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俄遠東黑色冶金業發展現狀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俄遠東鐵礦的分布及特點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儲量國,鐵礦石儲量650億噸左右,約占世界總儲量的40%[1]。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鐵礦石儲量非常豐富,已經探明的鐵礦石儲量(A+B+C1+C2)70多億噸,約占全俄鐵礦石總儲量的8%~10%。遠東地區的鐵礦床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即薩哈共和國南部的南阿爾丹河、阿穆爾州的結雅河—謝列姆賈河和猶太自治州的小興安嶺—布列亞山等地。此外,還在堪察加東岸和千島群島的某些島嶼附近發現了儲量豐富的鈦磁鐵礦砂;在南雅庫特阿爾臺地的中部和納戈內村北部發現了三十多個鐵礦床、大型赤鐵礦和磁鐵礦;在阿爾丹河和阿姆加河的分水嶺還有一些褐鐵礦,其中恰拉—托克和奧科克馬—阿姆加鐵礦區的預測儲量為400億~500億噸(見表1)。值得一提的是,薩哈共和國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蘊藏著煉鋼所需要的錳礦,儲量巨大,達640萬噸[2]。遠東地區的鐵礦床多屬于貧鐵礦,鐵金屬含量不高,開發出來的鐵礦石缺少出口競爭力;遠東地區的鋼鐵工業也不像中央地區、烏拉爾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那樣發達,但是,遠東地區的鋼鐵工業卻可以依靠鐵礦床中富含的多種礦產資源來滿足其對錳、鉻、鎳、鈦等金屬原料的需要。遠東地區的鐵礦床分別蘊藏在地質條件不同、自然環境各異的區域,從而導致在鐵礦床的開發成本和經濟效益上產生很大差別。比如,開發恰拉—托克地區的鐵礦須投入巨額資金,每噸鐵礦石、精選礦和球鐵礦的生產成本和費用也非常高;相比之下,開發塔耶日和焦索夫鐵礦需要的投資稍小一些;開發吉姆坎斯克和蘇塔爾斯克的費用比較少;而開發加里鐵礦的費用最低。此外,像薩哈共和國南部的塔雷納赫和戈爾基茨(泰加鐵礦床除外)這樣的貧鐵礦,不僅鐵的含量低于30%,而且對其進行開發還須繼續進行地質勘探和勘察。
二、俄遠東地區鐵礦藏開發現狀
在俄羅斯,80%的鐵礦石都是露天開采出來的。2005—2006年,俄羅斯遠東地區拍賣了一批鐵礦床,彼得羅夫斯克礦業公司的子公司阿里科姆公司獲得了猶太自治州、阿穆爾州的吉姆坎斯克鐵礦、蘇塔爾鐵礦和加林鐵礦,以及庫拉納赫和部分大謝伊穆斯克鈦鐵礦—鈦磁鐵礦等四個大鐵礦的開采許可證。2008年,實力雄厚的阿爾羅薩投資集團通過競標獲得了薩哈共和國境內的塔耶日鐵礦、焦索夫鐵礦、塔雷納赫鐵礦和戈爾基茨鐵礦四個大鐵礦的勘探權和開采權,鐵礦石總儲量為50億噸。按照許可證協議的條款,吉姆坎斯克鐵礦應該在2010年投入生產,年產鐵礦石500萬噸;加林鐵礦預計2012年末至2013年初投產,年產鐵礦石500萬噸;蘇塔爾鐵礦還須進行進一步勘探。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礦業公司計劃在2014年在遠東地區獲得首批鐵礦石原料,每年將其一半產量(200萬噸)送往阿穆爾金屬冶煉公司,剩余的鐵礦石均出口東南亞國家。按照許可證協議,塔耶日、焦索夫、塔雷納赫和戈爾基茨鐵礦應該在2020年開始投產。無論是蘇聯,還是蘇聯解體以后的俄羅斯政府都非常關注在遠東地區建立鋼鐵工業生產基地的問題,對遠東地區的鐵礦進行了一系列的勘探、勘察和評估。然而,由于遠東地區各行政區的自然條件、居民數量、經濟發展潛力不同,因此,俄政府在鋼鐵生產基地和鐵礦石原料供應地的選址方面一直舉棋不定。應該說,遠東地區南部,像薩哈共和國南部、阿穆爾州和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部、濱海邊疆區的自然條件比較好,人口密度比較大,運輸通道相對發達,擁有西伯利亞大鐵路、貝阿鐵路、水上運輸、公路運輸、航空線路,是建設冶金工業聯合加工廠的最佳地點;而薩哈共和國南部蘊藏著大量的優質鐵礦石和豐富的石煤資源,可以作為原料供應地。然而,雖然投資者對該地區的鐵礦藏非常感興趣,但是由于這里的人口密度過小、氣候條件嚴酷、經濟開發程度低,以及為消費者運輸成品的費用太高等不利因素,往往使投資者和開發者望而卻步。中國是世界鐵礦石市場上的最大買主,被稱為“全球吸鐵石”。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鋼鐵企業對鐵礦石的需求量也大幅提高。