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客家山歌藝術特征與傳承現狀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客家文化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傳承以及創新發展傳統音樂文化是國家強調的關鍵點,客家山歌文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闡述了客家山歌的藝術特征以及傳承現狀,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對策,促使客家山歌在有效傳承、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展現藝術魅力。
關鍵詞:淺談;客家山歌;藝術特征;傳承;現狀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活化石,歷史悠久、曲調鮮明、技法完善、表演形式靈活等都是其呈現的特點,如何在多元文化發展浪潮中將客家山歌傳承下去至關重要。針對客家山歌傳承中各方面呈現的問題以及多樣化的影響因素,深化探究、分析藝術特征的同時優化傳承各環節,讓客家山歌在有效傳承、合理保護的基礎上走得更遠。
一、客家山歌概述及其藝術特征
1.客家山歌概述客家山歌是中國民歌體裁中山歌類的一種,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稱"客家山歌"。自唐代以來,客家山歌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客家山歌有著鮮明的客家特色,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內涵豐富、內容廣泛、語言樸素生動等。與此同時,客家歌詞常用比喻這一修辭手法,韻腳齊整,歌詞大多“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聲韻。
2.客家山歌藝術特征(1)曲調鮮明與內涵豐富客家山歌的藝術特征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客家方言、山歌調式、演唱方式、表現技法、曲調、內涵、服裝。客家山歌類型多樣化,曲調鮮明、豐富,比如,號子山歌、五句山歌、快板山歌。客家山歌和我國其他民族的山歌有著根本上的區別,歌曲的調式、調性比較多,樸實無華是歌曲在調性上呈現的一大特點。客家山歌有著的豐富的內涵,這是因為客家文化的形成和中原文化、嶺南文化的有機融合息息相關,客家山歌和這兩類文化也有一定的聯系,在吸收、借鑒以及融合二者的基礎上得以發展,通過簡單的山歌可以有效宣泄以及表達多種情感,比如,家庭情感、男女之情、革命之情。(2)表現技法完善與演唱方式多樣客家山歌的表現技法是比較完善的,利用不同手法,表達不同的情感,比如,利用含蓄、暗示等手法,表達男女間的情真意切。以《敢放白鴿敢響鈴》為例,“上山想同阿哥行,唱歌想“奔”阿哥聽,燕子含泥難開口,想愛阿歌難出聲。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生動描寫男女相思的情感,充分展現了技法上的精妙絕倫,還營造出爛漫溫馨、清新純美的意境。此外,客家山歌的演唱方式特別多,比如,獨唱曲目有《山歌唱出好兆頭》《喜事好運滾滾來》《歌聲飛過淡水河》等;對唱的有《一樹難開兩樣花》《新客家情歌》、小組合唱《山歌唱出客家情》等,讓呈現的山歌更具生命力、感染力。
二、客家山歌的傳承現狀與優化對策
1.客家山歌的傳承現狀客家山歌是我國農耕文明的一大產物,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構成部分。客家山歌的傳承方式并不單一,家族傳承、民間藝人傳承、培訓班傳承、媒體傳承等,主要體現在自然傳承、口授心傳、半口授半定譜等層面。家庭、社會是客家文化傳承中的兩大關鍵性因素,在多樣化方式作用下,客家山歌傳承取得一定成效。以“培訓班傳承”為例,是政府部門組織的,投入一定的資金,到培訓班學習客家山歌的學生全部免費,只要是有興趣的居民群眾都可報名參加。我作為一名客家山歌手,也經常被邀請到社區為山歌興趣班輔導學員學山歌,如土洋社區老年山歌班,傳授她們音樂知識以及新老客家山歌,由于她們演唱有特色,曾于2018年亮相中央電視臺,在國家級的大舞臺上演唱客家山歌,也將客家山歌不斷的宣傳與發揚。另外還邀請一些著名的山歌手、知名的民間藝人等,充分調動學員學習客家山歌的積極性,讓其在和客家文化近距離接觸過程中深化認識的同時主動融入到山歌傳承、保護中。以“媒體傳承”為例,現代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客家山歌的傳播渠道,通過線上與線下豐富多彩的比賽、演出等活動,讓客家山歌不斷進入不同地區社會大眾的視野,在感知、了解的過程中日漸喜歡上了極具客家特色的山歌,比如,《客家妹》《客家娘酒》《武麒麟》等,大力支持對客家山歌的傳承、保護。由于受到多層面主客觀因素影響,客家山歌在傳承過程中也呈現一些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在培訓班傳承過程中培訓老師缺乏,客家山歌傳承方式有待完善,客家山歌保護不科學,年輕一代演唱傳承有待加強,客家山歌傳承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問題解決、優化完善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客家山歌傳承效果。
