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山水畫意象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夯實我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論基礎,傳承、保護傳統文化藝術形式,設計者應當發掘中國山水畫在園林設計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價值,借鑒山水畫藝術中對色彩的運用思路與文化意境的營造方式。該文分析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工作與我國傳統山水畫藝術創作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究我國傳統山水畫對新時代景觀設計的潛在影響,介紹中國山水畫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路徑,以期搭建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與傳統山水畫創作技法深度融合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山水畫意象;園林景觀設計
為滿足大眾對生活環境的個性化要求,營造出能夠供人們觀賞自然景觀、陶冶文化情操的生活空間,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者必須主動調整設計思路,立足于多元文化高度融合的社會環境,汲取中西方藝術理論的精華部分,使景觀設計模式與重點隨著社會大眾審美標準與文化藝術發展趨勢做出結構性調整,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無障礙地融入富有藝術韻味的傳統山水畫創作模式,使傳統藝術創作理念獲得更多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活動中的展現空間。
一、中國山水畫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關聯
為提高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鑒賞價值與文化意蘊,設計者應當在將中國山水畫融入景觀設計之前,清楚地認識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工作與中國山水畫創作技法之間存在的相似性、共通性。我國傳統山水畫不僅蘊藏著豐富、深厚的藝術底蘊與文化價值,而且承載著傳統社會流行的道德理念與文化思想,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山水畫在藝術表現方式層面較為含蓄,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庸的文化理念;在不同山水畫流派的創作風格層面,具備突出的多樣性,展現出我國傳統繪畫藝術具備的獨特藝術觀點與表現方式。
1.保存美的藝術方式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與中國山水畫在藝術目標領域具備較強的趨同性,二者都是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使用合理的手段與表達方式展現美、傳播美,是不同時代藝術家對美好自然事物與高尚文化理念的規范性表達。我國古典山水畫最早被用于以繪畫的方式記錄旅行家在旅途中的見聞,之后畫家以山水畫的形式記錄曾經見證的自然景觀;而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目標是將多種有著獨特風格的自然景觀壓縮到同一有限的空間中,以人造的仿真實物的形式展現自然景觀,提高園林景觀的觀賞價值。從這一點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與中國山水畫在藝術創作手法層面有著高度的一致性,二者都是記錄自然美、轉移自然美的獨特藝術創作形式,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等自然條件的外部限制。
2.傳遞情感的藝術類型
在創作山水畫藝術作品與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創作者均應當在描繪現實中存在的自然景物時,展現自身的情感與藝術理念,通過描繪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向觀賞者傳達精神層面的思想觀點與個性化認知,引發觀賞者的情感共鳴,提高作品的鑒賞價值,反映個人的生活經歷與社會地位。現代化景觀設計的各類作品承載的藝術理念較為宏大、嚴謹,情感積極樂觀,面向受眾的類型較多,反映出現代社會和諧、安定的生活氛圍[1]。
3.描繪藝術的理想意境
運用物境傳遞意境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較為推崇的托物言志思想,如,利用松、梅、竹表達文人的品行高潔等。園林景觀設計同樣如此,已有利用物境表達意境的典型代表。其中較具特色的是結構造型和運用石的擺置,這些是以物境的形式美營造意境美的典范,如運用假山置石、抱角、鑲隅等。另外,園林的匾額、楹聯等也是從物境到意境的重要表達手法。藝術作品必須立足于現實生活環境且彰顯高于生活的藝術理念,描繪理想化的藝術情境與文化氛圍。傳統山水畫通常與詩詞結合進行藝術表達,在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中,設計者習慣于引入古典文化中的藝術意境,描繪理想中的生活氛圍與藝術理念,讓作品更具表現力與影響力,使觀賞者高度集中注意力。
二、中國山水畫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
1.精巧的空間布局
在我國的山水畫發展歷程中,吳鎮是具備個性的藝術典型。他通過逐步調整空間布局,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合理利用構圖方式,全景式地展現畫面的整體性縱深,突出描繪的自然景物的層次感與立體感,具備較高的藝術借鑒價值。為提高景觀的藝術鑒賞價值,必須合理搭配景觀中植物、水體、建筑等元素的尺寸大小與具體位置,使建筑內部的空間具備整體性,在風格層面體現一致性。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活動中,內部空間應當為觀賞者呈現具備較高藝術價值的景觀元素,完成烘托、協調空間內部藝術意境的基本設計目標。部分現代園林的景觀設計思路受到我國傳統山水畫空間布局方法的影響,能夠體現出空間層次上層層遞進、虛實交替、高低錯落等基本藝術風格,從不同角度呈現具備較高鑒賞價值的元素,還原面對真實自然景觀時的觀賞體驗。類似的藝術表現手法常被用于傳統山水畫創作之中。設計者合理安排自然景觀中的藝術元素,將其設置在較為適宜的空間位置之中,讓鑒賞者能夠從不同角度獲得相同的視覺體驗,豐富景觀空間的遞進層次感與前后銜接性,為景觀設計添加了更多視覺層面的變化。
