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圍繞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開展教書育人工作,從入學教育、職業認同、教學改革、學生實習、就業與升學幾個方面闡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思路和方法。只有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提升,才能體現出育人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醫學檢驗;學生;教育
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先后提出“科教興國”(1995)“人才興國戰略”(2003)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2003)等一系列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國家戰略,“科技”“創新”和“人才”等逐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關鍵詞[1]。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而醫院檢驗科、血液中心和疾病控制中心對人才需求層次更高、數量減少。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和醫學院校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在提升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做出應變。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列為學校的重點學科之一,2012年檢驗系成立。根據學校的辦學方針和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發展趨勢,強化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加強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加強與醫院和其他實習單位的合作,不斷探索教書育人新方法,從而提高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1加強新生入學教育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在文中寫到“入校不苦,初入校則哭。初入校不苦,初入校無人引導斯苦”,這句話反映了新生入校后的引導人也就是新生輔導員、班主任的重要性[2]。自20122年開始,大學生的主體就成了90后。這個年齡段的大學生思維活躍,自主意識強,功利化思想表現明顯。許多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生活自理能力相對較差,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因此,應及時有效地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幫助同學們順利完成角色轉換,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奠定醫學生的信仰和追求,平穩適應大學生活。
1.1建立全員育人機制
新生入學教育不能完全由輔導員來完成。因為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是輔導員最忙碌的時候,既要向各部門提交各種數據,還要做好新生復查、貧困生建檔及助學金審核等工作,事務性工作占據了絕大部分時間。輔導員本身并未集醫學專業、心理學專業、教育學專業于一身,不具備完成全部入學教育工作的能力,需要專業人士施以援手。檢驗系自2015年起按照學校要求給每個班級配備了專業指導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輔導員分擔了一些工作。但是要想取得好的入學教育效果,應該建立全員育人機制,由學校調配其他部門和專業人士、教師共同來完成這一工作。
1.2加強專業適應教育,培養學習主動性
經多年工作發現,有些醫學專業的學生是被動選擇所學專業,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有些學生也是如此。在入學之初,這些同學會因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不是心儀的專業而產生消極情緒,有障學習積極性的建立。針對這種情況,檢驗系在每年新生入學后就由系主任給新生班介紹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所學課程、實習情況、就業單位等內容,讓學生們對本專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另外,輔導員還會安排大二的學生分享學習心得,請優秀的畢業生返校講述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情況,現場解答同學們心中的困惑,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1.3重視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不能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必須有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員要給學生做專題講座,講解做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美國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常常在圖書館看書到凌晨,高職高專層次的大學生學習情況與之相比差距很大。如果不能在大一上學期就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學生在校學習和以后的就業是十分不利的。學生做好自己的規劃之后,可以在不同的階段加以調整和完善,并隨著學年的變化給自己設立更高層次的目標,這樣他們在實習結束的時候就不會因找工作而迷茫,對自己的人生也會有中、長期的規劃。
1.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醫療工作的特殊性需要醫務人員具備穩定、樂觀的情緒、敏捷的思維、堅強的意志、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素質,要求醫生能以健康的心理狀態影響患者,這就需要醫生本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能及時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可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重要[3]。學校應該在新生入學時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輔導員老師要能夠及時發現新生的心理問題,鼓勵學生經常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參加活動。擔任心理健康課的任課教師也應該多參與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工作,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2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
醫學生的職業認同主要指自己將來從事醫生職業和將要扮演醫生角色的看法,既是個人職業發展的起點,也是生涯發展的核心和成功的動力之源[4]。
2.1以“講、樹、做”活動為切入點
