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花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花境(flowerborder)一詞最早源于歐洲,也被譯作花徑。在我國有些學者是這樣解釋花境的概念的,以樹叢、樹群、綠籬、矮墻或建筑物做背景的帶狀自然板式花壇布置。這種設計是依據自然風景中一部分林緣野生花卉在完全自然散布的情況下,自然生長的規律,然后運用花卉學加以藝術提煉,之后應用園林的表現形式。花境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歷程,目前,它在城市的發展和應用過程中已經達到非常成熟的階段。花境的研究文獻主要集中在1900年后期,且很多著作和相關的園林文章都由實踐經驗豐富的園藝師撰寫,大多數情況下更加側重于植物的選材、設計方法的應用以及實踐等方面的應用研究。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出現花境設計理論的萌芽,據有關資料記載,孫筱祥于1981年在專著《園林設計》中介紹了相關花境的內容。21世紀以來,相關園藝研究人員已經意識到花境景觀在我國的發展前景,但我國針對花境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整個發展過程中缺乏系統性、針對性的實踐理論作為指導。2000年以后花境才開始在我國真正興起,當時青島、廣州、上海、廈門等大城市開始嘗試應用花境。目前,在我國應用花境較多的主要是一些南方城市,一些北方城市由于受氣候、植物種類的限制,花境的應用并不廣泛。但是對花境的研究可以營造出更讓人舒心的園林景觀,對整個城市植被生態系統的維護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南京市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冬季氣候比較寒冷,在整個花境景觀的設計中由于可選用的植物種類相對的不是太多,所以影響花境景觀設計所用材料的選擇。除此之外,花境在南京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存在問題還表現在:設計模式過于單調、植物間的搭配不自然、立面層次缺乏、立體效果沒有什么特色等。許多的花境在設計模式上更接近于花壇模式,設計完成后初期效果不錯,但是后期品種退化、養護以及花境管理水平跟不上等問題使得花境得不到最佳的展現和觀賞效果;另外,植物品種少,每年新引進的植物都相差不大,花境應用中缺少一些新、優、特的品種。南京市的花境不是很多,大部分集中在南京新開發的公園里,還有一些分布在江寧區以及河西新區的小區或單位規劃的綠地中,以樹木、花卉、草坪為大多數,缺少一些自然形成的花境景觀。筆者為了調查南京市的花境景觀,選取了江寧區鳳凰廣場公園、棲霞區羊山公園以及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花境作為典型的案例,通過分析構成花境的植物種類、觀賞特性、景觀效果以及花境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南京地區適合花境的優良植物種類和設計模式,為園林設計者提供參考。
1南京地區花境景觀的特點
1.1植物種類豐富,季節變化明顯
一般情況下,花境植物的選擇多以宿根植物為主,一二年生、球根植物、時令花卉、小灌木、喬木混合種植,植物種類豐富,多樣的植物種類豐富了季節變化,達到了四季有景的效果[1]。
1.2豐富了立面景觀多樣化
花境中配置的多種花卉株高、株型、花色、花期、葉形各不相同,通過把這些不同觀賞特性的花卉配置在一起豐富了立面景觀的層次結構,形成了一個自然的色彩繽紛、季相分明的植物群落。
1.3花境的管理成本低,花卉觀賞期長
多種花卉植物種于一處,開花時間交錯,在觀賞時間序列上可以互相彌補。花境中植物以自然狀態栽植而且多年生植物一年種植多年觀賞,減少了人工管理、降低了造景成本[2]。
2.1專類花境的應用研究
位于南京植物園的郁金香(Tulipagesneriana)專類花境,也是多種顏色混合種植的花境、春夏季花境、球根花境。郁金香專類花境平面上采用同種植物不同種顏色的色塊之間彼此銜接起來,色彩的多樣性體現了出來。南京植物園的郁金香展示出了春季五彩繽紛的花境景象,在以紅色和黃色為主的暖色調中搭配紫色,色彩多姿,在吸引人們視線的同時不乏單一的色調;但是立面設計上缺乏錯落有致的層次,春夏季為主要觀賞季節。南京植物園中還有的百合、芍藥專類花境。芍藥花期一般為5月中旬到6月,春季末期花開的最鮮艷。百合開花一般是7月,盛花時節蔚為壯觀,這三種專類花境也成為南京植物園春夏季節最為靚麗的風景,但專類花境存在的問題就是盛花季節后花境的觀賞價值大大降低了。
2.2宿根花境的應用研究
南京農業大學校園內的宿根花境,多由芍藥、鳶尾、萱草組成。芍藥花期在5、6月份,鳶尾花期在4—6月,植株較高;萱草花期在6、7月,花橘紅色,花葶較高。宿根花境平面上是由植物的大塊色塊組成的,植物種類不多,立面上缺少起伏變化,色彩上有暖色調粉色、橘黃色和中間色調紫色的搭配,觀賞季節主要在春夏季。
