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范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藝術教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音樂教學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課程,對于學生的綜合成長有著很大影響。器樂教學是音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欲望,強化學生的音樂體驗。下面就初中音樂教育中強化器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全面分析。
關鍵詞:初中音樂;器樂教學;策略;有效性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快速發展及積累知識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逐漸從感性學習過渡到理性學習。初中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學生的情感、情緒也更加豐富,對外界的感知比較敏感,十分看重他人對自身的看法,同時初中生正處于變聲期,這些因素導致很多初中生不敢唱歌,不愿唱歌,擔心受到外界的嘲笑,而器樂教學則可以很好地改變學生不敢唱、不會唱的情況,學生可以在演奏器樂的過程中感受到美妙的音色,這樣既能緩解學生的唱歌焦慮,又能增強學生的音樂自信心,同時有助于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初中音樂器樂教學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音樂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初中教育中,音樂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藝術修養及審美素養的提升。器樂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關鍵環節,初中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開展器樂教學活動,能夠為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提高學生興趣
對于不喜歡唱歌或先天歌唱條件較差的學生來說,器樂可以為他們表現音樂提供新的方式,器樂的類型多樣,演奏方式多變,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器樂的熱情。學生在器樂演奏過程中能獲得良好的成就感,這對于音樂學習有很大幫助。同時器樂演奏水平的提升還會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信心,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二)強化學生音樂表現力
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器樂教學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音準、和聲、節奏等音樂素養的提高,學生也可以借助器樂來強化自身的音樂感知、音樂體會,在學習各種樂曲時體會到不同音樂的風格、魅力,調動起自身探索多元音樂文化的熱情。學生借助器樂開展音樂實踐,能產生更加深刻、準確的感受,為音樂表現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三)強化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及技能水平
器樂教學可以讓學生接觸到豐富多樣的音樂作品,能夠深化學生的音樂理解,并且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學到的音樂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
(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在開展器樂演奏時,需要做到全身配合,這對學生大腦的開發十分有利。學生在器樂表演過程中會提升自身的感官靈敏度,從而促進觀察、思考能力的發展。器樂表演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特別是多器樂合作表演,對學生整體意識、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有很大幫助。此外,器樂教學還能推進學生與他人的溝通交流,推動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
(五)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對初中生來說,他們學會器樂表演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參加各種音樂活動,或者借助樂器來抒發內心的情感,這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生借助器樂能夠很好地豐富自身的課余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提高初中音樂器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強化學生器樂學習興趣
1.從最近發展區入手興趣是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心理表現,初中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器樂學習興趣,才會主動開展器樂學習、訓練,并且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從而很好地緩解學習的緊張感。初中生對于生活周邊的事物具有很高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提起學生所熟知的事物,學生就會表現得興致勃勃,甚至會主動與教師進行討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學生已知的事物入手,讓學生的學習可以化難為易。有的音樂教師認為器樂教學難度較高,器樂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專業性,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同時器樂演奏需要耗費學生長時間的練習,而初中生卻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訓練。對此,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器樂教學時,可以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入手,構建與器樂學習相關的情景,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結合學生原有的知識,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器樂,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2.選擇適宜器樂在初中音樂器樂教學環節,器樂的選擇是很重要的,同時器樂本身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如果教師選擇學生喜歡的器樂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就會在課堂上表現得很積極,反之學生則表現得很一般。學生通過器樂表演,能夠在無形中提高自身的節奏、識譜、音樂鑒賞等能力,甚至可以將器樂與自身的情感融合起來,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十分有利。在教學實踐中,初中音樂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興趣來選擇器樂,當然也要結合學校的具體狀況,如口琴價格低廉,簡單易學;手風琴音準音色都比較好,有固定音高,表現力強;木琴有固定音高,技巧性比較強,容易演奏。初中音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征,選擇學生喜歡的器樂進行教學訓練,從而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器樂選擇過程中,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1)選擇適合多數學生、演奏技巧適中、音色優美的器樂,最好有固定音高。