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我國,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以及社會對幼兒教師的需求,促使我們要重視幼兒園教師的培養。
一、幼兒教師要具有藝術素養
幼兒師范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在幼兒園教師必備的素質中,藝術素養是重要的一方面。“藝術”作為幼兒園五大內容領域之一,是幼兒園教育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分為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兩個方面。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幼兒衛生學等;能力包括幼兒園教學的各項基本功,比如在樂器演奏方面要求具有樂器演奏和為歌曲伴奏的能力。能進行自彈自唱能力,能夠做到彈唱配合協調,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在舞蹈表演與創編方面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能夠進行兒童舞蹈的教學與創編。能夠根據兒童興趣與愛好特點進行藝術課的教學與活動設計,如舞蹈編排、音樂游戲、演奏、演唱指導、環境設計等。個人認為知識很重要,技能更為重要。
二、要全力培養“實用性”人才
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要培養合格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我認為學前教育的藝術教育要全力培養“實用性”人才,而非“專業性”人才。所謂“實用性”人才是指各種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都要掌握一點,多多益善。所謂“專業性”人才是指在某一方面技藝精湛,而在另外的方面存在著缺陷。當然如果“實用性”人才在某一方面稍微突出一點就更好了。我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中,藝術作為一個單獨的領域存在,說明藝術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試想一位幼兒園老師鍵盤彈得很好,但是唱得跑調,或者光能唱不能彈,這樣的幼兒園老師怎么能勝任幼兒園的藝術教育工作,又怎么能受到幼兒和家長的歡迎呢?曾經看過實習生組織的一次中班的音樂活動,教師在示范歌曲時,光在鋼琴彈奏歌曲而沒有演唱歌曲,在教幼兒學唱歌時又是清唱歌曲,沒有彈琴伴奏。這種情況下小朋友沒有幾個跟著她學唱歌曲,老師也急得臉通紅,不知如何是好,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假如她能在熟練彈奏歌曲的基礎上輔以優美的歌聲,想必教學效果會迥然不同。
三、藝術教育存在的誤區
當前我們學前教育專業的藝術教育還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要重點培養少數優秀的人才,而忽略了對合格幼兒教師的培養。只看見比賽成績,不注重平時的教學。一味地提高技藝,而忘了要為以后的幼兒園教學工作打基礎。我們的幼兒師范學校的藝術教育并非藝校的藝術教育。我們幼兒師范學校的藝術教學要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要全力培養“實用性”人才。比如在舞蹈方面,我經常看到學前教育的學生以羨慕的眼光看著舞蹈藝術班的基訓課,嘴里還不時發出感嘆。相比之下,自行慚愧,對自己的舞蹈學習水平和能力產生質疑。我就告訴我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我們學前教育和舞蹈專業的培養理念不同,培養方向不同,要求也就不同。我學習舞蹈的目的是為將來到幼兒園進行教學做準備的。在器樂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生的自彈自唱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兒歌的即興伴奏,而不是為了專業考級。演奏水平再高,能彈奏再多的表演曲目,而一首幼兒園的歌曲卻不能進行即興伴奏,更不能很準確地去教唱,那她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也不能勝任應幼兒園的教學工作。美術方面,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能根據教學的需要,自己動手制作玩教具,繪畫教學所需的掛圖,能自己設計并布置教室或園內環境,為幼兒創造安全、美觀、舒適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只有我們的學生具備以上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將來才能勝任幼兒園藝術領域的教學工作,培養幼兒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促進幼兒發展。幼兒師范學校藝術教學的老師要結合幼兒園教學的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向,明確自己教學的重點,為學前教育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合格幼兒園老師,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作者:張妍 單位:安徽省懷遠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