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茶畫對當代藝術設計的啟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民間茶畫記錄了民間百姓的日常茶事活動,是人們生活的寫照。藝術源于生活,因此藝術設計的靈感絕大多數也是取自于民間生活。在社會發展高度信息化的當下,民間茶畫美術與當代藝術設計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系,即隨著人們對于工業化環境的抵制心理加重,民間文化將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欣賞,這就使得當代藝術設計會朝著民族化、鄉土化方向靠攏,民間茶畫美術作品將會給當代藝術設計帶來更多的靈感。對此,本文先介紹了民間茶畫美術的特點,再分析了當代藝術設計面臨的困境,最后詳細論述了民間茶畫美術對當代藝術設計的啟示。
關鍵詞:民間;茶畫;美術;藝術設計
在我國藝術文化發展歷史中,茶文化與美術藝術的結合造就了中國傳統藝術領域里的又一個傳奇。茶文化在唐朝時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當時的茶畫以人物畫居多,主要通過描繪人物及其正在進行的茶事來表現人物的內在品格或者生活面貌。唐朝的茶畫奠定了我國民間茶畫的風格基調,自此以后我國的民間茶畫保留了以人物和茶事突顯主題的繪畫傳統。當代藝術設計無論是以藝術審美為目的還是以輔助產品營銷為目的,均需要遵從人們的文化審美規律。當代藝術設計雖然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審美仍然是人們審美的主旋律。普遍中國人內心對于和平、安寧、舒適以及悠閑愜意的生活充滿向往。尤其是生活在鬧市區里的城市人,更是對人情濃郁、關系單純的鄉土生活有著迷戀和向往。而基于民間茶畫美術承載著民間鄉村文化,因此民間茶畫美術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將為藝術設計注入更多的文化情懷,從而使得當代藝術設計作品能夠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深入人心。
1民間茶畫美術的特點
1.1以線條寫意境
線條是繪畫的基本元素。茶畫中的線條大多是用濃稠的墨汁勾勒。同一般的鉛筆作品相比,墨筆的優勢在于行筆之處都會被自然地暈開,從而使得茶畫作用自帶朦朧效果,弱化了人物與風景的缺陷,使得茶畫作品在保留其真實感受的基礎上變得更加唯美與夢幻。很多茶畫作品中都會出現山、樹、河流、夕陽等自然意象,從而讓人們感受到民間鄉土生活的悠閑與舒適。通過對比近幾年來的優秀民間茶畫作品我們發現,在這些優秀的茶畫作品中,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的線條都比較緊密,然而營造的畫面氛圍又比較怡然自得,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受。比如在2009年上海藝術會展中有一幅名為《斗茶圖》的茶畫非常引人注目。這幅茶畫描繪了遠處的大山和近處的樹林,其中還有一座由四個柱子撐起的亭子,亭子底下坐著一群剛剛干完農事收工的村人,有一老一少正圍著茶爐沏茶,旁邊還有兩名中年男子坐在棋盤的對策下棋,有一名女子抱著自己的孩子站在棋盤的另一側圍觀。圖中每一個對象的刻畫都極為精準,然而從整體上看這些對象的分布又較為零散和自由,也因此使得整幅茶畫作品既有細節又有意境,生動且巧妙。
1.2以色彩營造美感
色彩讓繪畫內容變得立體和飽滿。由于被打上傳統文化的烙印,我國茶畫作品的色彩也極具有地域民族風格。其最明顯的表現在于茶畫作品的色彩大多選用大地色系。所謂大地色系,并非簡單指代棕色、黃色、青色等自然顏色。準確地說,大地色系是指代一切帶有自然色澤的且能在自然景物中找到對應出處的色彩組合。因此,如果拿紅色舉例,我們日常口語中說的“石榴紅”、“西瓜紅”、“酒紅”等就屬于大地色系的范圍,而“磚紅”、“胭脂紅”因其涉及到化學、人造成分,故不屬于大地色系。茶畫由于主要以自然風光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主要描繪內容,所以其色彩的選用以大地色系為最佳,也只有遵循自然的大地色系才能與茶畫自然的主題相襯。不同于城市生活的豐富多姿,農村鄉土生活通常比較單純和清閑。因此,在沒有上色之前的茶畫往往讓人覺得普通和單調。但是茶畫作品只要一經上色就會顯得有深度和情感,作品豐富的內涵瞬間就能獲得觀賞者的共鳴。這是因為色彩本身就是情感的傳遞者,而大地色系更是與純美的自然風景有著天然的關聯,因此大地色彩在茶畫中的運用不僅給茶畫作品增添情趣,更使得茶畫作品富有人情味,容易喚起人們內心對于淳樸、簡單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當代藝術設計面臨的困境
2.1流行大于經典