初中生具備一定的自主思維,不愿意長久練習太簡單的器樂,會感覺沒有挑戰性。同時音色單調的器樂也無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美。所以教師要選擇音色美、演奏技巧適中的器樂,便于學生主動參與到器樂學習中來。(2)結合學生的特長來選擇器樂,每個學生的器樂基礎是不同的,在器樂的學習興趣上也有所差異,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等來選擇器樂,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投票選出喜歡的器樂,然后根據大部分學生的意愿來確定器樂教學方向,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器樂學習是教師強迫他們學習的,學習主動性也會進一步提升。3.選擇適宜器樂曲初中音樂教材中收錄了很多經典的器樂曲,這些作品蘊含著濃厚的時代特征、飽滿的思想情感,值得每個學生去學習。同時隨著時代的變遷,音樂元素也呈現多元化的特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音樂更是十分重要的調劑品,初中生大都喜歡旋律性較強、時代感濃郁的流行音樂,教師要注意不能一味排斥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可以選擇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將其與器樂教學結合起來,指引學生開展器樂練習、表演活動,消除學生對音樂的畏懼心理。教師還要注意選擇的器樂曲不能太長,要做到旋律優美,盡量以國內外知名器樂曲、民歌樂曲為主。同時教師選擇的器樂曲要盡可能是多聲部樂曲,這樣可以強化樂曲的表現力、美感、層次性。對學生來說,器樂曲不需要演奏多少,只需要演奏好每首學過的曲子就可以。教師還需要關注樂曲中的情感教學,要以情感為引導,讓學生對器樂充滿情感,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器樂曲表達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器樂的魅力。
(二)提高學生器樂演奏技術
器樂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內容,需要學生長時間的練習,如果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只是學會了相應的器樂演奏技巧,而忽視了課后練習,容易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必須指引學生不斷進行器樂鞏固練習,強化學生的演奏技術,促進器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1.重視基礎練習器樂演奏需要在相應演奏技能的支撐下進行,才可以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樂曲。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需要幫助學生打好器樂演奏基礎,引導學生穩步提升。教師如果忽視基礎訓練,直接引導學生開展器樂演奏活動,不僅會影響器樂教學的效果,還會帶給學生一種器樂學習難度極高的感受,容易削弱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初中音樂教師在器樂教學環節要充滿耐心,認真為學生講解器樂構成、音高音位、演奏技巧等知識,時刻關注學生的基礎技能練習情況,從而助力于學生順利開展器樂演奏活動。2.選擇適宜練習曲初中音樂教師在學生開展器樂曲演奏的過程中,還應該針對學生的個性、認知需求等,選擇學生喜歡的樂曲。在器樂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選用簡易樂器,練習曲多以教材中的內容為主,很少專門創作器樂練習曲,這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學生的練習主動性。對此教師可以創編練習曲,結合班級中學生的器樂學習狀態,結合學生在器樂學習中的不足,針對學生的欠缺之處創編練習曲,讓學生在練習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器樂演奏能力。3.突破演奏困難器樂學習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諸多困難,加上器樂學習涉及諸多復雜的演奏技巧、多樣化的練習樂曲,學生的學習熱情會逐漸降低。所以初中音樂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引導學生積極突破演奏過程中的困難。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加以指引。當學生獲得一定成果后,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的努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同時初中音樂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遇到的困難進行分析,如果是知識性問題,教師需要耐心講解相關知識內容;如果是技術性問題,教師則要親身示范,或者幫助學生開展練習活動,促進學生器樂表現能力的提升。
(三)合理設置教學過程
1.注重演奏熱身練習初中生在音樂課剛開始時,身體相對僵硬,在器樂演奏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初中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熱身練習活動,提升學生的肢體靈活性、氣息平穩性。首先教師要規范學生的器樂演奏姿勢,正確的姿勢可以將學生的精神面貌更好地體現出來,有助于學生正常演奏水平的發揮。其次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開展無聲練習活動,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能發出聲音,避免器樂聲對音響效果造成影響,無聲練習以學生觀察、聆聽為主,對于學生熟悉樂曲節奏、音位、指法等有良好的幫助。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預備練習,讓學生調整自身的呼吸節奏,保持穩定狀態,并提供簡短的小樂曲讓學生展開練習。2.由淺至深完成教學初中音樂教師在器樂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淺到深開展教學活動。器樂學習要從樂器最簡單的部分開始,逐漸增加器樂學習的難度,讓學生能在遞進式訓練中提高自身的器樂水平。首先在旋律上要做到從易到難,教師先訓練學生簡單的旋律,做到節奏準確、音準正確,在演奏無誤的基礎上增加旋律難度,直到整個作品演奏完成。其次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開展多聲部練習活動,當學生可以很好地演繹旋律聲部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伴奏聲部進行演奏;當學生可以完整地演奏伴奏聲部后,教師先讓學生一起演奏主旋律,然后指定一部分學生對伴奏聲部進行演奏,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來感受音響效果。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豐富演奏形式,讓學生嘗試用多種方式進行演奏,如多聲部演奏、輪番演奏等。3.及時反饋及評價初中音樂教師在器樂教學中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反饋、評價,這樣學生就能更加準確地了解自身的學習狀況,從而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調整,這對于器樂教學效果的提升十分有利。初中音樂教師應在每節器樂課上都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且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如在預熱練習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的坐姿、演奏姿勢等進行評價,檢查學生是否學會了所講的知識內容;在學生完成了一整首曲子的演奏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演奏音響效果、音準、節奏等進行評價;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評價。在器樂教學評價中,教師要注意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如口頭測試、團隊表演等。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用器樂獨奏,甚至可以鼓勵學生自我創編器樂曲,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在自主探索中強化器樂演奏水平。同時初中音樂教師還可以在器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展示活動,一方面實現對近期學習成果的檢驗,另一方面還可以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成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小組合作互評等,使學生能通過自我評價、合作互評等更好地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演奏情況,同時做到取長補短,這對于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三、結語