為了減少對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鐵礦石的過度依賴,擺脫國際鐵礦石持續漲價給中國鋼鐵企業構成的巨大壓力,也為了就近獲取資源,通過鐵路運送俄羅斯生產的鐵礦石,避免海運費持續攀升給中國企業帶來損失,中國計劃投資開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鐵礦,首選就是阿穆爾州的吉姆坎斯克鐵礦。目前,中國工商銀行正在同負責開發吉姆坎斯克鐵礦的彼得羅夫斯克礦業公司進行談判,計劃向其提供4億美元貸款,用于吉姆坎斯克鐵礦的開發。
遠東地區黑色冶金工業不太發達,它在遠東工業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僅為1%,鋼鐵產能僅能滿足本地區的需求,與俄羅斯鋼鐵工業總體發展戰略目標相去甚遠。遠東地區黑色冶金工業發展戰略須通過組建地區冶金產業集群的途徑來逐漸實施。遠東冶金產業集群的第一個基礎企業是阿穆爾冶金集團,該集團每年的鋼產量為210萬噸;第二個基礎企業是外貝加爾—彼得羅夫斯克冶金工廠,該廠鋼的年產量為180萬噸。建立薩哈共和國南部和阿穆爾河沿岸地區采礦冶金產業群是組建遠東冶金產業集群的下一個發展目標。然而,組建遠東地區冶金產業集群并非易事,因為遠東現有鋼鐵企業較弱小,其周邊的生態環境非常差,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來加以改善。彼得羅夫斯克礦業公司的子公司阿里科姆公司認為,只有在國家與私營企業合伙的基礎上組建冶金產業集群,才能使遠東地區的采礦工業聯合加工廠聯合在一起,實施大規模的生產計劃,進而發展遠東地區的能源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盡管開發遠東地區個別礦床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大,但是,如果一邊按計劃、循序漸進地對遠東地區的鐵礦床進行開發,一邊把采礦、選礦、綜合利用投資與鋼鐵生產體系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對于鋼鐵企業的發展來說,一方面需要投資者的資金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了組建遠東地區冶金產業集群,阿里科姆公司計劃為正在建設的吉姆卡諾—蘇塔爾采礦選礦聯合公司撥款25億盧布,該采選公司的鐵礦石計劃年生產能力為1500萬噸。該公司還計劃擴大現有的運輸走廊,如修建新的跨阿穆爾河大橋,在蘇維埃港修建海上運輸終端,計劃年綜合貨運量700萬噸,成本超過40億盧布。遠東地區鋼鐵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缺少資金
據俄羅斯業內專家估算,開發遠東地區的鐵礦床和發展鋼鐵工業需要大量的投資,資金缺口為30億~130億美元。但是,由于遠東地區具有開發前景的鐵礦床多集中在氣候惡劣、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交通運輸設施不發達,資源開發和運輸成本高,加上投資回報少、資金回收期長等不利因素,很難吸引投資者。
(二)技術裝備落后導致生產效率不高
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對鋼鐵工業的投資大幅減少。據專家評價,目前俄羅斯大多數鋼鐵企業的技術設備僅可繼續使用5~7年,而且近期內國家對鋼鐵工業的投資形勢不會有明顯改善。雖然遠東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但是,由于當地采礦選礦聯合公司的技術裝備和技術水平比較落后,限制了產品質量的提高和產品品種的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資源的浪費。
(三)國內相關產業的蕭條阻礙了鋼鐵工業的發展
鋼鐵工業的發展與金屬消費領域緊密相關。近年來,雖然俄羅斯諸多金屬消費行業,如機械制造業和國防工業的生產呈現出復蘇的態勢,但是仍然無法從根本上帶動鋼鐵工業的發展。因此,只有當國內金屬消費市場越來越活躍,鋼鐵工業與其他行業,如汽車行業、鐵路行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才會真正促進鋼鐵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