當代藝術設計面臨復雜的時代背景,一方面其設計作品要滿足產品經營的需要,因此在適當的時侯必須投“消費者”所好;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擴大,西方的藝術審美文化紛紛涌入我國,這樣使得我國的藝術設計風格受西方的影響較深,而自己本土民族藝術風格遭到“冷落”。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我國的藝術設計走向了一條不斷復制西方藝術風格的道路。受西方設計“語言”的影響,我國的藝術設計作品變得越來越時尚和流行,但是藝術設計的發展也變得越來越被動。在國際上,我國的藝術設計作品因為缺乏自己的風格體系而鮮少被關注和推崇。以上這些都說明了犧牲我們民族自身的藝術元素而盲目地照搬西方設計這種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上看,過度地追隨時尚藝術潮流不僅容易造成民族藝術文化的流失,還容易麻痹藝術設計者的思維,使得我國的藝術設計走向一種不斷模仿和抄襲的極端。當代藝術設計缺乏經典作品的根本原因在于藝術設計缺乏民族元素和民族審美眼光,藝術設計的本質內涵始終應該是本土文化,而其他外來文化可以作為借鑒和改良的資源,但絕不應該是藝術設計的核心。
2.2信息技術引發的弊端
藝術設計的發展也是需要依靠先進技術的。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藝術設計只有不斷地去借鑒和汲取其他領域的發展成果并且為我所用,才能更快更好地創造出新的藝術價值為社會的發展做貢獻。在我國計算機技術和圖像信息處理技術的飛速發展下,藝術設計的發展也朝著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轉變。計算機由此成為藝術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設計工具。計算機信息技術為藝術設計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很多過去依靠手工需要2到3天才能完成的藝術設計作品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僅僅只需4到5個小時就可以獨立完成。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為藝術設計者節省了大量的工作時間,也為藝術設計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過分依賴,很多藝術設計者為了更快捷地完成工作過度使用拼接技術,從而造成藝術設計作品質量不佳,缺乏自然的美感。更嚴重的是,這種便捷的服務助長了藝術設計者的思維惰性,使得最終設計出來的藝術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新意。
3民間茶畫美術對當代藝術設計的啟示
3.1藝術設計借鑒茶畫創作理念
茶畫的創作從紙張的選用、顏色的搭配以及茶畫內容都是取自于大自然,比如前文提到的大地色系、風景、茶事等等。茶畫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創作人內心的鄉土情懷以及創作素材的自然屬性。同樣,在藝術設計創作中,設計者要對設計對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從中挖掘其自然屬性,善于抓住各種設計對象最為突出的自然特征,比如對于珍珠而言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在于它的光澤,而青花瓷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在于其紋理構造等。藝術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不應該太過于強調創造,創造的基礎在于自然。也就是說,藝術創作者首先應該將藝術作品盡可能地還原為自然造物,將自己想象為一個大自然的搬運者,而不是大自然的創造者。基于這種設計理念下的藝術設計作品將極富有自然的韻味,從而更加貼近現代人腦海中的現代審美。
3.2巧妙運用夸張的色彩
很多保守的藝術設計家在顏色的運用上都比較謹慎,較少運用夸張的色彩。然而如果仔細研究過去的民間茶畫美術作品,我們會發現絕大多數經典的作品其顏色的運用都比較大膽。其實大地色系的顏色普遍比正常的顏色要更亮一個色度,這也使得以大地色系為主的茶畫美術作品總無可避免地被認為其顏色過于夸張。可是正是這樣一組夸張的顏色使得茶畫美術作品較其他美術作品更加出彩,也給人一種亦虛亦實的美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夸張的色彩如果可以得到恰當、巧妙的運用不但不會破壞藝術設計的表達效果,而且還可以為藝術設計作品增添幾分美感和新意,更重要的是,夸張色彩的巧妙運用更能夠加強藝術設計作品的表達效果,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凌華.“人文正脈———王伯敏書畫展”于杭州開展[J].美術教育研究,2013(17):6-6.
[2]林安君.奇茶妙墨俱香———讀林曉丹先生茶畫藝術[J].農業考古,2007(5):177-181.
[3]丁羽昕.茶畫藝術在美術鑒賞課的傳承[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125-126.
[4]張璐璐.迷途尋路:從國內藝術設計專業就業狀況看藝術設計教育現狀[J].當代藝術,2013(2):32-34.
[5]黃丹.電腦高科技對現代藝術設計的負面影響———我國藝術設計現狀的思考與剖析[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5(3):65-67.
作者:谷萬里 單位:賀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