器樂教學是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藝術素養提升的關鍵。有效的器樂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節奏、音準、識譜能力,對于學生歌唱、欣賞、創作等能力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器樂學習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存在,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音樂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靈活應用多種方式開展器樂教學,為學生的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王秀娟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阿陽實驗學校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篇2
當今時代,社會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鑒別各種信息的能力,對美作出理性評判。初中生由于身心條件尚未成熟,對外界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在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時,很容易對信息失去辨別與分析能力,從而迷失自我。為此,新課程改革將審美教育列入各學科的教學任務之中。音樂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每一個音樂作品中都蘊含著美的元素。所以,音樂學科要肩負起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任,利用音樂美的元素陶冶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追求,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牧區初中音樂教師要結合地域特色,對傳統的音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使音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符合牧區教育發展需求,讓學生學會理性地認識美、追求美、踐行美。
一、美育在牧區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實施現狀
(一)美育理念缺失,對美育不重視
初中音樂課堂中實施美育是伴隨著社會發展和教學改革應運而生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音樂課堂的美育功能并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缺乏對美育的系統認知。牧區初中音樂教師雖然學過美學課程,但因為缺少專門的審美教育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美育教育,而將音樂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樂理知識的講解和音樂技巧的傳授上,忽視了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在教師的影響下,很多學生也習慣了灌輸式教學,在音樂學習中缺少自己的思考與創新,以至于在面對優秀音樂作品時往往顯得茫然失措,無法從作品中得到美的體驗和美的熏陶。學生處在美的環境中卻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導致音樂教學失去了應有的美育功能。
(二)忽視學生心理,美育效果不佳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只有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初中音樂教學也是如此。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漸增強,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與尊重,渴望獨立自主,不愿意受過多的管束,容易出現叛逆任性、追求個性的心理,但獨立性和自覺性還不夠強。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少有教師會主動走近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大部分地區的音樂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設計的,在課堂教學中有時會高估學生的水平,提出的問題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有時也會低估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出的問題沒有挑戰性,無法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在欣賞作品時,有的學生剛進入欣賞境界,產生獨特的感想,教師就急于給出點評,打破了學生探究美的樂趣。長此以往,音樂教學中的美育實施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影響師生關系。
(三)缺乏有效指導,審美感知匱乏
初中階段的學生容易被一些音樂作品所打動,但有時也會出現盲從的現象,這就需要音樂教師給予及時有效的指導。然而,牧區音樂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并不是很到位,在音樂作品的鑒賞教學中,有些學生已經對作品內容產生了美的感知,卻沒有得到教師正確的引導,導致學生無法投入全部的情感,以至于達不到審美的深度。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學習的惰性,過度依賴教師的講解與分析,而懶于投入自己的感情,以至于失去發現美的眼睛。此外,有些牧區的初中音樂教師不重視對音樂鑒別方法的指導,學生對課外音樂的鑒別力不足,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音樂資源的影響,導致學生的音樂審美出現幼稚化、低俗化現象,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美育在牧區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一)品味民族經典,體悟音樂之美
