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育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合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的背景下,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再一次提上日程。目前提出的實施方案有其合理性: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在管理服務上存在很大的共性;在基金支付能力上醫保基金可以覆蓋生育保險的待遇支付。目前試點地區在覆蓋人口、基金共濟能力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在法律制度設計、實際的協同管理仍存在問題亟需解決,最后提出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生育保險;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建議
一、引言
自全面實施二孩政策以來,多數符合條件的夫婦并不愿意生育二胎,影響生育意愿的因素復雜多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當前社會福利政策的“去商品化”能力較弱,不足以緩解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導致再生育意愿減低。生育保險作為社會福利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服務和待遇水平無不關系著國家的人口結構和人們的生育意愿。在此背景下,我國“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2017年一月份國務院引發了相關試點方案,并于2017年6月底前啟動,期限為一年左右,在臨近試點期限探索兩項保險制度合并的基礎及各地實施的具體情況,這對于完善制度的銜接具有重要意義。
二、合并實施的合理性及基礎
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在醫療服務項目、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共性,合并實施之后可以節約鞋底成本、管理費用。(一)生育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在管理服務上基本一致。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都實行的是對相關的醫療部門進行了定點的管理,并且花費的醫療相關費用都要符合一定的標準,保險基金才給予支付。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市級統籌,生育保險實行的縣級或市級統籌。(二)醫保基金可以覆蓋生育保險的待遇支付。相比于生育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規模較大,2016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累計結余約為生育保險的22倍左右,風險共濟能力更強,可以覆蓋生育保險的待遇支付。
三、試點地區的初步成效
(一)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明顯增加,覆蓋面擴大。從總體的參保人數來看,截至2017年底,全國生育保險參保1.9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49萬人,且近十年來一直呈現不斷的上升趨勢,發展空間仍然很大。;從待遇享受的人數來看,生育保險的發展進程是明顯落后于職工醫保的,也說明了它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二)基金的共濟能力增強,企業和個人負擔減輕。自1986年社會保險改革以來,相較于全球的典型國家來說,我國企業的繳費負擔偏重,影響其健康發展和我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而兩個險種合并實施后,在增強基金互助共濟能力的同時,也為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負擔帶來了可能。
四、尚需解決的問題
(一)社會保險法律制度設計上存在障礙。現行辦法與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不協同。現在的相關生育保險的規定參加了生育保險的職工,他的沒有參加就業的配偶是不享受生育保險的,但是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是沒有參加工作的配偶是享受生育保險的,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兩者對于覆蓋人群的范圍存在出入。(二)實際協同管理存在困難。因為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的分別管理,資源浪費、信息系統不能對接和共享,浪費大量的行政資源,增加了行政成本。二者合并實施后,上述問題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但由于涉及范圍過大,在管理上的難度將增加。對于一些外地參保的職工,其參保年限不能同在當地參保年限累積計算,使參保人員無法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五、完善合并實施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配套法律措施。在試點地區取得不錯成效的條件下,應該對國家的相關政策規定進行調整,并且對相關法規進行適當的修改,使兩者不存在沖突,同時也要完善生育保險配套的法律建設。(二)完善費率動態調整機制,適當提高生育待遇。費率的動態調整的關鍵在于堅持適時原則,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國家的生育政策調整費率,直接目的是確保基金收支平衡。同時,完善男性生育陪護假及津貼,借鑒部分地區的已有經驗。(三)探索建立健全基金風險預警機制。對基金的相關情況向社會公開,并且進行監管。在基金存量降低到預警線以下時,及時上報給相關部門,采取緊急措施。貫徹落實三方共擔原則,建立政府托底機制,盡快將生育保險基金完全由用人單位繳費改由用人單位繳費和政府補貼組成。
參考文獻:
[1]陳秀紅.影響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社會福利因素之考察[J].婦女研究論叢,2017(1).
[2]蔡鳳梅.歐亞國家生育保險制度安排及比較分析[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
[3]豆書龍,王小航,劉林.國際比較視角下中國企業社會保險負擔研究[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7(1)
作者:羅麗媛 張帆 單位:北京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