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寧夏發展有機農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把寧夏打造成“有機農業省”,意義重大
自治區黨委提出建設開放、富裕、和諧、美麗寧夏的戰略決策,這需要若干分戰略和諸多的戰役、戰術及相關的機制、政策和人民群眾的實際行動去實現“。有機農業省”可作為“開放、富裕、和諧、美麗”寧夏戰略的分戰略考慮。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絲路經濟帶建設、生態環境的優化、土壤結構的改變及肥力的增加,提高農產品品質及附加值,農業資源的保護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建設、食品安全及人民的福祉、農民收入的增加、寧夏在中國和世界知名度的提高,等等,有機農業是其不可或缺的、有特色的重要支撐點。打造“有機農業省”,有可能成為寧夏經濟新的增長極。發展有機農業,講起來容易,做起來復雜。考慮到食品安全和人類生存發展,此事絕不是不可為。先從一個或幾個縣、鄉做起,打造有機農業鄉、有機農業縣,逐步實踐,適時推廣,假以時日,應該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如能把“有機農業省”建設作為一個課題,組織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和相關政府部門結合,進行實實在在地研究、實踐,相信對自治區黨委、政府為農業向深度拓展的決策,有重要參考作用,經過努力,如能建成中國“有機農業省”,其轟動效應是不言而喻的。有機農業的關鍵之一是使用有機肥。關于有機肥料原料來源,農業部NY525-2012標準有嚴格要求,只有畜禽糞便、植物、農作物秸稈和動物殘體,例如骨粉、貝殼粉、變質的魚粉(沿海一帶)等。
二、我國有機農產品的種植、認證
也規定只能用上述三種原料所制成的有機肥料。運用先進的生物菌種和生物發酵技術,對農業廢棄物如畜禽糞便、植物秸稈進行處理,生產的有機肥有很好的肥效,有改良土壤、培育地力、改善農產品品質和增加作物產量之功效。寧夏有機肥原料來源豐富,以奶牛養殖為例,據測算,一頭奶牛一年產生糞便10噸,每4噸新鮮糞產出1噸有機肥。育肥牛(3~4個月)4頭產糞量抵1頭奶牛。如以每畝有機農業需有機肥600~800公斤計,每頭奶牛糞便可供3~4畝地施用。2012年我區奶牛存欄30.2萬頭,育肥牛存欄60.32萬頭,僅此一項可滿足90~120萬畝地肥料需要。加上其他畜禽糞便及植物秸稈等,滿足寧夏有機農業用肥,理論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區有機肥推廣施用,曲折尚多。主要問題,一是有機大米基地等少數有規模的農業企業多使用有機肥,而廣大農戶鐘情于化肥,(有補貼、肥效快),致使全區23家以畜禽糞便為原料的有機肥廠徘徊在微利、市場需求不足的尷尬境地。例如,坐落在吳忠金銀灘鎮的吳忠市全民創業示范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吳忠市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年產有機肥料3萬噸,可年處理畜禽糞便6萬噸。但由于農民對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認可和接受程度緩慢,急功近利意識濃厚,多青睞有補貼的化肥,而有機肥乏人問津。目前該公司每年只能生產1萬噸有機肥料,供應“塞外香“”法福來”及永寧萬畝有機水稻基地等少數農業企業。二是農業廢棄物不能普遍進行無害化處理,造成土壤、水源、環境的污染,導致疾病增加,危及人民健康。三是國家在戰略上、宏觀上思路和部署很明確,但戰略實施中,有些部門全局意識、系統意識較弱,在制定具體政策時,只考慮“此”,而對相關聯的“彼”,考慮不足。有些規定甚至互相矛盾。例如,化肥有補貼,而國家提倡的施用有機肥卻少有相關扶持政策,這就使國家環保、農業部門提倡的多使用經過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料,減少化肥使用量,成為一句空話。四是對有機農業宣傳不夠,全民科技素養培育程度不高。基于以上情況,筆者對寧夏發展有機農業有以下思考:
1.把寧夏建成“有機農業省”
可考慮列為自治區課題,組織力量研究,拿出有質量的研究報告,供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參考。清理和辨識與有機農業建設相關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門的具體政策、規定,解決相關政策、規定不協調、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問題,屬于國務院相關部委的,可提出地方政府的意見。
2.出臺支持農產品施用有機肥的鼓勵政策
既鼓勵農戶、農業合作社,也鼓勵有機肥生產企業。進行有效的有機農業科普宣傳,宣傳和討論農產品產量、質量和價格的關系,改革宣傳思維方式,改善提高全民科技素養,形成全社會自覺關注有機農業的文明氛圍。
3.依靠科技
引導高校及農業科研院所重視有機農業研究,加強有機生物農藥及飼料添加劑研究,有機肥與人工合成肥施用比例研究,對生物企業、制藥企業、污水處理廠中的污泥等制成的肥料,進行重金屬含量、有害物質的檢測和處理,保證有機肥的品質和聲譽。
作者:左理 單位:寧夏老科協協會副會長、教授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