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為了培養高尚的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牧區音樂教師要加強民族音樂的學習,讓學生品味民族經典,從民族經典作品中體悟音樂之美,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民族經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很多作品所體現的都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活與勞動中的情感體驗與情感積累,展現了生活的美。初中音樂教材中收錄了很多少數民族的民歌,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通過聆聽這些歌曲,去感受和了解各民族音樂文化的差異與特色。例如少數民族的民歌具有記錄神話、歷史傳說和故事的作用,初中音樂教師在讓學生欣賞民歌時,可以為學生講述這些民歌所蘊含的故事和創作的背景,讓學生對民族經典和濃郁的民族風情產生深刻的感知,并能從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牧區音樂教師還要挖掘教材中的民族器樂作品,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和了解不同的民族器樂的音色特點和演奏形式,還要讓學生了解民族器樂的悠久歷史和高超的藝術水平,以聆聽、欣賞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民族器樂聲音的優美,增強學生對各民族文化的熱愛,引導學生樹立起平等的文化價值觀。民族經典除了民歌和器樂作品外,還包括說唱、戲曲、歌舞等內容,牧區音樂教師可以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拓展相關欣賞內容,將一些經典曲目和民間歌舞引入課堂之中,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利用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知經典音樂作品中的民族風情,充分感受民族音樂的藝術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鑒賞音樂內容,提升個性體驗
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美感和陶冶藝術情操的主要方式,也是初中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和心理都處于積極發展狀態,對新鮮美好的事物具有強烈的追求與渴望,但由于音樂鑒賞能力不夠,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不深,很難發現其中的美育元素。為此,牧區初中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上要把音樂鑒賞作為對學生開展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鑒賞活動,提升學生的個性體驗,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美的感受與鑒賞。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對音樂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偏好,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統一標準已經很難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音樂教學中,牧區音樂教師可以創新音樂教學模式,將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相結合,除了讓學生鑒賞教材中的音樂作品,還可以引入一些熱門歌手的具有正能量的流行音樂作品,從學生喜歡的音樂入手激發出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學生對音樂美的感知。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音樂主題,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和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跟隨律動哼唱音樂,強化音樂內容的表現力,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音樂內涵的理解與感悟,把握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美。牧區初中音樂教師還可以開展對比教學,將同一音樂作品用不同形式進行演繹,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對比、分析與思考,從而得出不同的學習體驗。此外,音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不同的音樂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不同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感情,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使學生在音樂鑒賞中獲得更多美的感受。
(三)走進音樂歷史,增加人生感悟
音樂具有較強的浸潤作用,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音樂家滲透其中的情感,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還可以品味到中華民族音樂的魅力。為了促進音樂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開展和歷史相關的音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中國音樂的發展史,了解音樂作品的創作史,感受中國音樂文化的無窮魅力,增強學生的人生感悟。在教學中,牧區音樂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了解,將教材內容按照時間順序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同時注意不同階段的音樂作品的融合,讓學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的音樂文化之間的聯系,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創作背景,牧區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音樂的創作背景進行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將音樂的主題背景用視頻、圖畫、音頻等形式呈現出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情感。有些音樂作品以敘事為主要內容,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集與之相關的文字資料或影視片段,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與品質。牧區音樂教師還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課后利用報刊、書籍、網絡等去搜集與音樂創作者或音樂內容相關的歷史背景資料、影視資料等,然后在課堂上展示收集到的資料,同時對音樂作品進行交流和討論,以豐富學生的精神內涵,讓學生懂得美的真諦。
(四)開發校本音樂,突出地域之美
傳統的音樂教學以教材為藍本,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設計都是以教材為主,然而,由于教材在編排設計時更多考慮的是不同地域的學生的共性,在地區的差異性方面體現得不夠充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家鄉音樂文化的認知。牧區不僅有著獨特的自然環境,還有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地方音樂文化資源。為此,牧區音樂教師可以利用當地文化資源的優勢,立足于地方音樂特色和地方音樂背景知識以及著名音樂人物的介紹,汲取當地民族音樂的精華,選取不同內容的代表性音樂作品作為校本教材內容,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校本音樂課程,使校本課程成為音樂教材的有益補充、拓展和完善,從而拓寬學生音樂學習的范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牧區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查閱書籍、民間走訪等形式搜集文本資料,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的信息,使音樂資源更加多元化,使本土音樂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讓學生感受到家鄉文化的美。