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藏族面具設計在藝術市場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民族文化日益受到關注。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是人民文化創新的源泉。我國是文化大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改革開放以來建設文化大國、文化強國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全民族的文化創造力。縱觀民間文化活動,由于地域的獨特性,藏族面具文化尤為突出,藏面具呈現多姿多彩的特點,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宣傳中國民族的特色就必須傳承和創新,更加凸顯藏面具的特點,更好地融入世界。
[關鍵詞]藏族面具;面具色彩;設計;圖形
一、藏族面具的特點和顏色考究
藏族面具最初起源于“繪面”。古代部落打仗時把動物的鮮血涂在臉上,以此來嚇跑敵人。藏族面具運用的顏色大都來源于心底的崇敬之情,因此可以通過顏色來區分各個面具所表達的情感。如白色面具表示純潔,遇事沉著、冷靜,不慌亂的個性;黑色的面具就恰恰相反,表示兇狠、惡毒;黃色面具表示活力煥發,意氣風發;紅色面具是權力的象征,表示具有領導的能力、氣勢磅礴的干勁;陰陽面具(面具一半白一半黑)(如圖1)表示意志不堅定,兩面派的性情;紫紅色面具暗示面相丑陋,內心狹隘,殘忍無比;深藍色的面具是壯士的意義,意味著勇敢無比。由此可見,藏族人民對顏色的選擇并非是偶然的,而是來自他們心底的崇敬之情。
二、藏族面具文化造型
藏族面具主要分為宗教面具和歌舞面具,宗教面具造型具有寫實性,歌舞面具造型更為夸張。藏族地區資源豐富,動物群居,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民間文化和藏族文明交錯在一起。宗教面具在舉行活動時常常出現。每當寺廟舉行慶典時人們就會帶著這種面具進行活動。歌舞面具(如圖2)造型夸張、獨特,它不再拘泥于現實生活中的百態,而是超越生活,比如有仁慈的,有善良溫柔的,有面目兇惡、張牙舞爪的,有兇神惡煞的等,這些非常有特點的造型極大地豐富了藏族文化藝術,給了人們極大的想象空間。這種形象極度夸張,象征意味很重,它不再拘泥于原來的形象,而是更富有藝術的色彩。形象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些形象可以說是藏族人民向往高尚的品質,唾棄丑惡和虛偽的藝術表現。豐富多彩的藏族面具反映了藏族人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藏族面具不斷地傳承和發展,是藏族人民對神的向往,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三、藏族面具的制作過程
藏族面具制作技術塑造了各種角色。前期面具制作材料以紅黏土或紙漿、石膏、白布、紙、表面膠(膏)等為主要材料,顏色以石色為主(涂2~3次),最后用桐油、清漆涂兩次。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材料的更新,制作過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例如,選擇大小合適的脆白云石,在白云石上雕刻面具的原型。用薄布撕成小片,用骨膠和面膠貼緊面膜空白的上層,貼到一定厚度。布胎干燥后,用鋒利的刀將其表面壓平并修整,然后用濃縮的“黏土膏”涂在布胎表面(干燥后再涂一次,重復幾次)。待泥干后,可“結合黃道”(先用粗、細砂布打磨,再用磨石耐心研磨),用竹條、皮繩固定在面膜內側。最后油漆,并穿各種配件。神佛面具可以根據神佛的佛法地位和人們尊敬的程度來設計“面具”的大小,并且對顏料的使用非常嚴格。色調偏好純紅、純黃、純藍、純綠、純黑、純白等,很少使用中間色調。顏色要簡單、典雅、華麗。圖案和花紋具有裝飾氣息,色彩對比強烈、醒目。涂有清漆的表面顯得飄浮而光亮,襯托出面具的凝重而神秘。
四、繼承與創新
(一)繼承
如何將本民族文化與當代藝術融會是讓筆者思考的起點。在康定讀書期間,藏族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使筆者感受到傳承文化的重要意義;多次在康定周邊旅行讓筆者對藏族面具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康巴地區的一個重要特色。藏族面具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圖案和民族精髓,這給了筆者強烈的創作欲望。如何保持我國的民族特色,又能更好地與現代的設計融合是筆者關注的重點。在對藏族面具的選取上,筆者多選用非常有代表性的面具。但為了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筆者也在本次設計中選用動物面具作為主要的設計范圍。在面具圖案的選擇上,筆者也有很多取舍。整個創作中采用了許多古老的圖案,如面具頭頂的鬼怪,筆者的處理方式是“刪除”,因為筆者認為所設計的面具應該具備更多的時尚性,所以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盡量簡約、大方,目的是讓更多人欣賞并接受。
(二)創新
1.從擬物化到扁平化
