莉花、非洲茉莉、九里香、巴西乳香、紅葉石楠、扶桑、毛杜鵑、黃金榕、黃心梅等。另外,馬池塘建筑以花池綠化適當遮擋為主;入口土坡削平進行組團綠化同時以開花植物為主;使用色彩豐富的帶狀地被,裝飾人行道外側場地,種植扶桑球、黃金榕等灌木,同時利用鵝卵石在“小空間”內構建小型雨水花園,城市街區設計需要做好部分與整體相協調的工作,在凸顯各區域設施特色的基礎上,保證景觀整體擁有良好的觀感效果。圖1為工程街道兩旁綠化構想[3]。
4.2注重園林生態保護
新城中路景觀提升及兩側海綿綠化工程的園林生態保護工作,在海綿城市理念下分析道路隔離帶、綠化帶,結合道路實際狀況,靈活地選擇下沉式綠地、人工濕地等建筑方案,設計人員首先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確定適宜種養的植物與綠地,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工程所在地的地勢,使用人工濕地方式處理地勢較低的水洼地帶,種植水生植物或者設置植草溝,將雨天留滯在道路上的積水匯聚在綠化帶中。道路隔離帶、綠化帶設計在生態環保理念、施工場地的整體環境、技術應用的可實施性、工程總成本效益等層面進行規劃、設計,這是工程可以獲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4.3構建集水型的綠地
在新城中路景觀提升及兩側海綿綠化工程建設環節中,從環保與城市生態治理維度分析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園林綠化工程引入海綿城市理論,需要發揮理論的職能作用價值,構建雨水系統提升城市抵抗雨水災害的能力,借助植物以及街道規劃等方式,讓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擁有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在集水型綠地建設期間,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進行,分析城市供水能力,考慮到城市內澇存在的風險,掌握地下水長期過量采集存在的隱患,還需要在方案設計過程中意識到城市水生態系統極為脆弱的實際狀況,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通過分區實施、系統建設、類型全面、重點突出等原則進行項目規劃,將利用綠地、建筑與小區、道路與管網、廣場、城市地表水系作為實施載體,確保城市水系統擁有儲水、用水的功能,考慮到城市生態治理需要,應該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期間,構建獨立的排水片區、水系統,以此保障城市開發的雨水系統可以實現雨水控制與利用、水資源保護、地下水恢復、防洪排澇與水環境改善,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態治理水平。
5結語
在國家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工程的過程中,城市需要積極響應,并在大面積興建園林綠化工程的背景下,將海綿城市理論引入其中,借助其在吸收、儲水方面的能力,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城市資源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加快城市現代化發展速度,為城市居民構筑和諧、優美的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大眾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思婷,陳立航,李順群,等.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基礎設施LID設計與改造[J].安徽建筑,2020,27(8):13-15.
[2]葉陽,裘鴻菲.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武漢紫陽湖公園改造設計研究[J].華中建筑,2020,38(8):66-70.
[3]鄭海霞,李國瑞,劉萍萍,等.海綿城市理念生態景觀綠化設計的優化數值模擬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20,45(7):166-170.
作者:蘭俊斌 單位:廈門瀚誠路橋景觀藝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