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理論課,對提升學生的專業文化素養、設計實踐能力具有指導作用,但因該課程教學內容的龐雜性、知識覆蓋的廣泛性、學科交叉的綜合性,以致在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基于現階段藝術院校設計史論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安徽藝術學院設計史論課程教學實踐,該文作者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考核四個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索,以尋求最合適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思考;藝術類院校
一、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現狀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是設計學科的公共課程,在綜合型院校和藝術類院校均有開設。其課程名稱由于不同院校辦學特色、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及專業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設計史、設計概論、設計美學、設計心理學、中外工藝美術史等名稱[1]。筆者基于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同行的交流經驗,發現部分學生對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學習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主動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學生的文化基礎薄弱,難以理解并掌握課程知識,進而產生畏懼心理,喪失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
目前,國內藝術設計專業的生源大致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學生來自各大美院附中或美術學校。這類學生接受過長期正規的美術技能訓練,具有扎實的美術功底,但文化課成績相對薄弱。第二類學生來自普通高中。在這類學生中,一部分學生從小就對美術感興趣,將美術作為一種興趣愛好,定期參加美術培訓機構的培訓,進入高中后,因文化課成績不夠優秀,鑒于自身的美術基礎,參加專業的高考美術培訓機構集訓,進而考取理想的院校。一部分學生對美術興趣淡薄,沒有參加過美術專業技能培訓,但因文化課成績不夠理想,考取理想中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升學選擇以美術生的身份參加高考。這類學生在高中階段甚至高中后期階段才參加專業的高考美術培訓機構,經過長期或短期的美術培訓或集訓考取相應的院校,在大環境下接受藝術氛圍熏陶,對藝術設計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藝術設計史論課程作為一門知識內容豐富、龐雜,涉及面廣的交叉性、綜合性學科,不僅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綜合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部分藝術設計類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薄弱,思想較為活躍,邏輯思維能力不足,難以理解與掌握復雜、系統的藝術史論知識,久而久之容易對美術學習產生畏難心理,喪失學習藝術史論知識的信心和興趣。
2.課程課時設置少,導致輕視態度,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在較長的歷史時期,部分學校在開展藝術設計教學時以傳授技藝為主,對設計與社會、設計與經濟、設計與文化、設計與市場、設計與科技、設計與思想、設計與心理等的聯系認識不夠。部分教師對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知識的龐雜性、學科交叉的綜合性、知識積累的長期性的認識不夠深入,在設置課程時,僅僅將其當成是一門公共藝術課程,沒有認識到該課程的復雜性及其對藝術設計實踐的理論指導意義。由于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在學分、學時設置上都低于藝術設計專業技能課程,由此導致部分師生較為忽視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甚至個別教師只專注于鉆研專業技能,忽視對藝術設計史論知識的研究和探索,部分學生只重視學習專業技能,輕視對藝術設計史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認為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對藝術設計的作用不大,只要有了扎實的專業技能基礎,就能設計出優秀的設計作品,未認識到藝術設計史論對藝術設計實踐的重要性,對藝術設計史論課程不夠重視,甚至忽視或放棄對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學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
3.教學大綱不夠合理,授課課時與教學大綱不匹配
一些院校對教學大綱在課程教學的指導作用和人才培養目標上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編寫課程大綱時,未結合學生的學情、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專業方向培養目標及課程的實際課時量,盲目參考甚至直接搬用其他藝術院校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教學大綱。如某些院校將某藝術院校教學大綱中72學時的內容改為32課時,以致教學大綱與實際授課課時失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些教師采用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未根據課堂實際靈活調整教學進度和難易程度,未介紹綜合性、前沿性的設計與研究成果,壓縮了學生在課堂上交流與討論的時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課程知識,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前瞻性不足,與現有的設計實踐相脫節,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興趣較為淡薄。
4.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試形式與設計實踐脫節,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目前,部分院校藝術設計史論的課時只有32課時,有時因節假日、學生外出寫生等占用了部分課時,實際的課時量只有24~26課時。個別教師習慣采取合班教學,人數眾多,少則四五十人,多則上百人。受課時和學生人數的限制,教師難以開展多元化教學,如實踐性教學或開放式教學,考試形式難以體現多樣性。有研究顯示,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模式分為兩種:一種以系統的理論知識講授、課堂討論、參觀等形式為主,學生使用課內與課外結合的學習方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創作與設計實踐過程中體會理論概念;一種以純理論的教學為主,教師通過講史實、論史觀、談概念,運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2-3]。這兩種教學方法均是理論學習大于實踐學習,考試多以期末閉卷考試或期末論文的形式呈現,以致學生的課堂實際參與度較低。部分學生忽視過程性學習,史論學習與實踐學習聯系不緊密,難以實現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促進史論知識理解和掌握的預期目標。學生的史論學習與設計實踐相脫節,部分學生因理論知識抽象、難懂、枯燥而產生畏難心理,學習興趣也變得淡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
二、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以安徽藝術學院為例
安徽藝術學院是一所地方性藝術類本科院校。近年來,安徽藝術學院結合國家和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具有安徽特色的應用型藝術人才為辦學目標。安徽藝術學院美術設計系在學院辦學目標的指導下,遵循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根據教育傳授已知、更新舊知、開掘新知、探索未知的教育理念,在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和環境藝術設計三個藝術設計專業開設與之聯系緊密的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如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開設設計學概論、視覺傳達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基于設計史論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作用,如何解決前述設計史論課程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就顯得尤為緊迫。為提高教學效果,筆者結合安徽藝術學院的學校背景及其相關優勢,積極思考與探索該課程教學目標如何定位、教學內容如何設定、教學模式及考核方式如何選擇等一系列問題。