2.客家山歌傳承的優化對策(1)科學保護以及推廣客家山歌,加強培訓班與興趣班師資建設科學保護以及推廣是客家山歌傳承中的關鍵點,需要從不同層面入手深入探究保護客家山歌的思路、方法、途徑,轉變保護客家山歌的傳統思想觀念,科學保護、推廣客家山歌,使其符合新時期我國文化發展客觀規律,能夠滿足現代人在山歌方面的審美需求,避免客家山歌在多元文化思潮沖擊中失去原本的精髓、底蘊,在傳統宣傳、現代宣傳銜接過程中大力推廣客家山歌文化。還需要加強培訓班以及興趣班師資建設,通過高校、社會人才機構等,加大對各類文化傳承人才的培養力度,為客家山歌傳承不斷輸送新鮮血液,在高校畢業生、藝術團、當地知名民間藝人等相互作用下,填補師資空缺。比如,邀請到其他國家、全國各地進行交流訪問演出的藝術團,從認譜、視唱到山歌體裁、演唱方式等方面入手,進行詳細教學,在教唱客家山歌的過程中對培訓班、興趣班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為傳承客家山歌文化提供多樣化的支撐力量。(2)創新客家山歌傳承方式,注重年輕一代對客家山歌的演唱傳承針對客家山歌呈現的多種藝術特點,具體分析傳承問題的同時創新傳承方式,將多種可行的方式滲透到客家山歌傳承全過程,比如,市場傳承方式、政府傳承方式、學校傳承方式4,將家庭、社會、學校三者協調統一,在形成合力過程中促使客家山歌傳承更加時效、有效。年輕一代在傳承、保護以及創新發展客家山歌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解析傳承現狀的基礎上采用宣傳、教育等方式,提升年輕一代對客家山歌的認知度,在和客家山歌進行時空對話過程中主動融入到客家山歌不同形式的傳承、保護、發展中,豐富山歌文化積淀的同時增強對族群文化的認同感,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以“校園傳承”為例,政府部門要在聯系客家山歌傳承現狀基礎上通過多樣化路徑和地方高校進行多層次溝通,在有效協調過程中形成合力,計劃編寫校本教材,開展多樣化的理論與實踐課程,比如,《客家山歌的藝術特征》《客家山歌的傳承現狀》《客家山歌欣賞》《客家山歌演唱》,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多樣化實踐過程中深化認識客家山歌。此外,還要注重年輕一代對客家山歌的演唱傳承,可以定期在學校開展不同形式的非遺傳承活動,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客家山歌傳承活動,亦可通過客家藝韻文化節、客家山歌節、非遺專題演出等活動,讓學員多欣賞、多參加,讓客家山歌文化在走進學校過程中得到更好地傳播、保護以及傳承。
3.加強客家山歌資源數字化建設,提高客家山歌傳承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背景下,客家山歌傳承信息化至關重要,要巧用現代化技術設備,加強客家山歌資源數字化建設,比如,構建類型多樣的客家山歌數字博物館,設置多樣化的客家山歌數據庫,通過虛擬場景展示客家山歌,深化多種傳統保護方法,比如,拍照、錄音、攝影,優化客家山歌采集、開發、傳播、保護等環節,豐富客家山歌資源,在字幕、聲音、動畫等無縫銜接過程中更好地呈現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客家山歌。此外,在巧用互聯網、計算機、大數據等技術過程中,構建形式多樣的客家山歌傳承平臺,社會大眾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參與不同形式的客家山歌比賽活動,也可以發表自己原創的客家山歌,參與關于客家山歌傳承的各類互動話題,在網絡、新媒體等作用下,更好地走進客家山歌文化,將線上以及線下傳播協調統一,提高客家山歌傳承信息化水平,讓其在媒體傳承過程中充分展現自身獨特魅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客家山歌傳承的現實意義不可忽視,在當下復雜多變的文化大環境中,客家山歌的傳承面臨全新的挑戰、困境,要在反思、梳理、總結的過程中以藝術特征為切入點,探索全新的思路、對策、路徑等,在優化、完善、創新的基礎上改變傳承現狀,讓客家山歌在傳承、保護過程中得以創新發展,充分展現客家特色,讓優秀的客家文化更好地綻放時代光芒,推動我國新時期的文化事業深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菊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客家山歌文化的傳承創新[J].嶺南文史,2019(03):64-71.
[2]邊秀梅,ChalermsakPikulsri.新時代背景下客家山歌傳承方式的創新研究[J].嘉應學院學報,2019,37(04):25-30.
[3]高秀紅.客家山歌保護傳承中的組織建構與組織嵌入[J].贛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40(01):42-48.
作者:李偉華 單位: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公共事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