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有機農業生產與宏觀經濟運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中國的有機農業迅速發展。目前,學術界大都從微觀角度分析有機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有機農業生產和一國的宏觀經濟運行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為此,結合宏觀經濟理論,從短期經濟波動、長期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三個角度,對有機農業生產的宏觀經濟效應展開分析。
關鍵詞:有機農業;經濟增長;經濟發展
中國的農產品主要分為3種: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其中,有機農產品的健康安全標準最高,在生產中嚴禁使用農藥、化肥和激素等物質,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在加工、包裝、儲藏和運輸等各個環節,都要嚴格遵循有機產品的相關要求。中國的有機農業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機產品包括植物、動物、水產品及加工類產品等4大類產品。截至2013年底,綜合有機種植農地和野生采集的土地,中國獲得認證的全部有機農地面積為272.2萬公頃,有機產品生產企業為7894家、有機生產基地為6628個,有機加工廠為3910個。①中國的有機農業生產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中國有機農業耕地面積為210萬公頃,居世界第四位。中國的有機蔬菜耕地面積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在亞洲國家中,中國的有機農業用地面積居第一位,比居第二位的印度的有機農地面積高出3倍。②有機農業生產本身屬于微觀的范疇,學術界的相關研究基本都是從微觀角度展開,諸如消費者選擇有機食品的動機和有機農業產量的影響因素等等。本文認為,有機農業生產和一國的宏觀經濟運行之間有一定的關系。為此,本文將結合宏觀經濟理論,從短期經濟波動、長期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角度,探討有機農業生產的宏觀經濟效應。
一、有機農業與短期經濟波動
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表現不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宏觀經濟的供求結構失衡。一方面,某些行業產品滯銷,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某些行業產品的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但是供給相對不足。本文認為,有機農業恰恰是具有強大市場需求潛力的產業之一,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有機農產品的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消費者選擇有機食品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諸如家庭背景、文化水平和個人的生活習慣等等[1]。但是,收入水平是決定有機產品需求的主要因素。伴隨著經濟發展和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對無污染和高品質的有機農產品需求必然會增加。這可以從全球有機農業發展歷程中得到驗證。1999—2013年,伴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全球有機食品銷售總額由152億美元增加到720億美元,年均增長26.69%;有機食品的人均消費金額由2009年的8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0.02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是有機食品消費的主體。2013年,在全球有機食品消費總額最高的前10位國家中,除了中國之外,其余全是發達國家。從人均消費來看,2012年和2013年,世界有機食品人均消費額最高的10個國家依次是瑞士、丹麥、盧森堡、列支敦士登、奧地利、瑞典、德國、美國、加拿大和挪威,全部是高收入國家,其中,瑞士人均消費額最高,為210歐元。相比之下,2013年中國的有機食品人均消費僅為2歐元,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消費水平。這些數據充分表明高收入水平對有機食品需求的影響,同時也表明,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中國的有機食品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事實上,自2000年以后,有機食品的國內銷售就持續增加。目前,我國有機產品每年銷售額約為300億元。
(二)有機農產品的出口前景看好
有機農業興起后,歐美發達國家對有機食品消費的增長速度始終處于世界前列。例如,2013年人均有機食品消費比上年增長最多的前幾位國家依次是加拿大(14.52%)、瑞典(11.58%)、瑞士(11%)、盧森堡(9.8%)、德國(8.14%)、美國(6.94%)和丹麥(2.5%)。但是另一方面,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有機農業生產的增長速度非常緩慢。例如,在2011年,根據有機農業用地面積的增長幅度排名的前10個國家中,有7個屬于發展中國家。在2012年,發展中國家占據7個席位;2013年,占據5個席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屬于有機農業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國家之一。2011年,中國有機農業用地面積比上年增長51萬公頃,增幅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這一數字比上年增長19.4萬公頃,增幅僅次于澳大利亞,居世界的第二位。在這一背景下,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的有機食品國內供給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已經成為有機食品的重要進口國,以美國為例,美國本土生產的有機產品,大部分在國內銷售,僅有5%—7%出口到國外市場,同時美國國內消費的有機農產品中,有80%來自進口[2]。這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有機農產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此外,有機農產品的出口潛力還表現在,相對于傳統農產品來說,中國的有機產品更容易繞開綠色貿易壁壘,順利出口到國際市場。基于上述分析,我國有機農業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潛力巨大。發展有機農業,可以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帶動我國產值和就業的增加,進而通過乘數效應,帶動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當然,有機農業發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促進宏觀經濟平穩運行,還需要進行相關的實證研究。