1.教學目標的定位
安徽藝術學院雖然是一所新成立的藝術類本科院校,辦學經驗、師資力量相對不足,但擺脫了陳舊的思想觀念,吸取了國內外的教學經驗與教訓,學院和教師在一流教學設備等的支持下不斷進行教學探索。安徽藝術學院美術設計系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面對藝術設計多元化、跨專業、多學科、交叉綜合性設計發展的趨勢[4],通過分析國內外以理論教學為主的經驗與教訓,面對學生文化知識基礎與專業技能不平衡的情況,不斷分析該課程教學如何定位等問題。安徽藝術學院以安徽本地文化為依托,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具有安徽特色的專業應用型藝術人才的辦學目的,吸取國內外試圖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建構學生藝術設計史論的知識結構,實現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和理論研究水平的教學經驗,充分利用學生的專業技能特長、授課教師的專業技能知識和系統的史論知識儲備的優勢,同時借鑒國內外的先進教學理念,如打破傳統的藝術設計觀念,以跨學科、交叉性、多維度的藝術思考和實驗進行設計實踐,讓學生通過實踐理解、掌握理論知識,同時運用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設計實踐,從而實現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能力的相互促進、均衡發展,達到培養專業應用型設計人才的教學目標。
2.教學內容的設定
安徽藝術學院美術設計系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課時設定為32~36學時,但因節假日或學生外出寫生等情況,實際授課課時多為28~32學時。根據這一特殊情況,如果以以往的系統理論講授為主,與案例結合講史實、談概念、論史觀的教學方式,不僅難以讓學生掌握多元的文化知識,而且會使教學內容過多,課程內容與課時量難以匹配,進而影響教學效果。如何在不影響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不扼殺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況下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設定課程教學內容是其關鍵。因此,教師應當因勢利導,根據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基礎,發散性、跳躍式的思維特點,動手能力強的優勢開展教學。首先,以安徽本土傳統文化或民間藝術為立足點,利用安徽本土的文化優勢,如徽州磚雕藝術、阜陽剪紙藝術、池州儺戲面具,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社會歷史沿革、工藝技術,當前跨學科、交叉學科、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等理念,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設計審美心理等創作出具有時代感的設計作品,記錄收集、整理素材的過程和想法,以及每一步設計、每一個元素、每一個設計靈感的來源及其心得體會;其次,將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設計作品、優秀學術論文納入教學,讓學生跨學科、多維度、多視角地分析相關問題,鼓勵學生用批判的、審視的、思辨的思想看待課程內容,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論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這一研究,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以一些熱門的話題、具有代表性的現象為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特點,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結合時代主題創作反映典型事例的設計作品,同時記錄下創作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通過這一多元的教學內容,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和思辨的思想方式,引導學生在藝術設計實踐中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和理論水平的同時,既拓展了教學內容的廣度,又拓展了教學內容的深度,既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又傳授了學生相關的研究方法,實現了“授人以漁”的教學目的和培養專業應用型設計人才的教學目標。
3.教學模式的選擇
教學模式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的,因此,根據前述的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內容的設定,結合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的科研反哺教學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模式上選擇以小班教學,主題性、專題性、分組設計實踐、研究、討論與項目制結合,充分利用網絡知識平臺,微信公眾號、網絡教育平臺、數字資料庫,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和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進行教學,如實地考察、課堂匯報、作業展示、主題演講等。同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其優勢選擇多樣化的表現手法,如設計作品以多媒體、手繪、電腦制作、剪紙、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等形式呈現,鼓勵學生以完成主題性設計、參展為目的進行藝術設計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和獲取理論知識,克服藝術設計史論知識學習的畏懼心理,增強藝術設計史論學習的自信,激發學習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興趣,提高其設計實踐能力和水平。
4.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合適的教學考核方式對于促進教學具有重要作用。筆者認為,藝術設計史論課程考核方式必須符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科特點。教師應打破以往閉卷考核或論文考核的方式,以過程性考核、實踐性考核、課堂展示、課堂匯報、線下自主學習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將過去過程性成績占30%、期末成績占70%的比例,調整為過程性成績占50%~60%,期末占40%~50%的比例;將以閉卷考核或論文考核為主,調整為課堂展示、前沿設計研究成果現狀分析、設計實踐作品結合設計說明的形式進行考核,既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又提高了其藝術設計史論知識的理解、研究能力,使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提高了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專業應用型設計人才的目的。
三、結語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內容龐雜、知識結構復雜、學科綜合性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教學現狀明確學校的辦學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學平臺、新媒體形式、師資力量,結合學生學情的特殊性、地域文化藝術,以學生為主體,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開放式、創新性、突破性、科學性的教學理論為指導,遵循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規律,不斷思考和探索,由此使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教學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2]汪陽子.國內外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模式探討——以“藝術與設計選論”雙語課程為例[J].紡織服裝教育,2021,36(1):53-58.
[3]陳晨.全媒體視域下設計史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4(2):71-82.
[4]孫晶.綜合性藝術設計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20:17.
作者:盛麗 單位:安徽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