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價值醫療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價值醫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具有創新性、精細化、可及性、整合性和信息化等特征,對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價值醫療在提供高性價比的醫療服務、促進和諧醫患關系、創新醫療衛生相關機制以及優化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的作用,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
[關鍵詞]價值醫療;公立醫院;公益性;公立醫院改革
1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內涵及實現特征
1.1公立醫院公益性內涵
目前,就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而言,公立醫院無論是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還是經濟運營,都占據著主導地位[1],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其發展方向必須符合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一是提供的基本衛生服務要確保公平與可及;二是向民眾提供有價值、有需要的衛生健康服務;三是體現其衛生服務的效率和結果[2]。簡言之,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在于提供價廉質優的基本衛生服務,提升人民健康素質。
1.2公立醫院公益性實現特征
1.2.1多元協同推進
在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要使各利益相關方協同努力,使各項改革政策效能均達到最大化,促進公益性目標的實現。一是政府要發揮保障和支持作用,二是社會群體發揮監督和評價作用,三是各級公立醫院及其職工發揮主體效用。
1.2.2發展共建共享
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提出,在績效考核中應重點關注醫療質量、效率、可持續和滿意度等指標,未提及業務成績,這反映了公立醫院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發展方向要求公立醫院在醫療資源、醫療技術、醫療信息等方面應注重共建共享,發揮各方合力,建設可持續性和公益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1.2.3階段目標引領
當前,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是檢驗醫改成效重要指標,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是一個分階段、有進程的發展目標,其推進的過程也就是公立醫院不斷破除舊機制、逐漸邁入深水區的過程。這就要求公立醫院要不斷適應形勢,制定行動計劃,分階段、一步步達成目標。
2價值醫療的內涵及特征
2.1價值醫療內涵
價值醫療是近年來衛生系統發展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價值醫療最早是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于2006年提出,其理念主要是追求性價比高的醫療衛生服務,即人們以同等或較低的成本取得醫療質量或醫療效果的最大化,衛生經濟學界稱其為“最高性價比的醫療”[3]。價值醫療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在一定成本下創造最優的醫療價值,體現在三個維度:服務成本低、醫療效果優、就醫體驗好。這恰好契合了公立醫院公益性發展目標,因此價值醫療能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進而促進我國健康服務事業動能轉型。
2.2價值醫療的特征
2.2.1創新性
價值醫療作為一種新的衛生服務模式,對破解我國醫療體制機制的難題有著獨特作用。在這種醫療模式下,不再以服務提供為主,而是從需求出發,重視患者體驗度和滿意度,重視患者與醫療團隊的合作性和共同決策,提高患者就醫獲得感和幸福感,具有獨特的創新效果。
2.2.2精細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醫療衛生發展主要依靠擴大體量和生產投入來實現,容易出現過度醫療的情況,導致“看病貴”。價值醫療模式下,公立醫院從粗放型發展向精細化管理轉型,更加注重醫療服務的效果,強調醫療服務的過程,又同時強調醫療結果的有效性。
2.2.3可及性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世界醫療資源約存在20%~40%的浪費[4]。我國醫療資源閑置,過度醫療和醫療不足現象并存。2017年,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5.0%,其中公立醫院91.3%,鄉鎮衛生院只有61.3%[5]。在這樣的供需失衡狀態下,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問題成為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價值醫療模式能彌補以往只強調服務量而不強調醫療質量和效率的不足,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從而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性。
2.2.4整合性
長期以來,醫院實行專科分診,固然有利于專病專治,但另一方面也會產生醫療服務過程延長或病癥的誤判。價值醫療的整合性優勢區別于以往醫療衛生服務的專科化、碎片化,價值醫療注重醫療衛生服務提供的預防、診療、愈后和保健全過程,重視一體化、“一站式”診療。
2.2.5信息化