教師除了廣泛搜集,還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生活經歷,使校本音樂課程的開發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增強校本課程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整合資料內容時還要注意體現校本內容的科學性、地方性和前沿性,突出校本課程的地方音樂特色。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欣賞和演唱地方民歌、編排地方特色舞蹈、學習地方樂器演奏等課程內容與活動,讓學生了解和感受家鄉音樂文化的美,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牧區音樂教師要認識到校本課程的開發僅憑教師一人之力是不夠的,還要鼓勵學生、家長、社會人士、音樂專家等加入進來,使校本課程設計更加科學化,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音樂學習資源,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五)開展音樂實踐,提高創造能力
音樂實踐活動是實現音樂教學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充分體會到音樂作品或音樂旋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蘊,真切感知音樂作品的本質和精髓。為此,牧區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合唱活動,以合唱的形式表現歌曲中所描繪的情景,通過多聲部演唱來豐富歌曲的意味,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合唱中感知音樂學習的樂趣和音樂作品的意境美、旋律美。初中生具有較強的表現欲,牧區音樂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空間和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舉辦的各種文藝匯演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還可以開展音樂知識競賽活動,以音樂理論知識為核心設計競賽題目,在活動參與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可以從專業化的角度去感受音樂之美。每個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點不同,牧區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將嗓音條件好、愛好聲樂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建立聲樂小組,將喜歡音樂欣賞的學生組成鑒賞小組,將愛好樂器演奏的學生組成器樂小組,將愛好舞蹈的學生組成舞蹈小組等,以發揮、培養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可以“術業有專攻”。有共同愛好的同學聚在一起,學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能夠增強音樂學習的活力,同時盡情享受音樂帶來的美。牧區音樂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音樂劇表演活動,讓學生將教材中一些敘事性的音樂作品編排成音樂情景劇,通過表演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使其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提升學生對“美”的感知。總而言之,音樂本身就是一門美的藝術,任何形式的音樂都有各自不同的美。牧區初中音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感性認識入手,以體驗為主要教學方式,營造美的視聽環境,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教師還要結合教學實際,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將音樂教育和美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音樂教育中滲透美育教育,利用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達到以美啟智、以美育德的教學目的。
作者:陳嬌 單位: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學校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篇3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與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異曲同工之意,是不同的歷史時代,不同的家國情懷體現。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應當充分利用愛國歌曲、民歌、傳統曲藝等來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國傳統藝術的同時,了解到中國千年曲藝發展,培養學生對中國千年燦爛文化的認同感、榮譽感,讓學生擁有民族自信,在與世界交流過程中擁有平等對話的底氣。家國情懷的培養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家國情懷教育涉及日常教育的方方面面,運用民族歌曲、愛國歌曲、曲藝歌曲來適當、適時、適度引導學生,于無形中向學生傳遞愛國情懷,讓學生在感受音樂之美的同時受到家國教育,樹立正確的三觀,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滋潤其健康茁壯成長,將其培養成愛國、積極向上的少年。
一、利用民族歌曲培養家國情懷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不僅要教會學生文字知識、音樂知識,還應將道德教育、家國教育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我國民歌傳承千年,記錄著中國千年的文化變遷,歷史滄桑。因此,充分利用初中音樂教材中的民歌,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發展,培養其愛國情懷,不失為一種優秀的教育方式。
(一)學習民歌過程中感受祖國壯麗河山
我國地域遼闊,擁有高山、河流、平原、高原等多種地貌。一方地域養育一方人,每個地區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四川盆地孕育了聞名遐邇的巴蜀文化,黃河和太行山和合圍形成了燕趙文化,還有齊魯文化、關東文化等。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民俗音樂。民歌承載了歷史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播。中國民歌擁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包含了深深的人文價值、歷史價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階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區域都會用民歌來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因此,我們在學習民歌的同時,可以適當了解民歌產生的背景、歷史、社會狀態。例如:八年級上冊音樂課本中的《天路》,這是由屈塬作詞、印青作曲、韓紅演唱的一首歌曲。天路本來指的是青藏鐵路。早在2001年,北京市著名作曲家印青和詞作家屈塬在青藏鐵路施工現場采風的時候,發現藏族人民群眾和青藏鐵路的施工人員將青藏鐵路比喻成天路,印青和屈塬有感而發創作了著名的歌曲《天路》。這首歌以抒情為主,具有鮮明的旋律,是典型的西藏風格,音樂詞曲簡單而又凝練。但是印青并沒有照搬西藏民歌的旋律,而是重新排列了音調的長短與高低,使得歌曲聽起來不僅清新明快,而且新穎別致。《天路》在印青的設計下,打破了歌曲的常規,設計得猶如神山奇峰拔地而起。歌詞也同樣進行了精心設計,在相同節拍速度下,產生不同的節奏、語感變化。每個音樂語句使用重復的音調,在歌曲的首尾安排不同的起音和落音,讓歌曲聽起來蕩氣回腸。天路所處的自然環境艱難困阻,有海拔4800米的納木錯湖,有海拔4500米的當雄左尕村,還有海拔4700米的那曲,高原帶來的劇烈反應,春季依然天寒地凍,可以想象青藏鐵路建造的艱難困苦,也表現出青藏鐵路工人的不畏險阻,勇于奉獻。在歌曲傳唱過程中,更多的人感受到青藏鐵路工人無私的奉獻,也感受到中國人民創造奇跡的不屈精神,中國人民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面對任何困難,絕不低頭,克服種種困難,讓西藏人民擁有通往全國各地的鐵路線,讓全國人民相連相擁。這首激情四溢的民族歌曲,讓我們感受到了民族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中國雄偉的高原,油然而生起熱烈的民族感情與家國情懷。