大學生入校后無高考指揮棒的壓力和家長的約束,很容易自我放松。輔導員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入學后就帶領學生落實學校“講文明、樹新風、爭做文明有禮醫專人”活動的相關文件要求,從學習態度、課堂紀律、就餐秩序、教室衛生、宿舍衛生等方面加以制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醫學職業嚴謹性的特點決定了醫學生必須養成嚴謹的生活和學習作風,具備理性的邏輯思維和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5]。醫學生的培養本就比其他院校更加嚴格和規范,讓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從入學伊始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和行為習慣。
2.2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
校園文化是學生走出課堂后最重要的教育氛圍,雖然無形,但有力量,而且校園文化教育的力量是潛移默化的,更容易影響學生,教育的滲透性更強[6]。定期舉辦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可以營造出充滿活力的校園文化氛圍。醫學校園的路名、樓名的命名也應該體現出醫學特色,學生在校園里就能感受到醫學的魅力。如果能夠經常聘請一些醫院不同專業的知名專家給學生們開展一系列關于醫德醫風方面的講座,將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職業認同感。
2.3明確辦學定位,大力開展社會實踐
學校應該大力支持各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大一的暑假,在老師的帶領下去了解鄉鎮衛生院的發展狀況。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大學生們用自己所學為病患服務,了解基層醫院的發展前景,檢驗理論與實際的差距。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促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3重視學生實習工作
高職高專院校的醫學生在校學習兩年,第3年到醫院參加實習。實習是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學習水平和動手能力的檢驗,又是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平臺。實習也是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項學習內容。
3.1重視實習前教育
為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能夠順利實習,實習前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定期邀請省級醫院檢驗科的專家來給學生講述醫院的發展現狀,實習環境與要求,以及就業等相關的情況。輔導員應給各班開班會,講解實習注意事項,請實習生回來和在校生交流。通過專題講座和交流加深學生對實習的了解,學生也會學到實習中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3.2開展多樣化實習
除了河南省人民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一批醫院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實習單位之外,河南省血液中心,河南康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河南正清源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大吉比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是學生的實習單位。選擇到公司實習的學生采用分段制的實習方式,先在公司實習5個月,再到學校附屬醫院檢驗科實習4個月。這樣學生既可以了解公司的業務開展情況,也能完成在醫院實習的相關內容。
3.3和實習生保持緊密的聯系
大三的實習生基本不在校,對實習學生的管理卻不容忽視。輔導員通過QQ群、微信群向學生傳達學校的有關規定,學生也能將近況及時和輔導員老師溝通。系領導堅持每年兩次到鄭州市區的幾家醫院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并將有關情況反饋給專業課教師。檢驗連續3年向北京華大吉比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派出實習生。通過學校與實習單位的有效對接,對學生的實習管理更加規范化,也有利于學生就業。
4鼓勵學生就業和升學
4.1引導學生轉變擇業觀念
省市級的醫院檢驗科招聘人才的學歷條件已提高至碩士學歷,有些醫院看到參加招聘的博士不少,直接錄取博士。不少縣城的醫院也將錄取條件提高到本科學歷。這就使得高職高專層次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不能再把自己的就業單位局限在醫院,醫療器械公司和第三方實驗室也是不錯的選擇。畢業生可以邊工作邊考取檢驗士資格證,先就業、再擇業。一些第三方實驗室的工作是專科生完全可以勝任的,用人單位出于成本的考慮也愿意聘用。輔導員老師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可以考慮省外就業單位,多種渠道就業。
4.2鼓勵學生參加專升本、自考考試
在新生入學就告訴同學們提高學歷的途徑:自考本科、專升本考試、考研。有些同學大一就開始準備自考,在畢業當年的12月份就可以拿到自考文憑。2015年畢業生自考通過率超過30%,2016屆畢業生也有1/3的同學參加自學考試。有的學生有專升本的意愿,關于報哪所學校,如何復習有許多困惑。在每一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離校前,輔導員都會請幾名升入本科院校的學生回來給學生聊聊本科院校的理論課和實驗課學習情況,講講復習需要注意的事項,并現場解答同學們的疑惑。
4.3關注學生就業
學校每年都會舉辦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系領導和輔導員高度重視,積極通知學生返校參加。系領導會將平時收到的招聘單位信息轉發給輔導員,不管畢業生是否離校,都會經常在學生的qq群和微信群里公布一些招聘信息,供畢業生選擇。綜上,加強新生入學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重視學生實習工作、鼓勵學生就業和升學,有助于提高高職高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羅嘉瑩,黃曉亮,藍曉,等.關于醫學檢驗專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151-153.
[2]宋潔.新生入學教育存在問題及工作方法[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7):111-112.
[3]馬建華,周瓊華,醫學生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視界,2015,(33):158.
[4]陳雪風,梁博,孫丹,等.提升醫學生職業價值認同的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5):664-666.
[5]陳艷平,翟凌峰.醫學生養成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經營管理者,2016,(11):362.
[6]張麗莉.醫學生職業認同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李妍 單位: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