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國書法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藝術瑰寶,是炎黃子孫代代追求的、創造的藝術,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幾千年來發展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書法藝術教育對于學生的書法能力以及性格、品質的養成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中國書法藝術教育的研究,旨在呼吁社會大眾重視書法藝術教育,并且為書法藝術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書法藝術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思想品質以及身心健康發展。現階段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書法藝術教育對于提高學生書法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國書法藝術,是以文字為載體,反映著中華民族的世界觀、人生觀,反映著生命的本質與純粹,所以書法藝術教育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一、書法藝術的基本概述
當我們談到書法藝術,腦海里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漢字。漢字是書法藝術的精華,是固有的藝術素質,漢字作為理性思維和藝術構思相融合的結果,其藝術性中涵蓋著理性思維,又從理性中折射出藝術的巧妙,二者有機結合,渾然天成,形成豐富的意境,使得漢字書寫形成一門獨特的藝術。中國文字的筆畫、結構以及形體都有自己的特性,形態各異,趣味盎然。通過點與線的勾畫,形狀不同,粗細不一,變化萬千,展現了書寫和情感的變化,包括字與字之間行距的分布,都是極其講究的,構成了優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俊秀小巧,有的大氣磅礴,這些書法都有著極其強烈的藝術色彩和個人特色。書法是民族文化藝術中一朵永開不敗的花朵,是大眾喜歡且共賞的一種藝術,審視書法的魅力與氣息,就能從中領略書法的意境與情趣。
二、書法藝術的特性
從書法藝術的客觀特性來說,書法藝術內容特征就是書法藝術的文字構成本身和書寫文字內容表達的情感。在書法藝術鑒賞中,好的書法作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是非常鮮明的。一方面,文字線條本身就是書法藝術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使其內容的情感通過書法藝術充分表達。書法藝術就是線條的藝術。經過歷史的發展與推移,篆、隸、楷、草、行五種主要書體的發展已是十分齊全,就拿漢代來說,當時隸書、草書發展最好的時代,文人墨客就用隸書、草書書寫表達自身情感,體現書法的個性。眾所周知,漢字是由各種線條組成排列的,形狀不一,變化萬千,直與彎、長與短、粗與細、濃與淡,各樣特色,在書法家筆下各有千秋,有的下筆大氣磅礴,有的輕巧多姿,千姿百態。書法的美在書法家的筆下顯得淋漓盡致,書法家把天地萬物聯系起來就是書法中的線條,是這些線條勾勒在一起展現出世間的美。在書法藝術中,書法作品更是書法家自身情感的體現,書法家筆下寫的是內心所感,正是通過這些奇妙的線條將中華文化繪于紙上,才留下這些優秀的書法作品。書法藝術也是心靈藝術,是用線條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情感。書法藝術的線條勾勒其實是書法家內心流過的痕跡,是“心”在書法創作過程中相互作用的成果。書法藝術的美是抽象的,看似是靜態的,其實每幅作品每個人看的感受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對于作品的理解不同,所呈現的作品畫面當然也不同,因此書法藝術是直觀的,更是抽象的。人類對美的追求是永恒的、無止境的,但是對于美的定義,由于人的學識、文化、愛好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審美標準。書法藝術是一種美,書法美是一個整體美,是以文字為載體,以線條為物象,觀眾自己的審美意念為標準而產生的一種美的享受。書法在其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流派,但是他們都是以文字為基礎創作的一種藝術。平時在書法練習時,不僅僅要理解文字所蘊含的意義,還要在練習中不斷學習,發現美,體驗美,提升自身審美水平,形成高雅的審美意識。
三、中國書法藝術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書法藝術教育有助于培養成功的人格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的其中一個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成功的人格,在這一點上書法藝術教育與其不謀而合。宋代黃庭堅說:“學書要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圣哲之學,書乃可貴”。書法教育對人格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學習書法,理解古人的心胸情懷,提高對歷史文化的認識,學習民族精神。二是磨煉堅強的意志,學習書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久反復不斷的練習,歷史上取得成就的書法家,無一不是刻苦練習、精于筆墨的結果,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書法能夠培養人吃苦耐勞的品質。三是端正思想,我國傳統的書法教育強調“心正筆正”,練習書法可以修身養性,排除雜念,專心致志,長久的書法練習必然會使得練習者淡泊人生,養成以誠待人,雅致和諧的相處之道。
(二)書法藝術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
書法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上很多有名的文學大家都寫得一手好字,著名的書法家往往也寫得一手好文章,這就說明在從事書法教育時,讀書寫字很重要,但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更加有意義。書法教育要學習與書法有關的各方面課程,例如漢語言文學以及漢字研究、歷史文化、美學、書法技法等。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漢字的演變過程和中華文化的歷史變遷,因此在書法教育中要求我們將書法發揚光大,完善學生人格,提升人文修養和發展個性。
(三)書法藝術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
書法教學講究“審帖、讀帖、臨帖、背貼”,觀察力是書法教學中的第一步,書法藝術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眼到”。書法藝術是形象和抽象的結合,除了仔細觀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極其重要的。書法不似繪畫,畫出的是事物的形狀,書法講的是線條和點畫的藝術,從中寄托著作者的情感,所以書法藝術教學中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將二者融會貫通,獲取靈感。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書法藝術需要觀眾發揮想象,深入體會其中情感。不同的書法作品帶給欣賞者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書法作品使得欣賞者的心靈得以平靜祥和,向往美好的生活;有的書法作品則是給人一種堅韌之感,感受人們不屈的品格等。學生在學習書法作品的同時,也是在學習書法家高尚的品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書法教學先是從臨摹開始,但是在教學中切記引導學生自我創新,而是要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創作獨具性格的書法作品。
(四)書法藝術教育能夠健全人的心理素質
在書法藝術教學過程中,能夠學到很多書法大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飽含著作者內心的情感。例如王羲之的著作《蘭亭序》,其中飽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顏真卿的《祭侄稿》,則是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憤怒之感,以此文排解惱怒之情。當我們心情不好時學習這些作品,我們內心的情感可能會潛移默化地發生變化,當然我們在進行書法創作時,全身心投入到一種藝術境界中,淡化不開心的情緒,從而使得自己冷靜下來,在書法創作中尋找心靈的解放。
(五)練習書法能夠鍛煉人的身體素質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傳統藝術,它體現了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書法寫作時強調動作、紋理、節奏和強度,要求我們做的姿勢標準,拿筆有力,精神專注,頭直立,手臂揮動自然,這樣做無疑會鍛煉身體,消耗精力,而且有利于集中注意力,鍛煉人的身體素質。為了達到這些要求,書者自然需要“平靜安詳、以身體為中心的運動”,通過腿、腰、臂、腕、指尖向筆尖傳遞體力來寫書法作品。在長期的寫作過程中,身體得到鍛煉,也使得書者忘記了現實生活中的煩惱,心情變得愉悅,從而促進書者身體健康發展。因此,練習書法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
四、結語
中國書法藝術是一縷沁人心脾的清香,它會給人們帶來心靈的慰藉,在歷史的長河中氣勢磅礴,秀麗山河,匯成一幅光彩耀人、色彩紛呈的長卷,留給子孫后代細細欣賞。在中國書法文化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在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書法藝術仍然在中華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與現實意義。書法藝術作為文化珍寶,我們要加以繼承,開拓創新,將其發揚光大,使得我國書法藝術的前景更加燦爛輝煌。
參考文獻:
[1]徐清.論書法研究生學術規范意識的培養[J].中國書法,2017,(06).
[2]董菱.論書法藝術教育的必要性[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3]傅正金.論書法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S1).
作者:鄧洪玉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