(二)學習民歌過程中學習民族文化
古往今來,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如浩瀚星辰,不勝枚舉,為初中音樂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育土壤。在眾多音樂歌曲中,可選擇適合的歌曲開展家國情懷教育,讓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成長。例如:七年級下冊的《龍船調》,這是一首湖北民歌,將利川民間劃龍船唱腔作為主體。《龍船調》這首民歌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歌詞不僅通俗凝練,而且淺顯質樸,在活潑的唱腔下,描繪出了一個即將回娘家的美麗少婦,在渡口請求艄公帶她渡河的畫面。這首歌曲的特色在于擁有起伏的旋律,節奏自由、腔調婉轉高亢、音域比較寬,因此,在抒情的同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在歌唱這首歌的時候,學生能夠感受到湖北的文化特色,從而對湖北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探究湖北民俗文化的同時增強愛國情懷。再如河北民間樂曲《小放牛》、廣東民間樂曲《雨打芭蕉》、山西民間樂曲《老鼠娶親》等將不同地域民間風土風情以歡快的樂曲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使聽眾從樂曲的旋律當中切實感受到中華大地不同地域的民風。拿《小放牛》來說,這段流行于河北民間的歌舞小戲將村姑與牧童之間俏皮生動的對答場景以明快的節奏和富于表情的演繹呈現出來,在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濃郁的田園風格中,村姑和牧童的天真活潑情態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雨打芭蕉》的旋律同樣是以流暢明快為基調,表現出人們的喜悅之情,在短小的句幅、頓挫的節奏和并比排列的樂句中,聲聲弦音如同雨打芭蕉的淅瀝之聲,氣氛熱烈,人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學生在如此流暢、活潑、清新的樂曲風格中受到心靈的感染,更加增添對地域文化特色的感悟和對祖國廣闊河山的熱愛。
二、利用愛國歌曲培養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指的是每個中華兒女對國家的忠誠,對國家文化的認同,對國家歷史的尊崇。多年以來,我們國家誕生了許多愛國歌曲,如初中音樂教材中的《保衛黃河》《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過雪山草地》等,是具有強烈家國情懷的歌曲。家國情懷是千年以來人們對自己國家的深情,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家國情懷藝術作品不勝枚舉。初中音樂教師應充分利用音樂教材中的愛國歌曲,來展開家國情懷培養,培養初中生的道德情操。音樂教育相比其他教育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音樂教育是在輕松自由享受的情境下展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愛國教育。政治教育中的家國情懷,更多的是政治說教、道德灌輸,而音樂教育則是心靈上的享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例如:九年級下冊音樂課本中的《保衛黃河》,這首歌雄渾壯烈,我們在歌唱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抗日戰斗中中華兒女的愛國情緒激蕩飛揚。這首歌的詞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在國難當頭時,他們寫出了國人內心的怒吼,激勵國人為國家戰斗,這是光未然的理想,也是冼星海的信念。這首歌采用了齊唱和輪唱混合的方式,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民族歌曲,激勵了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抗日戰爭中,被抗日軍民廣泛傳唱。這首歌將廣東獅子舞與民間打擊樂相結合,讓歌詞歌唱起來輕松、豪放、明快,整個音樂形象節奏鮮明,民族風格濃郁。《保衛黃河》這首歌,唱的既是保衛黃河,又是保衛國家,唱出了全國人民共同抗日的決心、斗志,激發了廣大國人的愛國熱情。振奮人心的音調,響亮的戰斗口號,鏗鏘有力的節奏,讓整首歌充滿了力量,描繪了游擊英雄們使用大刀長矛、土槍洋槍與敵人抗擊的形象,在山林中、草叢中,與敵人周旋的情景一一展現。《保衛黃河》雖然歌詞簡單,但是字字透露著對國家的熱愛,對黃河的熱愛,讓人振奮激昂,每個中國人都熱血沸騰,誓用自己的力量來保衛祖國的大好河山。光未然與冼星海在短短半月時間,就完成了這首歌的創作,從歌曲中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濃濃愛國情,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與偉大,先烈的壯烈與激情,對祖國產生強烈的依戀,主動承擔起民族文化傳承的重任。《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是一首膾炙人口的革命歷史歌曲,歌曲以山丹丹紅艷的色彩作比興,以信天游粗獷跌宕的曲調為旋律,歌頌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帶來革命大轉折,生動再現中央紅軍與陜北根據地的革命歷史,唱出了陜北人的精神生命與黃土地的熾烈情懷。學生們在學習和傳唱中被陜北信天游曲調所感染,感受高原特有的粗獷遼闊和壯麗,同時在音樂老師的帶領下,重溫歌曲的創作背景,回想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更加體會到革命戰爭年代無數仁人志士的堅定信念,他們的精神像山丹丹一樣紅得勝火,艷得壯觀。值得注意的是,通過音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不僅是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藝術自身的要求。能夠用于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歌曲,不僅有《保衛黃河》,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七子之歌》《軍民團結一家親》《東方之珠》《我的中國心》等,這些歌曲展現了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的愛國情懷,通過音樂這一藝術手段,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在傳唱過程中去理解感受不同的歷史時期,國家的社會狀況,從而激發愛國情懷。音樂教育就是利用音樂旋律去感染學生,去教育學生,在哼唱歌曲的過程中,不斷樹立遠大的理想,激發愛國的情懷,培養優秀的品質,提高審美情趣。音樂教育中的家國情懷培養,是人們發自內心的渴望,在如今幸福和平的年代,學生在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不能忘記歷史的屈辱,要做好社會國家的接班人,為祖國的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初中音樂教師應充分利用初中音樂教材,將初中生培育成人、培育成才。
三、利用傳統曲藝培養家國情懷