筆者運用中國傳統書法的技法,改變線條的粗細、濃淡等來完成創作。筆者想做一系列能把藏族面具與現代設計相融合的圖案,將藏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面具與現代元素相融合,來表現這次的主題——從傳承到創新。擬物化是設計發展中特效運用極致的一種表現,但是擬物化設計對資源把握要求很高。在這個信息量越來越大的世界,人們似乎更喜歡更直觀、更直白的物品。包豪斯曾提出“少即是多”的觀點。筆者認為,現在的人似乎更喜歡簡單易懂的事物。相比較擬物化而言,扁平化更能直接反映圖案所表達的內容。扁平化除了消除原有的結構之外,還能使界面的信息向著二維空間發展,有效減少了用戶的信息迷航。創新藏族面具時,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筆者會利用藏族面具的整體形象,將扁平化的設計與之相融合,不過多關注面具的立體效果,轉而更注重面具的時尚感。例如,扎西協巴的面具有很多煩瑣的頭發裝飾,處理起來會很麻煩,所以筆者化繁為簡,把所有的頭發看作一個整體形象加以概括;又如動物面具,在注重形象感的同時大量采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進行概括和裝飾,使動物面具更具力量感和時尚感。
2.概括化的表現
設計的概括化主要是主動影響受眾的視覺效果,主動適應他們的視覺習慣和視覺邏輯,更加強調受眾的心理感悟,強化載體的象征意義,在概括化的處理當中,傳統的圖案處理尤其居多,中國紋飾比較繁復,所以在提取的時候筆者更加注重概括化的表現,通過對復雜紋樣的抽絲剝繭使畫面更直接,更能準確地表達作者的意圖,所以在對藏族圖案的處理上也會盡量抽取大概的輪廓作為面具的象征,使面具更有直觀性。在顏色的選用上也不再參考原有的藏族面具的色彩。藏族面具中多采用三原色,而筆者選擇的是帶有灰度的顏色,多采用高級灰。高級灰現在大量運用在室內裝飾的顏色搭配上,耐看、舒服,使人賞心悅目,越看越有神秘感。在創作過程中,筆者選取了藏族比較有特點的幾個面具。比如“扎西協巴”面具(如圖3),筆者保留了它的整體造型形象,但化繁為簡,圖案和裝飾都不再拘泥于傳統,加了很多自己的創意,對胡須的處理筆者是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使整體形象更突出。在選用面具的時候,筆者也多采用動物面具(如圖4),因為人類在漫長的發展中,動物作為大自然的一員,時常陪伴人類身邊,所以動物的形象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特定的含義,所以動物的形象能被更多人接受。動物面具形象活潑,動物的形象深入人心,能引發更多人的共鳴。在創作過程中,筆者先使用線描的形式,然后在線描基礎上再進行粗細變化,通過線條的導向生動地刻畫一個個簡約并且時尚的面具,最后筆者將10張面具設計看作一個整體,運用現代的插畫風格再次對藏面具進行夸張和變形,創作出一幅獨特的藏族面具插畫(如圖5)。
3.藏族圖案在生活中的應用
隨著時代潮流的涌動,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尋找現代社會的家中裝飾品似乎很難發現人們把藏族面具直接擺放在家中,但是不難發現現在的生活用品有很多的民族元素,如手機殼、抱枕、杯墊、桌布、地毯和冰箱貼等物品上都有,所以筆者想如果能把藏族面具圖案用在生活用品上,那么它的傳播效果應該會很好。所以接下來筆者讓設計的圖案出現在實物當中,如手機殼、杯墊、冰箱貼、小抱枕(如圖6)等生活用品上,并加以宣傳。當然筆者也會做裝飾畫,將裝飾畫作為宣傳的主要物品再合適不過了。為了感受每個地方的特色,筆者會參觀各種藝術展覽。筆者認為,裝飾畫是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標志。
4.從民族藝術到世界藝術
民族藝術是指具備鮮明特征的藝術實踐活動,這一民族特色不僅反映了該藝術在本地區的特色和在藝術內容和形式上的民族特點,還表現在人們的思想和文化交流上,它非常深刻地體現了當地民族的特征。世界藝術是指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美感和認知。筆者現在需要做的是把民族的藝術發展成為世界藝術,不僅要各民族認可,更重要的是得到世界上更多人的認可,才能成為世界藝術,也要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與時俱進才能為現在社會所接納。當然,也需要借助現代媒介的傳播力量,把民族藝術發展成為世界藝術。筆者觀察了身邊很多熱愛旅行的朋友,他們熱衷于收集冰箱貼、杯墊等,所以在藏族面具的傳承與發展之中,將藏族面具圖案靈活運用在各個商品上,而這些商品易攜帶才能使藏族面具的圖案更好地被傳播。整套設計主要采用與實際物品相結合的方式來呈現,比如將藏族面具圖案應用于鑰匙扣、冰箱貼、明信片、帆布包等實物上。面具設計采用顏色濃郁、對比強烈的風格,營造一種厚重、深沉的感覺。筆者的整個設計顏色亮麗,突出產品特點,更偏向于現代主義風格,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藏式面具,更多地融入現代設計的感覺。
五、結語
一個民族的發展和這個民族的文化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越來越多具有民族意蘊的設計在平面設計中得到應用,國內外的設計比賽也開展得很順利,使平面設計當中出現了更多的民族元素,相信民族化的表現會越來越突出,影響也會越來越深刻,筆者在以后的學習當中也會繼續研究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播。
作者:熊銀作 杜薇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