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美術創造力保護與培養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學會像專家一樣思考問題。讓兒童轉變角色,把自己當成創作的主體,積極熱情地去探索,去開發創造力,需要教師的保護和培養。
著名美術教育家威克多•羅恩菲爾認為創造性是人人都有的本能,是我們解決問題,表現生活的最初方式。兒童的創造力始于嬰兒時期,保護兒童潛在的創造力并不是任由其無拘束地自由發展。兒童美術教師是一個專業道上的引路人。要上好每一節課,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兒童的基礎上。培養兒童的創造力非一日之功勞,創造行為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持續的,不間斷的,并形成一種模式的。教師可以考慮以下幾個途徑。
一、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個性發展
對兒童來說,美術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手段,他們參與繪畫符號的創造,必須從重得到滿足,不然他們不會本能地參與其中。兒童能將他們的情感、社交和審美融入美術活動中,是獨特的個性的表達。美術創作增強學生對外部世界的敏感度。兒童繪畫在成人眼中往往晦澀難懂,兒童試圖清楚地表達思想的強烈愿望促使他們發明很多稀奇古怪的藝術表達方式。兩三歲的兒童不理解藝術,不關心藝術的創作,活潑好動,對周圍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愿意并且希望去了解美術家們如何處理空間布局,大小重疊這些關系,因為這讓他們通過藝術家的標準,并結合自己的一套標準在美術技巧上熟練掌握起來。對低學齡兒童,教師應注重美術興趣的培養,對高學齡兒童,教師應注重靈感的激發,挖掘他們的想象力。如果教師一味要求兒童臨摹作品,導致兒童個人表達變得愚蠢和可笑時,他們將會失去自信。教師應該鼓勵每一個兒童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原創作品中,展示自己的個性。
二、聯系生活,引發聯想
兒童對生活有好奇心,習慣從他們的視覺環境中學習。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經常把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和情感體驗與一些事物聯系起來。教師要引導兒童仔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情趣。當兒童能用繪畫符號去表達經驗與環境的關系時,他們在視覺交流方面就進步了,這時他們能夠在藝術作品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兒童以親身經歷的繪畫表達,是兒童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兒童通過藝術描繪他們認識世界的能力。教師要多為兒童提供接觸生活和自然的機會,提高感性認識,從感官上:嗅覺、觸覺、聽覺、視覺、味覺去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三、注重過程,營造和諧互動的課堂環境
營造和諧的互動的課堂可以利用游戲式的教學法,運用幽默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和適合兒童心理的肢體語言,激發學生的共鳴和強烈的學習欲望。融洽的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師維護課堂紀律的同時不要讓兒童產生距離感和畏懼心理。愉悅的參與美術課堂才能大膽地提問、大膽想象和創造。沒有心理負擔和壓力才能建立起自信。充分肯定兒童的大膽假設,對于繪畫工具的選擇不過分干預,畫面線條可以不整齊、色彩可以與現實不符、結構可以不合理。即使是教師認為兒童完成后的作品畫糟了,也不能全盤否定,要善于發現兒童畫面里的童真童趣,發現其中的優點。多數研究表明,表現聰明才智的方式是不同的。沃爾特•薩金注重兒童的繪畫過程,他把影響兒童繪畫的因素歸納為三個要點:1、兒童想說什么,必須要通過繪畫來表達思想,2、兒童需要用工具繪畫;3、兒童需要學習把一樣東西畫好,而不是所有的東西。保護兒童的想象力,教師不隨意點評與否定,不應嚴格地把兒童進行等級分類,應更多關注兒童潛能發展過程。四、多元融合,加強文化理解力美術創作需要智力參與,有創造力的人會將各種概念通過獨特的辦法溝通起來。提高兒童的文化理解力,可以幫助他們思考和理解藝術基本問題。培養兒童綜合探究能力,讓美術學科聯系自然科學、人文地理、歷史文化,培養兒童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另外,教師可以較大程度地利用媒體技術給兒童介紹美術作品的故事及影響,讓他們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討論。圖文并茂的教學,讓學生獲得極大的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效果可想而知。構建兒童的創造靈感,不僅學習典型名作,還可以拿中外同齡兒童的作品來作比較欣賞。讓兒童學會發現、體會、感知、吸收和借鑒別人的精華,提高藝術修養。五、緊跟時展、啟發再創造能力時代在發展,事物在變化,很多思想需要革新。教師要培養兒童敢于懷疑權威,勇于打破常規的勇氣。鼓勵兒童按照自己的直覺和反應去思考、描繪和判斷。鼓勵兒童打破傳統的繪畫思維,嘗試用多種不同尋常的媒材創作,如生活中的廢棄物品;田野里的枯枝敗葉;現代的信息技術,如計算機技術,3D打印技術等來完成創作,使每幅作品都別出心裁,富有創造性。總而言之,美術學習是均衡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美術可以給兒童帶來很多美好的經歷。兒童美術創造力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靠保護和培養出來的。兒童通過創作自己的作品或討論他人的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觀點,他們的作品因獨特而精彩。兒童美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畫家。通過開放式的途徑而不是事先確定好的標準來保護和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教師要不斷地根據兒童實際情況進行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艾爾•赫維茨,邁克爾•戴著.《兒童與藝術》.湖南美術出版社.
[2]瑪琳•加博•林德曼著.《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湖南美術出版社.
作者:覃媚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