初中音樂教材中還有傳統曲藝。傳統曲藝是中國傳承千年的藝術瑰寶,其中京劇作為中國“國粹”,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京劇因其表演成熟、行當全面、氣勢恢宏,已經成為中國漢族劇種的代表。《我們是工農子弟兵》就是傳統京劇的優秀代表作,該唱段截取自《智取威虎山》。這一革命劇講述的是,1946年的冬天,我國解放戰爭剛剛打響,在東北的牡丹江地帶,人民解放軍參謀長少劍波帶領只有36人的追剿隊,滅掉奶頭山土匪后,乘勝追擊,勢必滅掉座山雕等一眾匪徒。楊子榮作為偵察排長,在得知座山雕回到威虎山后,主動請纓,及時將消息上報給少劍波。少劍波發出指示,要求楊子榮繼續偵查,最后在黑龍溝會合。座山雕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楊子榮通過群眾得知匪徒的秘密聯絡圖,并核查威虎山地形,得知威虎山不僅工事復雜,而且易守難攻,因此不應強取,只宜智取。因此,楊子榮主動請纓,化裝成土匪胡標,以貢獻圖紙的名義混入威虎山。在維護上,楊子榮通過了座山雕的多次試探,最終獲取座位山雕的信任。座山雕還將楊子榮封為“老九”。楊子榮在與座山雕對弈中,多次展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智慧。少劍波帶領的追剿隊及時趕到威虎山,剿滅全部匪徒,無一遺漏。《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就是少劍波深山問苦的片段,“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紅旗掛兩邊。紅旗指處烏云散,解放區人民斗倒地主把身翻。”句句顯示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為解放全中國,帶領勞苦大眾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決心與意志。曲藝是中華民族的說唱藝術,諸多優秀曲藝作品都融入了愛國情懷,通過精彩的故事、生動的藝術表現,將英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不僅弘揚了民族正氣,還讓學生深受感染。學生在學習、傳唱民族曲藝的時候,堅定了自身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將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自立、自強精神傳承下去。古往今來,民族曲藝弘揚的都是民族精神、中國精神,將中華民族的兒女凝聚起來、團結起來。社會主義文藝,根本上來講就是人民的文藝。傳統曲藝的學習,讓學生學習的是民族精神,是愛國情懷。學生們通過學習傳統曲藝作品,將愛國信念深植心中,將服務為民的精神扎根心中。傳統曲藝沉淀著歷史的痕跡,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嘔心瀝血傳承教育,讓新一代青少年樹立崇高的理想,立下興邦之志。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教學應當注重家國情懷的培養,愛國情懷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堅守的道德底線與價值準則。民歌、愛國歌曲、傳統曲藝都是將愛國理性轉化成藝術感性,為家國情懷的培養增添藝術色彩,讓初中生從興趣出發,發自內心地愿意接受愛國主義的熏陶。通過膾炙人口的音樂來提升初中生的藝術審美,激發其內在的愛國情懷,自覺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時候,還應充分利用音樂創作的背景、音樂音調的教育來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德育教育,讓家國情懷的培養于無形中滲透,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在演唱愛國歌曲、傳統曲藝、民族歌曲的時候,會不斷感受音樂帶來的心靈震撼,享受音樂給人帶來的心靈享受,優美的歌聲讓愛國情懷、道德教育跌宕起伏,讓道德教育滋養靈魂,激發學生對音樂新的人生感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未來的音樂教育的路途還長,需要一代又一代音樂教育者持續付出,讓音樂教育為愛國教育服務。音樂以其特有的表達形式,讓愛國教育變得輕松,為祖國培養未來合格的接班人,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
作者:李倩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篇4
一、創設輕松的教學環境,讓音樂教學“有聲”
(一)“歌聲”是音樂教學的核心內容
歌唱教學是音樂教學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一種表現形式。教師通過模唱、視唱、小組唱等形式,讓學生進入唱的環節,并進行評價。筆者以樂譜視唱為例,開展小組激勵模式。筆者把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設組長一人,在視唱樂譜環節,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更直接地交流學習,同時設置組與組之間比拼演唱的環節,激勵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敢于演唱,表現自己,唱得好的小組有一枚“成功章”,到學期末,哪個小組獲得的“成功章”最多,綜合素質評價分數就有加分。這樣一來,學生通過合作和競爭,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音樂欣賞課中,教師要關注音樂的歌唱性,不可過分地用文學化的語言解讀音樂,因為音樂學科的專業性在于音樂的感知和體驗,而非語義性的描述。如在講授《圖畫展覽會》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唱《漫步主題》;在講授《春江花月夜》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學唱《江樓鐘鼓》主題旋律。針對欣賞類作品中重要的音樂主題,教師可以讓小組自主學習視唱,通過小組內部相互合作,實現能力互補,以歌聲凸顯音樂課的學科屬性。
(二)“節奏聲”是音樂教學的良好支架
歌曲的旋律由節奏和音高組成,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在上完音樂課后對音高的記憶更深刻,而對歌曲的節奏把握不夠準確,導致歌曲的演唱不夠完美。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節奏規范學生的演唱,節奏框架搭好了,演唱也就簡單多了。在教學中,教師應用節奏導入法、節奏朗讀法,通過拍手、跺腳等肢體動作,運用鈴、鼓等打擊樂器或小組自制打擊樂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尤其是在創編游戲節奏的時候,學生往往能深度參與,積極體驗。如在講授《繽紛舞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聽辨圓舞曲、探戈、波爾卡三種不同風格的舞曲,再根據作品的難易程度提出不同的問題。圓舞曲的節奏比較明顯,在聆聽《溜冰圓舞曲》時,教師可以提問:“大家能聽出這首樂曲的伴奏節奏嗎?誰能模擬一下節奏?”然后把節奏演示出來。探戈的節奏有點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手拍一拍歐洲風格探戈和拉丁美洲風格探戈的節奏,然后聽辨《藍色的探戈》中出現了哪個節奏?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對節奏拍打往往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小組間合作的時候,一個學生唱主旋律,另一個學生伴奏,能在互幫互助09ZHISHICHUANG94學科空間中,體驗音樂的律動性和愉悅感。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從節奏游戲中提高基本音樂技能。
(三)“討論聲”是音樂教學的實用策略
良好的教學互動是指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的注意力從教師指導和課本內容,轉移到與所學內容的互動上。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參與教學內容互動,而好的合作內容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結精神。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每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隨后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為使學生產生積極參與小組學習的內心需求,做好參與交流討論的準備,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學相關內容,或查找相關的資料和信息,集思廣益,擴大信息和思維的容量。在討論時,學生要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還要學會質疑,樂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勇于暴露自己的問題。此外,在小組討論時,教師要組織分工,每個成員都有機會當小組長,及時概括組內意見,代表小組發言。如在講授《青春舞曲》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用何種方法來演繹更合適。在課前,學生做了精心的資料準備,通過討論形成方案,然后進行拓展實踐。在最后的實踐環節,很多學生用樂器、用舞蹈、用歌聲來表現作品,每個小組都表現出了各自的特色,課堂完成度非常高。
