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全科護理醫療改革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醫療體制改革的今天,全科護理模式逐漸發展,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社區和基層醫院中,對醫療護理產生了重大影響。近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和護理保健意識逐漸加強,對護理人員和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科護理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了解各個地區全科醫學的發展情況及全科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情況,分析國內外全科醫學發展方式的不同,以此研究分析我國全科護理未來的發展模式和前進的方向,致力于培養全科護理人才,完善護理模式,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各個地區基本情況和發展程度不一樣,醫療狀況不同,因此護理模式和護理人才的培訓也不同。
關鍵詞:醫療改革體制;全科護理;研究進展
1全科護理的內涵
全科護理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理念,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長期照顧的護理模式,以家庭為單位,把個體健康和群體健康相結合。為了適應人們日益提高的護理健康意識,適應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院應加強建設護理隊伍,特別是提升隊伍中全科護士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技能。在全科護理中,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是工作的關鍵部分,因此提升護理工作質量的核心就是提升護理人員的質量[2]。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引進全科護理技術,國內的醫療人員也越來越認識到了全科護理的重要性,各個地區的醫療人員開始對這種以人為本,以家庭為單位的長期照顧的護理模式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改革意見。高艷紅在參加地震救治的過程中,通過分析護理人員的組成情況,將全科護理模式應用于災難救治中,對護理人員進行有目的性的針對培訓和管理。薛曉英認為全科護士和全科護理模式實在醫療體制改革下應運而生的,因此全科護士應該經受更加嚴格的考核和培訓,通過制定培訓計劃來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
2全科護理的模式和措施
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對于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多發病和常見病進行講解,幫助護理人員對各種疾病有更深刻和準確的認識,積累經驗,日后工作中遇到此類疾病知道如何應對。護理人員要學習與患者及其家屬加強溝通,除了身體方面的護理也應該注重對患者心理的護理,緩解患者內心因為患病而產生的不安和緊張情緒,患者提出的疑問要耐心的解答,幫助患者保持輕松地良好的情緒,有助于身體健康的恢復[3]。加強對患者的宣傳教育。大部分患者對醫學護理方面的知識不甚了解,護理人員在于患者溝通過程中可以科普相關的醫療知識和護理知識,發揮護理人員的宣教作用,患者可以根據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加強運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規范護理人員的工作流程。制定規范工作的管理方案,護理人員按照規定范圍進行護理。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與醫生多多溝通,及時向醫生反應患者的情況,有不懂的問題也要及時向醫生尋求答案,力求將工作做到最完美,提高服務質量,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
3全科護理培養方式
3.1國外全科護理培養方式
國內外的全科護理培養方式略有不同。全科護理模式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西方發達國家,這些西方國家將全科醫學教育納入了醫學保障體系。在美國和加拿大,社區服務備受重視,社區醫院占美國醫院總數的八成之多,全科護士主要在社區進行工作,以家庭和社區為單位幫助進行一些保護和預防等工作,病人可以在更為寧靜舒適的環境中接受治療,住院天數大大的減少,人力資源、衛生資源以及醫療費用都能夠得以節約;英國的全科醫學發展也相對完善,英國全科醫學中臨床路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培訓內容,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中設有相關的專業委員會,委員會中就包括專科醫生、全科醫生、藥學專家、經濟學專家和全科護理人員,英國的全科護士的工作主要為換藥,測血壓等;在日本,全科護理模式發展也比較完善,不同于其他國家,日本的全科護理人員分工更加精細和科學,全科護士分為了保健護士和家庭訪問護士,保健護士主要為患者解決疑問和宣傳教育,患者對醫學護理方面的知識不甚了解,護理人員在于患者溝通過程中可以科普相關的醫療知識和護理知識,家庭訪問護士是對患者進行簡單的身體檢測,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并時刻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護理人員的護理內容涵蓋多項,除了基本的康復護理還有生活護理,臨終護理和壓瘡護理等[4]。因為全科護理建立于西方國家,所以這種模式在上述國家發展相較國內更為完善,對護理人員的考核也更為嚴格。主要的培養模式有學校直接培養護理人才和醫院護士中分化兩種,國外對全科護士的學歷要求更高。如美國的全科護理人員必須為本科畢業生,至少要有3年的工作經驗,臨床經驗非常豐富且為注冊護士;日本的全科護士需要有專科或者大學的畢業證,并且畢業后經過專門的全科護理培訓和考核。
3.2國內全科護理培養方式
我國在培訓全科護士時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在校教育和崗位培訓。但學校教育部分因為對護理人員的學歷沒有硬性要求,所以培訓基本以崗位培訓為主。各個醫院根據自己的特色專業進行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可以請院內德高望重的,資歷經驗都深厚的教授定期授課,組織專業能力強的人員講課交流等,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護理人員通過定期的交流和學習,可以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對于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多發病和常見病進行講解,幫助護理人員對各種疾病有更深刻和準確的認識,積累經驗,日后工作處遇到此類疾病知道如何應對。督促護理人員規范工作,住院醫師和護理人員要進行規范化培訓,提高醫生和護士的知識儲備量,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培養大量的護理人才。除了定期的學習交流,宣傳教育外,還要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進行考核。考核可以通過筆試和臨床技能考核兩個部分,適當的壓力可以讓護理人員在參與培訓的過程中充滿動力,從而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熱情和更高的積極性。要對護理人員進行規范化的培訓,制定規范的全科護理流程和工作方案,護理人員按照規定范圍進行護理,由此,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也會有大程度的提升,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5]。
4全科醫學的發展展望
隨著我國城鎮化、工業化、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這種現狀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愈發重視健康。通過各項國際研究表明,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環境衛生的改善,全科護理模式即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理念,以家庭為單位,把個體健康和群體健康相結合,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長期照顧的護理模式也愈加顯示出重要性[6]。在人類健康面臨極大挑戰的境況下,更要積極加強基層醫療衛生建設,發揮全科護理在社區和基層醫院的重要作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綜上所述,在醫療體制改革下,全科護理的發展關系著醫療科學的進步,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長期照顧護理模式,全科護理不僅節省了衛生資源,也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全科護理提升了護理質量,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治療依從性和康復程度也有很大程度改善。
參考文獻
[1]劉衛云,劉彩雙,趙立波,等.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基層醫務人員情緒勞動的現狀調查[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5,28(6):905-908.
[2]曾穎,何國平,張平,等.醫療體制改革中社區護理人才培養的思考[J].全科護理,2011,9(3):269-270.
作者:甘春紅 翁丹 孫麗 陳曉 李艷 單位:浙江省麗水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