當前,醫療衛生系統對信息化的需求愈加強烈,這也是醫療費用增加的因素之一,同時還易產生信息化設備、技術濫用的情況。價值醫療以信息化為前提,實現臨床路徑管理和按價值付費,既可以提升診療過程和效果,也能規范醫院診療技術和設備使用科學化。
3價值醫療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實現的途徑
3.1提供高性價比的醫療服務
一方面,通過價值醫療,患者獲得了較好的服務體驗和醫療效果;另一方面,醫院實現了動能轉型,提升了自身發展,把以患者為中心真正落實到醫療實踐過程中,對重視醫患溝通、減少多余干預的行為進行激勵,推廣整合性服務和多學科診療模式[6],最大程度維護患者利益,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
3.2促進和諧醫患關系
在以治病為中心的醫院發展理念下,醫院發展呈現高效益,容易導致“看病難、看病貴”,醫患之間難以信任、難以和諧。而價值醫療以患者為中心,醫患雙方是命運共同體,以促進共同利益為出發點,注重醫療過程合作化,推動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
3.3創新醫療衛生相關機制
價值醫療從某種程度上促進各項醫療衛生政策和相關保障機制的醞釀出臺。從政府角度來說,提升醫療質量就需要不斷予以政策激勵和財政支持,如加大對公立醫院補助力度,統一疾病診斷編碼和病種分組標準,加快實施支付方式改革等。從公立醫院來講,價值醫療促進其內在體制機制的創新,包括制定價值醫療相關政策、探索按價值付費、加強醫療服務技術評估、改善候診就醫環境、豐富醫院價值文化等[7]。創新性的價值醫療模式必然會帶來眾多有利于公立醫院公益性發展的轉變,這些轉變又是實現公益性目標不可或缺的要素。
3.4優化衛生資源配置
公立醫院要鞏固自身發展,必須建立起以公益性為原則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其次,公立醫院要與基層機構合作,推動基層支付機制、服務體系和醫藥保障體系的創新,發揮基層首診、上下轉診優勢,促進衛生資源的有效性供給。另外,同層級的公立醫院之間要加強合作,形成橫向利益共同體,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
3.5發揮“互聯網+”的優勢
價值醫療需要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互聯網+”技術作保障。一方面,不斷優化的醫療服務流程、不斷完善的醫院信息系統、線上和線下醫療服務相結合等,促進了價值醫療的不斷優化發展。另一方面,以“互聯網+”為手段的智慧醫院,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可靠、前沿、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提升醫院發展前景。
4相關思考
公立醫院改革進入深水區,醫療公平、服務質量和價格幾乎成了無法兼顧的“不可能三角”[8]。價值醫療以醫療可及性、服務高質量和價格可承受為核心,對公立醫院實現公益性的作用不言而喻。
4.1學習相關經驗,加強標桿分析
從世界范圍看,多個國家開展了高效率的價值醫療實踐。美國在新世紀初就開始了價值醫療的實踐探索,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和價值支付方案,實行支付制度改革,例如老年醫療保險(Medicare)形成按價值付費的新支付模式,對醫師的付費采用點數法進行改良,并引入了按績效付費的措施[9]。英國不斷更新價值定價(ValueBasedPricing,VBP)方案,通過加權設定閾值,考慮疾病負擔和社會效益,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4]。從國內探索來看,我國越來越重視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越來越強調醫療費用和醫療質量的控制,各地紛紛開始探索按價值付費[10,11];但是對價值醫療的探索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學習相關經驗,利用政策和機制優勢,將價值導向貫穿醫院工作中,助推醫院公益性的實現。
4.2做好政策支持,協調利益關系
實施價值醫療,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必須以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為保障。一方面,衛生政策的頂層設計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做好各項衛生政策之間的銜接,各項政策不能自相矛盾或難以兼顧,并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面,地方各級部門要繼續加強對醫療衛生機構的分類指導,加強政策引導和保障落實,將改善醫療服務和深化改革同步推進,協調過程中的各相關利益者關系,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
4.3加強醫院管理,不斷創新體制機制
價值醫療的實踐過程,必然與醫院管理和體制機制創新息息相關。要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推動發展方式、管理模式和投資方向的轉變。另外,價值醫療的實施需要良好的醫院人文環境,要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和后勤服務建設,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助推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實現,邁向醫改新時代。
參考文獻
[1]方鵬騫,閔銳,張鳳帆,等.對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1):1-4.
[2]肖婧婧,朱嘉龍.基于第三部門的公立醫院公益性實現機制探討[J].醫學與社會,2009,22(9):16-20.
[3]本刊編輯部.以價值為導向邁向醫改新時代[J].衛生經濟研究,2019,36(1):3.
作者:雷麗蓉 劉志遠 伍林生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