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為我國兒童培養提供了專業師資保障。設置美術教學課程,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專業素養和健全幼兒教師的知識體系結構。為此,可以通過加強教學細節控制、改變教學基礎策略、培養學生美術解讀能力、創新教學模塊等途徑來提高美術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美術課程;教學研究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發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幼兒教育師資力量的提升至關重要,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幼兒教育教師培養的重要基地,必須重視全面性教學工作推進,尤其是對美術藝術內容的知識融入,對提高幼兒教師教育能力及兒童溝通能力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關鍵點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為更好地提高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能力,推進學前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必須充分掌握美術課程教學關鍵性節點,從通俗易懂的美術表達形式塑造,到聲情并茂的美術課堂教學環境營造,均應充分發揮學前專業美術教學的導向優勢,使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意義得以進一步展現。
(一)通俗易懂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其根本目的是通過美術課程學習,使學生具備幼兒美術教育能力,運用美術藝術圖像傳遞,更好加強幼兒教育人才培養。因此,美術課程教學通俗易懂,不僅對高職院校提高其綜合教學質量意義重大,同時亦是推動幼兒教育工作實施的核心關鍵。圖像信息的傳遞準確性相對較高,對處于幼兒階段的兒童也便于理解,通俗易懂的美術課程教學運用,將直接對學前教育學生未來階段的幼兒教學方式產生影響,使其更重視對幼兒教育知識理解能力的提高,采用美術繪畫教學彌補幼兒教育信息溝通不足,一方面能為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自我提升提供實際幫助,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未來的學前教育崗位工作做進一步鋪墊。
(二)聲情并茂幼兒階段兒童對具象、抽象圖畫信息的理解能力有限,為更好地開展兒童學前教育,在學前專業教師培養階段,要以意象美術藝術形式為主體,開展拓展性的美術課程教學,從而保障教學工作安排合理性,利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對更深入的美術課程內容進行理解,以便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與鑒賞能力。聲情并茂,并不單指幼兒課堂教學氛圍與環境,同時也指在教學方面內容的設置,是否具備良好的多元性特征,以美術育兒方法提升教育信息傳遞能力,以此確保學前教育專業性,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及學前教育能力穩步提升。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核心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學習,主要分為文化學習及藝術教育兩個方面。文化學習意義在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文化底蘊;而藝術教育則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解讀美術藝術內涵,通過不斷地提高自身藝術、文化素養,增強教育的感染力,為學前專業學生未來崗位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一)圍繞美術文化教學推進學前專業美術教育工作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設計,必須圍繞美術文化教學進行推進,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美術課程教學雖在短期內,即可有效掌握繪畫要點內容,但如何運用美術繪畫進行有效的知識傳遞,方才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美術課程教學的關鍵所在。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文化功底,將改變學生美術繪畫文化內容表達不足,從根本上提高繪畫的環境意境,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美術繪畫,與幼兒教育群體展開心靈溝通。第二,美術課程內容涉及多項教學標準,不同的標準對學生美術表述能力要求不盡相同,對此,必須以文化推動教學的方式,將美術文化內涵充分在學前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方面展現,在提升美術藝術鑒賞水平的同時,也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美術文化底蘊夯實基礎。
(二)以美術藝術教育為中心設計學前專業美術教學課程美術藝術不同于美術文化,文化的根本在于對內涵的展現,藝術的關鍵則是對意境的呈現。因而,美術藝術與美術文化應相輔相成,通過合理安排教學課程,在培養學生文化知識內涵的基礎上,通過美術藝術分析與欣賞水平的提高,彌補學前專業學生多元層次空間不足。傳統意義上的學前專業美術課程,多以彩繪、素描畫等為主,課程設置目的是由于幼兒兒童不具有良好的知識文化分析能力,對藝術的理解也受年齡的限制無法進行準確表達。但隨著近年來兒童對知識內容的接觸愈發豐富,學前教育也應不斷做好教育革新。例如,對美術課程教學藝術表現力的提高,將在不同層次與階段,豐富學生意象空間,使其在未來的崗位工作方面,能充分地針對不同幼兒兒童教育需求,制定科學的工作策略,以此利用美術藝術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思想內涵的間接影響,提高幼兒階段的兒童教育水平。
三、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美術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美術課程教學雖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人才培養意義重大,但在教學工作推進方面,仍面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生源差異、教育針對性不足問題,是現階段困擾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重要根本,也是美術課程教學推進的主要阻礙,需通過對問題成因的分析,逐步地制定科學的問題解決方案,為學生更好地接觸美術課程專業知識,創造有利條件。
