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3D打印對藝術創作的升級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藝術的誕生大概在3萬年至5萬年前,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從古典主義到現代派,每個時代的代表作品都是集當時最先進的藝術觀念與科學技術于一身,是一次藝術創作的技術升級。3d打印無疑是目前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如何利用3D打印技術進行文化藝術創作,成為藝術創作領域最有研究價值的課題之一。使用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來創作藝術品,可以看做藝術與科技的融合。
【關鍵詞】3D打印技術藝術創作技術升級
3D打印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發明出來,在近40年的時間里被應用到各行各業,如工業生產、模具制造、航空航天、醫療科研等。而藝術創作領域中使用3D打印技術卻很少,這并非由于3D打印技術不成熟,該領域對3D打印觀念能否接受是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3D打印技術的快速成型與快速制造會打破原有藝術創作的技術限制,藝術創作者為了保有其獨特性,對于利用3D打印進行創作有一種比較矛盾的心理。而今,當拍賣行拍賣一些藝術品的時候,很多人會對一個問題感興趣:一些東西貼上藝術的標簽后價格就變得不菲,這些藝術品為何如此昂貴?藝術又是什么?藝術品是如何創作的?我們需要這些藝術品嗎?
一、藝術的起源
藝術產生于什么時候?3萬年至5萬年前,考古可以證明,在那個時期世界各地誕生了大量壁畫、雕像、骨雕等可以稱為藝術品的東西。這些東西不是為生產勞作或保障生存而制作的,它們有何用處?人類為什么要有藝術呢?筆者從幾個方面來分析。第一,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講,人類個體為了繁衍后代,除了需要適應自然的選擇,還需爭取交配權。用追求藝術的方式可以顯示個體的富裕和強壯,后代的生存能力也會很強,雄性把這種信息傳遞給雌性。人類現在有很多品性仍然保持著這方面的特點,比如炫富、虛榮、攀比。第二,從人類基因遺傳角度來看,在3.7萬年前,人類的小腦癥基因突變,腦容量增加了2/3,這在時間點上和最早的藝術產生正好吻合。人類的腦部發達了,腦部神經元也越來越強大。原先人類迫于生存壓力,大腦進化出一種獎勵機制,當人類完成捕獵、采集、進食和交配后,都會產生愉悅感。隨著腦部強大之后,人類已經不用為生存而困擾,想要單純地追求精神上的獎勵,此時這種追求精神的愉悅感大概是藝術產生的原因。第三,從人類社會學角度來看,人類不但個體變強、變聰明了,而且整體變得強大,這與人類的協作有關。為了保持這種協作形成了人類社會,由此產生了社會階層,不同階層如何進行區分?筆者認為,能佩戴和擁有藝術品的階層一定是社會上層。他們追求藝術品,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感,并且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他們樂于把藝術品炫耀給別人看,以顯示和區分階層。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宗教,人類由于對未知事物的不解和恐懼而產生了宗教。而對于人類的虔誠信仰來說,需要最精美的藝術品為宗教服務。由此,藝術從單純追求精神上的愉悅、無實際的物質價值變為藝術品而極具價值。
二、藝術的發展
藝術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從繪畫、雕塑、建筑、音樂、舞蹈等形式中,又發展出文學、戲劇、電影等不同藝術門類。藝術的發展史,可以看作一部人類科學技術的升級史。以西方美術史為例,最早的繪畫藝術是巖洞中的壁畫,即用簡單的石塊、燒黑的木炭條來作畫,那時人類處于新石器時代。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實際上是技術的不斷發展,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開始將雕塑、浮雕、壁畫等藝術應用到建筑中,至今還能看到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希臘的維納斯雕塑,還有古羅馬的斗獸場等偉大的藝術作品。后來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和宗教畫成為當時的代表作,直到迎來了文藝復興,此時是人類科技開始大發展、發生質變的起始點。人們傳統觀念中的“地心說”變為“日心說”,這本是科學史上的重要事件,但是直接影響到其他領域,包括藝術的發展。人們對神學的質疑引發了文藝復興,藝術的發展使人們思想更加開放,最終引發了工業革命。人類文明的大發展時期,對應到藝術上是17世紀的巴洛克和18世紀的洛可可;19世紀的印象派也是源于科學發展中對光的研究;20世紀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進入了現代美術時期,各家各派百家爭鳴,這其實也是因為科技的“大爆炸”。人們最初作畫先研磨礦物質,并用雞蛋清來攪拌,稱為“蛋彩畫”;到后來用松節油調和礦物顏料,出現了油畫。人們所說的幾大藝術門類,都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誕生的,這些藝術品是當時最具價值的東西。因為在制作藝術品的時候,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也是最有價值的技術。
三、3D打印是科技也是藝術
