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高職藝術教育中專業教師的職責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代高等職業教育既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屬于職業教育的范疇。它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對于生產、管理與服務方面一線中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要。所以,要以此為目標科學地設計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強化實踐技能訓練,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既能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能掌握在實際工作中的基本能力和專業技能。高職教育的這種特殊性,要求教師認同和遵循高職教育規律,堅決貫徹國家規定的教育方針,樹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與切實實施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是高職教師的主要職責。
一、教師要樹立現代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
接受高職教育不僅是為了獲得一種資格,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獲得豐富的知識、實用的能力、更高的素質。在人才培養的觀念上,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樹立現代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第一,要轉變以往的學歷教育思想,牢固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使學生知道學習是人生發展、事業進步的第一需要。第二,堅持培養創新能力,要把過去以知識掌握為主的人才培養觀轉變為培養創新精神、較強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培養觀,使培養出的人才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科學的學習方法,適應信息社會和市場經濟的需要。第三,堅持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人才的培養,樹立做事與做人相結合的教育觀念。在培養專業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不但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還具備一定的科學素質、專業技能和社會經驗,能正確處理人與社會、自然的關系,善于與人合作。第四,要樹立以注重創造個性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觀。崇尚個性發展客觀上促進了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的發揮,教育隨之從“傳授-存儲”型向“啟發-意會”型轉變。能夠對知識進行再生產、再創造的創新型人才必將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
二、教師要注重個體素質的優化
就目前而言,在高職教育中存在教師學歷不高,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卻無豐富的實踐經驗,或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卻難以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高素質隊伍的建設和教育教學的質量。教師是高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其職業技能的水平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為了更好地開展高職教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
1.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質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大力發展,教師自立自強的意識和創新精神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強。但是,也有一些不良因素影響著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阻礙其發展。高職教師必須全面加強職業素養,具有健康的心理與科學人文素養、社會公德與職業道德素養、基本技能和專業理論素養,樹立正確的三觀。
2.提高學歷層次和強化技能培訓,做一個具有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
高職教育的專業教學強調的是職業、技術的專項性、操作性和應用性。高職教師除本專業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以外,還需要掌握相關行業的知識、技能,并能有效運用到教學中。面對全社會對人才質量需求的不斷提高,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始終處于科學前沿,才能擔負起高職的教學任務。
(1)提高學歷層次教師應堅持在職培訓為主、脫產學習為輔的原則,盡可能利用業余時間加強師資培訓,并在相應的時間內取得各種證件,以提高對“雙師型”教師的認識。
(2)強化技能培訓目前,學校的專業教師與社會需要的既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教師要用崗位培訓的方式,到生產第一線了解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的科技信息,積累教學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專業技術和實踐經驗,利用寒暑假多深入工廠企業、廣告公司開展調查研究,了解社會對藝術人才需求的最新動態,學習和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技術與工藝,以便在后續的藝術教育教學中及時更新教學重點、調整教學方法,使學生學有所用。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進行實踐鍛煉,通過一些項目開發,打破單一的教學形態,使教學、科研與生產實踐融為一體,提高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是“雙師型”教師高素質的表現,這為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關鍵性的保障。
三、教師要更新教學模式
以往的藝術職業教育常常過于強調學生專業技術的培養與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實踐經驗,造成了學生長期處在封閉的訓練中,缺乏實際應用能力。現代高職藝術設計教育要擺脫以往教學機制與教學觀念的制約,更新教學模式。
1.教師在專業教學中要體現教學的實踐性、應用性
教師要盡可能地運用一切有利于學生的實踐場地培養他們的專業技能和設計能力。其一,帶領學生在實踐場地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如學校的畫室、工藝室、電腦房等。其二,帶領學生經常參與企業的方案設計、點評。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保持學生與社會、企業的接觸,使其獲得合理的信息,掌握最新的設計潮流動態,確定學習方向。其三,帶領學生下企業學習也是實踐教學的體現。學生到企業可以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生產的基本技能,可以參與企業的工作,學生畢業以后就不至于因不適應企業現狀而被淘汰。
2.要逐步實現教師的一專多能
教師在搞好教學的同時,還要參與大量的社會設計活動,及時根據社會需要調整教學知識結構,為學生盡快走上社會摸索一套與市場接軌、與社會融合的教學模式,打通一條教學與實踐、學校與企業溝通的渠道。
四、教師要“科研興校”
教師只有經常從事物中發現新的方向、特征與細節,進行科學的研究,才能感受到教育的張力,產生工作興趣。教師應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所發生的一些教育現象進行反思,從中發現問題以改進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認識。高職藝術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給高職教師帶來了不少新的科研項目和課題。當代教師一定要不斷增強研究與解決在教學實際中所出現的問題的能力,提高開發與建設所授課程的能力,使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能有效融合,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由此可見,高職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在實踐中學習,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高職教育的發展。
作者: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