2.3混合花境的應用研究
位于玄武區白馬公園的花境,是混合花境,是由宿根花卉、一二年草生花卉組成的混合花境,由千屈菜、醉蝶花、觀賞谷子、四季海棠、落新婦、金葉番薯和蓮子草組成。白馬公園混合花境植物立面的蓬勃與水面的平靜相得益彰,最靠近水面的是水生植物千屈菜,因植株較高,作為整個花境的背景植物材料;立面將前景、中景、背景植物合理搭配在一起種植,層次上高低錯落;色彩淡雅,有暖色調粉色,中間色調紫色,冷色調綠色,在水面附近給人一種寧靜、舒心的感覺;花境的觀賞期主要在夏秋季節。位于白馬公園的混合花境,由多種植物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花灌木組成的。植物材料主要有角堇(Violacornuta)、沙地柏(Sabinavulgaris)、金魚草(Antirrhinumma-jus)、玉簪(Hostaplantaginea)、芍藥(Paeonialactiflora)。角堇花色豐富,沙地柏屬于匍匐灌木,搭配花卉呈現高低起伏的變化感;金魚草一二年生植物,花色豐富,花期在4、5月份;玉簪屬于觀葉植物,芍藥為宿根花卉,這些花卉組成了一個混合的夏季花境。混合花境植物材料豐富,立面起伏錯落,不同質感的植物搭配協調,再加上小品配飾石頭,以柔襯剛,與植物的自然飄逸相得益彰。不足之處就是,低矮的角堇占地較大,豎向感不強,沒有花境要求的自然效果。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由于南京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3℃,6月中旬至7月初為梅雨季節。南京有“火爐”之稱,7—8月極端最高氣溫有時高達40℃,一般也在35℃左右?!跋臒岫笔悄暇┹^之其它江南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顯著氣候特征,通常12月份下雪機會最多。在園林景觀中雖說不乏一些景觀效果不錯的花境設計,但總體來說在氣候變化多樣性的情況下所選擇植物材料比較單一,花境的設計模式單調,布置形式比較規則,色彩搭配不合理,后期的養護管理跟不上等。這需要政府和園林部門的重視,給予政策上和資金上的支持,還有設計師應該多加強植物學知識,做到精益求精。以下總結出南京地區適合花境的植物種類,以供設計者參考。另外,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一些觀賞草和地被植物都可以應用到花境的設計中來,眾所周知觀賞草具有管理簡便、品種豐富等特點,而且在風中搖曳的過程中富有動感。近年來,觀賞草在花境中的應用極其廣泛[3]??蓱糜谟^賞的包括禾本科、天南星科等,觀賞草可以搭配組成專類花境,也可以與喬木、花灌木、花卉等其它植物材料組成混合花境。在花境中還可以將裝飾小品應用進去,打破了花境以植物為主的模式,顯得更加靈活,貼近生活。
3.2討論
要想收到良好的觀賞效果,必須考慮多樣設計模式的研究,后期養護管理的跟進、季節景觀的豐富等多方面的因素。建議南京地區花境可采用的設計模式。
3.2.1選擇適宜南京土壤構成的植物材料根據南京市的氣候,設計花境時以當地能夠露地越冬的宿根花卉為主,再配合花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常綠草花等其他種類花卉,還可適當地應用觀賞草。常綠灌木的應用將彌補季相問題,豐富花境季節景觀[4]。選擇植物之前要根據花境的類型,要充分了解花卉的花期、花色、花型、質地、株型、株高,主要的觀賞季節,前景、中景、背景材料都要合理選擇。
3.2.2花境的色彩設計要注意色調層次的搭配、主配色的選擇要協調,冷暖統一[6]。暖色調給人溫暖之感適于早春,而冷色調給人輕快之感適用于夏季。還要注意調和色、對比色和中性色的應用。
3.2.3平面與立面設計平面上采用不同植物斑駁狀的混合栽植,立面層次的起伏變化對增強花境效果很重要,立面層次可分為前景、中景、背景。中景適于安放主景,背景是用來襯托主景的,而前景是來裝點畫面的。例如常用的毛地黃、蜀葵、醉蝶花可以提高花境的立面高度,可做花境的背景;像千屈菜這樣花序長而直立的植物會成為視覺的焦點,可做主景;低矮植物如銀葉菊常作為鑲邊材料,作為前景給人一種穩重之感。
3.2.4花境的季相景觀相適應即要保持季相景觀豐富,又要保持景觀有連續性,使不同季節開花的植物分布在整個花境中,避免因局部花期過于集中,從而影響整體的觀賞效果?;ň呈且环N自然的植物造景方式,它不僅增加了園林自然景觀、生態情趣,而且養護管理簡單,是建設生態園林值得推廣的一種植物造景形式,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花境在我國的應用還處于研究階段、初期設計和景觀應用階段,需要園藝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花境在園林中能夠得到更好地應用。
作者:楊勇 單位:江蘇綠寶林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