2.形態與意境的同時展現
我國傳統山水畫創作中常用“意境”一詞指代最高層次的藝術境界,現代景觀園林在設計過程中也必須突出景觀的意境,將藝術情感與經過修飾和微縮的自然景觀一同呈現在園林之中。我國傳統山水畫作品中描繪的景物滲透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與藝術理念,是形神兼備的藝術表達,蘊含著獨特、深入的文化意境。觀賞者可通過觀察山水畫中的人物與自然景觀,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傾注的文化思想與情感[2]。傳統山水畫營造藝術意境的創作風格被現代園林設計者借鑒與利用,形成了現代園林景觀中隱藏的獨特傳統風格。設計者應當把握景觀藝術與美術創作理念之間的關聯性,強調外形與內在精神內涵的融合,通過呈現園林景觀,表達核心主題,突出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情感因素,拓展寫意藝術觀念的具體應用路徑。
3.與自然元素的融合
現代化景觀設計作為一種重新規劃自然環境的方式,可被用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貫徹環保、生態理念的景觀設計與我國傳統山水畫持有的自然理念較為一致。山水畫重構了自然景觀與繪畫藝術之間的關聯,在山水畫藝術作品中充分體現了古代藝術家的山水情結與自然觀。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受到我國古代繪畫藝術家的藝術情結的影響,將自然環境中客觀存在的景物作為主要的藝術鑒賞標準,擁有承載山水情結的獨特建筑標志,能夠讓觀賞者獲得情感層面的共鳴與思維層面的啟迪,還原了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尋找自然美、重現自然美的過程,展現了我國傳統藝術家獨特的藝術理念與審美標準,造就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與綠色景觀觀念,逐步拓展了現代景觀建筑的體驗形式。
4.藝術性與實用性共存
大多數現代園林景觀作品均被用于修飾、裝點城鎮居民的生活空間,為人們提供必要的休息、娛樂場所,帶有獨特的審美特點與藝術風格,能夠滿足現代社會較高的實用性需求與自然性要求。我國傳統山水畫最初被用于記錄自然景觀與旅游經歷,帶有較為明顯的實用性特征。在現代城市生活之中,人們可通過觀賞園林景觀,排解在工作中積累的壓力與心理負擔,獲得放松身心的機會。目前,現代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思路開始有了新變化,園林設計風格與功能逐步向體驗式景觀發展,綠色旅游、農牧業觀光等特殊景觀形式受到大眾的歡迎。
三、中國山水畫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山水畫創作藝術承載著古代藝術家獨特的自然觀與藝術理念,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部分。藝術家通過觀察自然景物、思考社會現實,以獨特的視角與藝術理念還原自然景觀,具備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一創作理念與審美標準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普及應用,使我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活動逐漸形成了個性化的藝術風格與合理利用本土化藝術資源的創作思路,促進了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的革新與發展[3]。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者應當主動從我國山水畫創作技法中汲取可借鑒的經驗,提煉其中蘊含的藝術價值與技巧,形成具備顯著本土化藝術風格的景觀設計模式,引領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與變革。設計者主動借鑒我國山水畫中常用的色彩搭配思路與繪制技法,模仿古代建筑的設計風格,仿效古代山水園林的特點,營造出具備濃厚民俗風情與生活化氣息的文化意境。如,蘇州博物館新館等現代園林建筑在屋頂、墻面等方面的設計中沿用了我國南部省份民居常用的墻體色調,園林內布置的植物景觀主要采用獨景布局方式,富有藝術鑒賞價值與古典文化韻味,仿效了我國古代山水畫的創作理念與藝術風格;同時,引入了多種多樣的假山景觀,還原了我國傳統山水畫中的水墨元素,并在假山附近用多條白墻作為陪襯,在相近位置設置人工湖,以此形成協調效果,產生明顯的水面倒影,營造出清新、別致的山水畫藝術意境,讓博物館中園林景觀變得更為靈動立體,營造出富有層次感的藝術意境(圖1)。
四、結語
為優化我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思路,設計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與傳統山水畫的內在關聯性,從山水畫中借鑒可利用的藝術元素與表現手法,調整園林內部的空間布局形式,營造出形神兼備的一體化藝術意境,從不同路徑融入自然元素與傳統繪畫藝術理念,提高現代景觀園林的鑒賞價值,在設計過程中使用山水畫藝術創作中常用的技法,使現代園林景觀具備更為突出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影響力,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弘揚、傳播傳統文化的方式,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孫寧洋.淺析中國山水畫論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6(1):227.
[2]莊乾梅,劉曉明.論《東莊圖冊》中園林意象與意境的藝術再現[J].中國園林,2018,34(9):130-134.
[3]孫文科.超以象外——淺談中國園林山水畫之意象表達[J].藝術沙龍,2016(3):218-233.
作者:黃琦 張躍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