(一)高職院校學生美術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生源問題,始終是困擾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根本所在。由于受家庭環境、教育環境等因素影響,學生個體美術學習能力的差異,將對美術課程教學工作的實施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通過美術藝術專業招生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其繪畫水平自然相比于專業調劑學生而言基礎更為扎實,在美術學習方面也更具有實際優勢。而高職院校的本質,則是做好專業化人才教育培養,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教育理念,全面推進教育工作。所以,對于統一美術教學工作的進行,處于不同階段的學生,對美術的理解與鑒賞能力自然有所差異,使教學課程的設置更為困難,也不利于美術教師統一教學進度。長此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二)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美術教育缺乏針對性高職院校由于長期背負教育能力不足、教育專業化水平差的惡名,使其在開展針對性教育工作方面,容易造成一定的學生誤解與家長曲解,并不利于專業教育溝通,周而復始,高職院校即便具備良好的教育專業素質,也難以被外界公眾良好認知。受此影響,類似美術類教學科目,便長期無法得到充分重視,使美術教學工作常被其他專業課程所替代,無法從根本上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美術教育保障,使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始終未能針對教育個體開展教學布局,導致高職院校美術教育最終流于形式。
四、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策略
近年來,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應用越發受到實際關注,為更好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必須從細節角度出發,做好教育細節優化,并積極地進行教學策略改進,適應多種美術教學環境,以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解讀能力培養為根本,不斷拓展美術課程教育專業范圍,實現多項教學內容的有效互通,為后續階段的學前專業美術教育創新提供多層次教育幫助。
(一)加強學前專業美術課程教學細節控制加強美術課程教學細節控制,使美術課程教學內容更便于理解,通過教學知識的細致化分析,避免學生出現美術學習無從下手的情況。細節控制要求教師能從不同的維度、知識層次,對美術繪畫進行進一步解析。例如,在對某幅畫作的分析方面,教師應從繪畫的細節上進行分析,講解美術作品的創作背景、作者心理意境、畫作的藝術內涵等,幫助學生從自己喜好的角度更深入地進行美術學習,一方面可有效地引起高職院校學生美術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使美術課程教學更好地發揮實際教學意義,提供切實的教育保障。另外,加強專業教育細節,也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應用形式,在美術繪畫教學方面,長期的細致化教學工作開展,能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充分學習細致化教學的精髓,為其未來崗位工作做有效助推。
(二)改變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策略教學策略的改變,一定意義是為更好地滿足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傳統美術教學方法應用,學生對美術繪畫知識興趣偏低,不利于更深層次地開展美術教學工作。改變教學策略,則是指美術教師,應在現有的教學條件基礎上,豐富教學內容,并充分地整合教學資源,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針對美術知識匱乏與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充分與當前美術學習環境融為一體,通過美術教學氛圍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將有效改變高職院校教育針對性不足現狀,實現高職院校學前美術教學的現代化推進,為學前教育的與時俱進,奠定良好根基。
(三)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解讀能力美術藝術解讀能力培養,是運用美術課程教學的便利,使學生能獨立地進行美術藝術分析,并對關鍵性美術藝術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教育的含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美術藝術解讀能力培養,主要分為以下三點內容。首先,是確保學生對美術知識有正面理解,能充分將美術繪畫中所表達的內容進行闡述,引導學生逐步進入正確的美術學習方向。其次,要重視對多元化美術元素的運用,從美術作品的構成方面展開分析,強化學生美術藝術的多元素整合能力。例如,在美術課程教學材料選擇方面,可以選用內容色彩豐富,知識內涵充盈的畫作進行分析,使學生與多元美術元素進行分析接觸,繼而提高學生美術藝術欣賞能力。最后,要采取導向教學策略,以學生學習導向為基礎,布置具備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尊重學生美術學習愛好,從學習興趣方面著手逐級遞進的培養學生藝術解讀能力,以此,使美術藝術成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崗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創新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新模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育創新,是推進學前專業美術藝術學習的核心關鍵。從理論層面分析,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知識運用,實際上是更多維的知識表述,運用對現階段學前教育人才培養,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崗位工作后,能全面地融入幼兒教育圈子,為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教育人才,創造更好的主動性教學條件。而從實踐方面進行分析,美術課程學習,綜合周期較長,且多涉及專業性知識內容,知識結構環環相扣,如若未能積極地開展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創新,則容易形成學生美術知識結構不完善,以及知識內容缺失的問題,不利于后續階段開展實際的專業教育工作。因此,必須從教育需求、社會發展需求、兒童培養需求等多個方面,做好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創新,并重視對單元性知識結構與系統化知識內容的整合,為高職院校學生營造更有利的美術課程教學條件。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教學,始終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實施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更好地加強美術課程教育,利用美術課程教學優勢,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知識內涵尤為必要,是解決現階段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細節不足的關鍵所在,也是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藝術理解與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對更為全面地推進高職院校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張黎娜.淺談高職院校電腦美術課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6,(1):240.
〔2〕佚名.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職學前教育美術課堂教學與管理研究〔J〕.林產工業,2019,(2):42.
〔3〕張偉.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與新課程改革創新研究〔J〕.中國培訓,2017,(10):82.
作者:郭建海 單位:忻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