二、有機農業與長期經濟增長
從理論上看,有機農業生產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的具體途徑是:有機農業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安全和健康的農產品,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進而有利于消費者健康狀況的改善;根據健康經濟理論,健康作為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本存量,會對一國的長期經濟增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實證分析方面,有關人們健康狀況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的問題,國外學者進行的大量實證研究表明,健康狀況的改善,可以保證勞動者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工作,生產效率會提高,這些都有助于長期增長[3]。在關于有機食品本身的健康效應的實證研究上,由于影響健康的因素很復雜,所以學術界的研究方法和結果缺少一致性。M.Hube(r2011)等人采用目前學術界常用的多種分析框架,對有機食品和健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一方面,有機食品中含有更多的有益于人們健康的成分,例如,有機植物中含有更少的硝酸鹽成分、更少的殺蟲劑殘留和更多的維生素C;有機牛奶中有更高的歐米伽脂肪酸和亞油酸。但是另一方面,這種實證研究結果會由于植物的生長周期、成熟情況、施肥情況以及氣候等因素的不同,存在著很大的變動性。此外,他們的另一個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由于缺乏長期的樣本數據,更具有營養的食品的健康效應是不明顯的[4]。筆者認為,盡管目前的實證研究還不能就有機食品的健康效應問題達成一致的看法,但是,就中國經濟現狀來看,有機農業的發展,對消費者健康狀況的改善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首先,中國近年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引起消費者的重視。人們在購買食品時會關注諸如肉雞生長中是否過多使用催長飼料、豬肉中是否含有過量瘦肉精、水產品的養殖和運輸過程中是否濫用抗生素以及蔬菜、茶葉和水果的農藥使用是否超標等問題。基于這一背景,擁有有機標簽的食品,不僅意味著高品質、有營養,而且意味著可以避免上述潛在的健康風險。毫無疑問,這對消費者的健康是有益的。其次,從另一個角度看,在中國發展有機農業,意味著種植業大量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養殖業減少抗生素的濫用。這樣的生產模式,可以避免水和土壤品質的污染,對保護生態環境進而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反面的例證是,近年來,在我國總的耕地面積趨于不變的前提下,農業生產中的化肥和農藥使用數量不斷增加。從2006—2012年,中國的農用化肥總量從53.45億噸增加到74.32億噸,年均增長率為6.65%;化學農藥原藥銷售量由1385萬噸增加到35491萬噸,年均增長率為410%。謝婷(2013)的研究表明,北京地區每年每公頃耕地的化肥施用量超過國際公認標準的上限近一倍[5]。這顯然會對土壤和地下水產生污染,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的效應。綜合上述分析,從長期來看,發展有機農業,可以避免食品消費上的一些潛在健康風險,有利于國民健康狀況改善,對經濟增長有積極的作用。
三、有機農業與經濟發展
根據發展經濟學的理論,一國不僅要追求GDP的增長,還要關注收入結構、產品和生活質量、社會政治體制經濟結構、文化法律以及觀念習俗方面的變化。改革開放以后,隨著農業科技進步速度加快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中國農村的閑置勞動力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是大量農民進入城市工作。這一方面有利于工業化建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導致了一些弊端,某些大城市無法吸納過多的外來人口;人們面臨的住房、交通、醫療和教育等方面的壓力日益增大;農村人口中留守老人和兒童所占比例日益增大。有機農業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因為在有機產品的生產中,不能使用化肥和農藥,不能使用除草劑,很多情況下需要人工摘除害蟲、拔除清理雜草。因此,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發展有機農業,會產生多方面的積極效應,農民在本地區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增加;農村水土環境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兒童身心更加健康;緩解大城市人口過剩的局面,促進中小城市的發展,等等。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理論框架角度說明,有機農業與宏觀經濟運行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發展有機農業,有利于一國宏觀經濟健康發展。為此,政府要針對當前中國有機食品消費中的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等問題采取切實的措施,使得有機食品的潛在需求真正轉變成現實的有效需求。只有這樣,有機農業在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積極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地發揮。
參考文獻:
[1]NihanOzguven。Organicfoodsmotivationsfactorsforconsumers.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2,(62):661-665.
[2]郭瑋.美國發展有機農產品的經驗做法與借鑒[J].對外經貿實務,2015,(3).
[3]Bloom,D.E.,Canning,D,,Sevilla,J.,Theeffectofhealthoneconomicgrowth:Aproductionfunctionapproach.WorldDevelopment,2004,32(1):1-13.
[4]M.Huberectl,Organicfoodandimpactonhumanhealth.NJAS-WageningenJournalofLifeSciences,2011,(58):103-109.
[5]謝婷.城郊型有機農產品基地發展研究———以北京蔡家洼基地為例[J].湖北農業科學,2013,(22).
作者:劉曉惠 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