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科有機化學的教育感悟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聶旭亮、吳蘇琴、陳金珠 單位:江西農業大學理學院
有機化學作為四大基礎化學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基礎學科,是高等農業院校重要的基礎課,幾乎涉及我校農、林、牧等所有專業,包括農學、植保、園藝、動科、動醫、動藥、水產、林學、中藥、制藥、生科、生工、生技、食品、資環、環工、環科等專業,為農、林、牧等農業院校各專業的后續課程的學習提供扎實的有機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創新能力。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學科,是一門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來源、制備、結構、性質、應用及其相關理論和方法的學科。由于有機化學課程內容豐富,有機反應繁多,有機物結構復雜,反應機理抽象,學生就會感到有機化學知識枯燥無味,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影響教學效果。
近年來,隨著課程的改革,農科有機化學課時在逐漸減少,已由原來的60-80學時減少為40-50學時(我校理論課只有45學時,理論27學時)。特別是2008年以來,根據教育部統一安排,化學成為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農學門類公共基礎考試科目之一,化學的教學,特別是有機化學的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制定出一套新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如何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迫切課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本文作者談談對農科有機化學的教學的一些體會。
1.加強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的載體,教材建設是搞好教學的基礎。原有的教材存在教學內容陳舊,缺少現代的新知識和新理論,沒有與現代農科知識實現交叉滲透,缺乏特色,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原有的教材已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要求。為此,我們結合3所高等農業院校的骨干教師,修訂了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大綱,整合和精選教學內容,重新編寫一部《有機化學》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二五”重點建設教材[1]。新的《有機化學》教材廣泛收集并借鑒了同類教材的優點,結合編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并以農林院校《有機化學》教學大綱和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農學門類聯考考試大綱為依據編寫的。在內容編排方面:①保持系統性的基礎上,刪除了陳舊內容,增加了新內容;②以結構和性質的關系作為主線,分析結構特點,進行邏輯推理,借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③結合本學科的發展趨勢與科研動態,增設一些世界發展前沿課題內容,借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④在每章之后,對重要知識點進行了系統的歸納總結,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教材的內容是固定的,教師必須不斷跟蹤社會生活的新動向及相關的新信息,掌握有機化學發展的新動態,同時結合農科有機化學的特點,精心組織,有機化學的教學內容就可得到不斷充實。
2.注重緒論教學
緒論是開場白,是學生接觸有機化學的第一課,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將有深刻的影響[2]。作者從日常生活中的有機化學常識引出有機化合物的含義,從有機化學發展史,講到有機化學的重要性,最后講到如何學習有機化學。在緒論課教學中,通過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機化學常識,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體會到有機化學的魅力。例如講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時,講到烷烴,可以給學生講講汽油,辛烷值等;講到鹵代烴,可以講講塑料,白色污染,加拿大高中生丹尼爾伯德找到塑料克星等;講到醇,可以談談假酒,工業酒精,酒駕,酒精測試等等,這樣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其次介紹有機化學與農科專業的關系,使學生了解有機化學對其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引起學生對有機化學學習的高度重視。例如:要獲得作物優質高產,提高和作物病蟲害作斗爭的有效性,除了改良品種和進行生物防治外,目前仍離不開農藥防治,合成低毒高效與環境友好的新農藥離不開有機化學;為了使作物的農藝學形狀、果實色澤、果實大小、品質風味、抗逆能力等符合人們的需要,就要對作物的生長發育進行人工調控,所需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研制也離不開有機化學;為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對農副產品進行的深度加工以及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等都與有機化學密切相關;為了提高防治疾病的有效性,藥物的研制和開發需要有機化學。
最后特別介紹農科專業的考研狀況。介紹化學課目是農學門類公共基礎考試科目之一,而且其中有機化學的分值占化學科目總分的一半(總分150分,有機化學75分)。現在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就立志考研,因此考研情況的介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學習目標,而且可以進一步說明有機化學的重要性,引起學生高度重視。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講好緒論課的教學,就可以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為整個學期有機化學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3.靈活采用教學手段
3.1注重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結合
隨著有機化學內容的增多和學時數的減少,單純采取傳統教學,學生學習任務加重,在短時間內難于熟練掌握所學內容[3]。而單純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節奏太快,部分學生對教學內容來不及思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結合,取長補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講烷烴的結構和構象異構和Fisher投影式時,我們利用球棍模型給學生展示并操作。這樣就把復雜的抽象的空間概念一下子變得通俗易懂、形象直觀了。在講對映異構體的R/S命名、反應機理等理論性較強、較抽象的內容時,可以把相關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模擬反應的動態機理,使枯燥、抽象、微觀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生動、有趣,再結合教師的理論講解,就能使學生很好地掌握這部分內容。
3.2構建有機化學網絡教學平臺
傳統的答疑方式主要是利用課間時間或者課后時間,由于時間有限,來答疑的學生又多,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4]。為此,我們在校園網上構建《有機化學》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在平臺中除了提供教案、授課課件和課后習題答案與詳解等資料外,最主要的是設立了答疑討論平臺。學生可隨時上網就有機化學相關話題進行討論,也可以提問,任何一個有機化學的任課老師都可以給予及時地指導和幫助。另外,平臺中還建有試題庫,學生可以進行在線檢測。網絡教學綜合平臺的構建,老師和學生就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交流互動,開展全方位的立體化教學,在學生中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氣氛。
4.結語
有機化學是高等農林院校農學類專業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學好有機化學,對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今后的升學都非常重要。為了提高有機化學教學的質量,作者從加強教材建設,注重緒論教學,靈活采用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探索。經多年實踐教學證明,農學類專業有機化學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