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革新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育理念的創新
(一)凸顯地區區域特色
環境藝術具有明顯的地區性差異,我們應該承認并鼓勵不同地區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體現這種差異。我國民族眾多,各地環境地貌和發展水平不同,都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所以,我們在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既要保留并體現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又要體現其區域性的典型環境風格,如湘西吊角樓、蘇州園林等等。
(二)凸顯學校特色
對高校的專業課程來說,特色毫無疑問是一種優勢,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尤其要體現高校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打造獨特的學習氛圍,從而培養出獨具個性的學生。要使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凸顯自己的特色,我們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打造屬于自己的學校文化。以教育理念為主要內容的學校文化,在長期的堅持中會使高校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也就是“校風”,“校風”對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第二,鑒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這一學科的特點,學校要在學校文化的基礎上建立相適應的一整套教育思想和方法,用個性化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來凸顯學校特色。
二、教育模式的創新
(一)建立多類型的教育模式
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目標不僅是要培養設計人才,還要注意培養熟悉設計文化、經濟和管理的復合交叉型人才。在以往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主中由于只注重對實務型人才的培養,導致管理型人才和決策型人才的缺乏。具體來講,就是首先培養一大批從事環境藝術設計工作的人員,其次培養一批既具有設計能力又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最后培養一批具有開發規劃、設計研究并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人才。
(二)建立多層次的教育模式
當下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層次大多分為專科、本科、碩士,開設博士課程的大學很少。由于各個層次的教育內容和要求不同,對于人才的培養也不同。例如,博士課程主要培養能夠對設計科學的基礎和應用理論進行研究具有學術建樹的高級科研人才;碩士課程主要培養能夠對設計科學的應用進行研究和開發設計具有創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學士課程主要培養能夠進行設計、制作、經營具有一專多能的業務水平的人才;專科課程主要培養在第一線進行具體設計與制作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所以,我們應該建立多層次的教育模式,從而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各種類型的人才。
(三)建立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往往注重對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史論和教育理論的研究。學科交叉化是個未來高校教育的趨勢,我們應探索建立跨學科教育模式,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設計人才。尤其對于綜合性比較強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在實踐中能靈活有效的運用各學科知識是一項必備的技能。這種對多個專業的綜合運用能力建立在對相關專業的學習和了解的基礎上,它是不會憑空產生的。因此,我們在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應該建立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教育模式,為學生日后對相關學科知識的運用打下基礎。
(四)建立多元創新與“實驗性設計”教育模式
自然和社會的多元性決定了藝術設計的多元性,設計對象不同對設計思維的要求也就不同。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因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和眼光,具體來講就是保護他們的個性和創造力,鼓勵他們敢于嘗試和想象。為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和創新能力,我們可以引入“實驗主義設計”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設計作品時不需要考慮是否符合當下公眾的要求,而只專注于無限制地探索人類想像力的極限。這種頗為大膽的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很有幫助。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一)課程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加強教育過程中的操作實踐環節,對學生真正理解理論、領悟實質有重要作用。實踐教學主要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1.實地教學法。對課堂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大量引入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自主積極性,如可安排學生進行市場調查,參與創意設計競賽、實地參觀等。2.情景教學法。在基礎課教學中融入生動有趣的建筑設計元素,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空間的感受力和表現力,為以后的專業設計課程學習打好基礎。3.啟發式教學法。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注重對具體案例的分析,通過重新演示教會學生舉一反三,啟發他們進行思考??傊碚摬糠值膶W習我們應該采用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做深層次的探討。技能部分的培養我們應該采用實地教學法與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技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應用能力。
(二)用建構主義原則指導教學
為在環境藝術教育中培養復合交叉型和創新型人才,我們有必要將建構主義原則引入到教學方法中來。具體應用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建構主義教學原則倡導“合作學習”。傳統教學大都運用“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建構主義教育原則的“合作”理念則強調學生以及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對學習內容的討論,建立起互相協作的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的運用使得每個學生的思維都能被整體所分享,從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2.建構主義提倡學生自主性學習。建構主義教學原則認為,知識的獲得是由學生主動建構的,它認為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承認新知識的學習只能通過學生自己而不能由他人代替,教師和外界環境只是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具體來講,就是將“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進行結合,教師提出目標和問題,學生自己來理解概念和原理。
(三)綜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能為學生創設高質量的教學“情境”,這些“情境”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多角度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激發學生思維。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應注意及時掌握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而為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條件。具體來講,就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動畫技術,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性和求知欲。問題情境的創設一定要能吸引學生,能使學生主動去尋找答案,答案最好不要固定,從而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思維。
總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既是一個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因此,在教學理念上我們應該凸顯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學校特色,為學生的藝術創造力提供動力和源泉;在教學模式上我們應該嘗試建立多層次、多類型、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教學模式,為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制造搖籃;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該轉變課堂形式,采用合作式、發現式的教學方法,通過運用多樣化的現代教學技術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事物的能力,保護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
本文作者:申迎迎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