(四)“歡笑聲”是音樂課堂的優質調劑
音樂是令人愉悅的藝術,所以音樂課堂的學習氛圍應該是積極正面的,人在快樂中學習,學習會更加主動,接受知識更快,有歡笑聲的課堂教學,教學效率也會更高。因此,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投入音樂教學中,努力做到讓課堂中充滿笑聲。如在講授《圖畫展覽會》時,教師應遵循自愿上臺的原則,在每個小組中邀請兩個學生模仿《圖畫展覽會》中胖子和瘦子的音樂形象,相互比拼表演,當學生跟隨音樂做出各種有趣的動作時,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音樂教學中,教師經常用鼓勵、贊揚激勵學生進入興奮的狀態,并針對不同的學生創設不同層次的問題情境,努力讓不同樂感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些“歡笑聲”會激活學生沉淀的潛力,使教學內涵更加豐富,師生教學互動更為融洽,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讓音樂課堂“有色”
(一)導入要有特色
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一般一個星期只安排一節音樂課,特別是初中生面臨著一定的升學壓力,如何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音樂課中有所收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所以說,導入部分能否引起學生的注意,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一節課成功與否。如在講授《青春舞曲》前,教師可以運用節奏導入法,利用輔助道具鈴鼓,先從簡單的節奏開始,讓學生模仿,然后逐漸增加難度,最后引出新疆維吾爾族歌舞節奏特點,這樣比直接引入更讓人印象深刻。又如在講授《雪域天音》時,教師用歌聲代替了錄音,演唱了歌曲《天路》,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愉悅的音樂氛圍,產生了演唱的欲望,最后發展到師生共同演唱。在講授樂譜基礎知識時,為了區分幾個常用音符的時值長度,教師可以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認識,教師用紙杯搭了一個立體圖,一個紙杯代表一拍,是一個四分音符,然后以此類推,把聲音、圖像、肢體動作和輔助工具靈活運用在導入環節中,使整堂課的教學特色更加明顯。
(二)表演要有亮色
藝術表現是藝術活動中創造藝術形象、表達思想情感、展現藝術美感的實踐能力。表演環節是音樂課中最受學生喜愛的一個部分,在一節課中,通過前期的學唱,學生熟悉了歌曲之后,教師就會組織學生進行藝術表現。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小組合作機制,發揮組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作品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在講授《青春舞曲》時,學生要用不同的表現方法演繹歌曲,在課前有所準備的情況下,通過歌唱、樂器、舞蹈、戲劇等形式表現作品。音樂課堂變成了學生自由展示的舞臺,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還讓學生獲得了良好的音樂體驗。
三、探究小組激勵模式的長效機制,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一)以趣味的游戲激勵學生
古人云:“并逐日競,對辯日爭。”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合理運用競爭的激勵機制,適時地在課堂中引入富有情趣的小游戲,在游戲中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分組比賽的過程中,理解和鞏固課堂學習內容。如在講授《兩個猶太人》時,教師可以分別讓兩組學生上來表演,其他學生評一評哪組學生表現得更好,從而在競爭中獲得審美體驗。在參與游戲過程中,學生不斷體會音樂作品的內涵,又能通過肢體動作加深印象,從而激發學生內心的表演欲望和藝術潛力。
(二)以優質的互動激勵學生
教師雖然是教學的主導者,但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在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下,課堂教學應該在包容的氛圍中開展。教師不能采用“一言堂”教學模式,而是要鼓勵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敢于互動,勇于表現。同時,教師要活用教材,不必拘泥于教學內容,可以聽取和關注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點,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的資源優勢,讓學生有多元化的學習體驗,甚至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中,積極引導學生開拓思維,與教師的教學內容和風格形成良性互補。流行音樂是學生比較關注的音樂領域,教師在圓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情況下,每月給小組發布任務單,讓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制作演示文稿,介紹自己喜愛的音樂家,然后分享這些音樂家的作品,甚至演唱這些音樂家的作品。這樣一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會形成良好的互動。如在班級互動中,學生精心制作了演示文稿,介紹了泰勒·斯威夫特、周杰倫、肖邦等古今中外的音樂人物,然后挑選了三首他們的經典作品與大家分享,學生會不自覺地跟唱起來,現場氣氛非常活躍。這樣的課堂互動模式,迅速引起了班級中其他學生的興趣,他們紛紛表達了想要參與此類活動的意愿,在班級中形成了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
(三)以完善的評價激勵學生
在音樂教學的每個環節,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激勵性評價。評價是對學生的贊許和肯定,而這種肯定特別容易滿足學生希望獲得尊重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心理需求,也更能激發他們積極投身學習的情感。在小組完成藝術表現之后,教師可以先讓組內成員之間自主評價,然后小組間相互評價,再由教師針對學生某方面的精彩之處進行點評,并提出更好的改進方案。教師及時的激勵性評價,能給予學生充分的鼓舞,評價的方法可以是口頭上的,也可以是掌聲,還可以采用表格打分的形式,激勵學生樹立自信。如在講授《青春舞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讓學生通過唱、跳、彈打等形式表現這首歌。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給每個學生分發一枚“成功章”,除了自己的小組之外,每人可以投票給其他幾個小組,獲得“成功章”數量最多的小組就成為本節課的擂主,可以獲得一個獎勵,另外幾組則給予鼓勵獎。在下次歌曲表演環節,大家可以挑戰擂主,獲勝則成為新擂主,以此類推。在這種評價模式的激勵下,學生迸發出極強的表現欲望和參與熱情,讓課堂真正“活”了起來。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教師運用小組激勵模式開展教學,創設“有聲”“有色”的音樂環境,打造富有特色和亮點的音樂課堂,能使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激勵互動,在音樂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
作者:胡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