3D打印于1984年注冊了發明專利,到現在已經30多年。最早稱為快速成型技術,2006年確定為“3D打印”。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三維軟件建模或者三維掃描逆向,獲取數字模型文件,然后通過3D打印機逐層打印的方式構造物體。目前3D打印技術并不成熟,打印機的穩定性,打印的速度、精度,打印的材料及成本價格,甚至是人們的認知度、認可度、思維方式、制作方式、消費理念等,這些都會對3D打印的發展產生影響,其處于初級階段。一種技術的成熟和應用不是看本行業的技術有多成熟,而是依靠多個行業的配合和發展,幾個行業組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才能使該行業生存下去。近幾年,3D打印的概念在我國慢慢興起,這源于3D打印技術在網絡上是完全開源的。在強大的中國制造力影響下,3D打印成為非常熱門的技術。諸如打印房子、汽車、飛機、發動機等,有關3D打印的各種新聞層出不窮,著實吸引眼球。可是這些3D打印最終只存在于新聞中,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3D打印只是一個概念,很少有人見過。3D打印是前沿科技,成本與打印價格根本不可能民用,只有真正的民用化才是3D打印正確的發展方向。
四、利用3D打印技術進行藝術創作
追求藝術能夠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感,人類的強大來源于我們的大腦。很多時候人們有各種想法,但是難以實現,這也許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最痛苦的事情。所以藝術工作者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和學習培養,只有擁有深厚的藝術功底,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而且創作過程同樣需要很長時間,調整、修改一件作品往往會花費大量時間,這個過程是復雜、繁瑣的,任何錯誤都會導致作品的失敗,作品的最終效果往往只存在于藝術家的內心和想象中。將3D打印技術應用在藝術創作中,筆者認為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將前期的設計工作轉移到計算機中,讓設計草圖變得更加直觀,且容易修改,藝術創作的造型可以快速實現;3D打印機可以還原設計細節,將其高精度、高質量地表現出來;有很多不同材質可供選擇,比如高精度、高硬度、韌性、耐高溫,以及不同顏色,同時保證高性價比和穩定性。用創新的手段賦予傳統藝術新的生命力是可行之路。
五、3D打印是時展趨勢
人類有許多偉大的時代,筆者認為有大航海時代、互聯網時代和3D打印時代。大航海時代是一個地理大發現、物種交流的時代,各種新事物不斷涌現。由于新的發現而產生全新的事物,從而改變這個世界。信息交流是互聯網時代最顯著的特征,信息大爆炸、科技飛速發展都源于互聯網。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許多全新的事物,人們置身于這個偉大時代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互聯網改變世界的力量。筆者認為,3D打印時代將會到來,它是真實物質加上信息交流的時代。有人說3D打印是壓倒工業生產社會的最后一根稻草,所有產品都是人們家里打印機生產的,沒有大規模集中式的加工方式。3D打印時代也是藝術創作的時代,每個人都渴望個性化,進行量身定制;追捧有個性、有魅力的設計師作品會成為流行和時尚。那是一個物質與精神需求極其旺盛的時代,隨之會催生各種新生事物。這些時代之所以偉大,歸根結底是因為創新。
參考文獻:
[1]胡迪•利普森,梅爾芭•庫曼.3D打印:從想象到現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克里斯•安德森.創客:新工業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伊萬斯.解析3D打印機:3D打印機的科學與藝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4]丁寧.西方美術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5]朱金龍,趙寒濤.3D打印技術對傳統藝術設計行業的影響與挑戰[J].黑龍江科學,2015(6).
[6]葉小峰.3D打印在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的探索[J].藝術科技,2015(3).
[7]張楠,李飛.3D打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未來產品設計的影響[J].機械設計,2013(7).
[8]魏毅.3D打印技術在藝術中的應用與思考[J].中國美術,2016(3).
[9]曲怡婷.藝術結合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基于兒童玩具3D打印的商業模式分析[J].大眾文藝,2018(17).
[10]朱嘉輝.探究3D打印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及展望[J].建筑技術開發,2018(5).
[11]王光艷,冷光明,羅青龍.3D打印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與發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6).
[12]王中佳,王夢商.基于企業視角的“互聯網+3D打印”商業模式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8).
[13]廖錦鵬,覃霞玲.3D打印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上),2018(3).
作者: 王文毅 張巖 王大虎 單位: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