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油畫藝術下平面化色彩語言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對美的追求。平面化色彩語言以平涂的表現方式與簡約的色彩造型使畫面更加純粹,其強烈的視覺語言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使人們印象深刻。基于此,觀賞者能夠與畫面產生對話,通過畫面感受創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平面化色彩語言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觀念,提高了人們的審美水平和審美境界,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因此,以平面化色彩語言為切入點,研究關于當代中國油畫的平面化色彩語言的相關內容,從多角度探討油畫平面化色彩的特點、運用方法、發展趨勢等,以期為后續油畫創作提供新的思路和靈感,推動中國油畫藝術的多樣化發展。
油畫藝術起源于歐洲,在明代萬歷年間傳入中國,隨著歷史的進程與時代的發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繪畫語言。其中油畫的平面化表現逐漸成為油畫藝術創作的重要表現方式,受到了創作者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一、當代中國油畫發展歷程
油畫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和特殊的藝術環境下產生的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繪畫可以傳達人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和感受,同時還可以反映人們對審美的追求。當代中國油畫獨特的色彩語言與中國的文藝背景緊密相連。早期的創作者的不斷探索學習,為后續油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使得中國油畫獨具東方韻味,呈現本土化的發展趨勢。“當代”這一詞語生動地體現了創作者自由表達的精神,這個時期所出現的美術氛圍和美術思潮,展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百花齊放的藝術現象,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并烘托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人們在內心釋放了對于美的追求,在生活中獲得了新的藝術滿足,并繼續追尋更高的藝術境界。
(一)初期學習階段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美術走過了70余年的風雨歷程,取得了輝煌成就。作為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油畫藝術創作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油畫創作者對原有的藝術面貌進行了調整,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使油畫藝術更加貼近群眾的生活。通俗的寫實手法,帶有理想主義的生活題材,成為油畫創作的新方向。最具代表性的是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和羅工柳的《地道戰》,這類作品善于汲取中國傳統藝術元素,風格明快,且有強烈的民族精神,能夠將蘊藏在人們心中特有的蓬勃朝氣和對建設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傷痕藝術時期
這一時期是中國當代美術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政治、社會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審美意識的轉變,沖破了藝術政治化虛假再現模式。這一時期,創作者敢于通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對社會進行揭露,提出質疑與反思,具有強烈的批判現實的意識。這類作品以高度寫實的藝術手法再現了歷史,其創新的藝術形式和真摯的情感,使很多觀賞者為之動容,同時也使中國藝術回歸真正的現實主義并具有更多新的美學特征,其通過借用“大師的眼光”將中國藝術確立在中國特定的語境之中,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藝術復蘇時期
在當代中國油畫整個發展歷程中,1979年是一個歷史轉折點。中國油畫從此進入新階段。1979年,中國油畫走向空前的活躍與繁榮,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旗幟下,油畫創作獲得了1949年以來最大的自由。這一年,我國舉辦了第一屆“星星畫展”,這是中國真正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這一年,中國油畫領域拉開了藝術創作個性化的序幕;這一年,是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開端?!靶切钱嬚埂钡呐e辦使更多追求自由和自我表現的藝術、具有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推動了藝術自由的發展。
(四)多元化發展時期
改革開放打破了過去的各種思想禁錮,使得藝術界擺脫了傳統的繪畫符號和精神枷鎖,使得創作者的觀念也得到更新,思維逐漸活躍,開始追求新的語言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的社會景象和色彩斑斕的人民生活給文藝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這一時期涌現出許多優秀的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有羅中立的《父親》和陳丹青的《西藏組畫》。在這一時期,很多創作者將關注點轉向普通人的生活,以更加情感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現實。這一時期的中國油畫已經不再固守于現實問題,而是向超越現實的生命狀態進行探索。中國油畫通過純化藝術語言,建構油畫語感,努力探索自身本土化、現代化的轉型,從而逐漸形成多元化的格局。其中,油畫色彩語言的平面化傾向尤為突出。
二、平面化色彩語言發展現狀
油畫色彩平面化是油畫藝術創作發展的趨勢之一,主要指強調二維化的藝術表現。當代中國油畫平面化色彩語言運用新穎的色彩認知表現畫面,彌補了立體化表現方式中的不足。當代油畫平面化色彩語言追求畫面的裝飾感和平面感,挖掘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使畫面傳遞的內容更能滿足當代人的心理需求,符合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和美學傾向,從而打造更加與眾不同的視覺體驗。當代油畫在內容與形式上的統一,彰顯了獨特的中國油畫藝術美感,豐富了其色彩藝術的表現空間。當代中國油畫在繪畫語言上進行大膽探索,注重平面與立體之間的調和,注重二維化處理。從本質上來講,平面化色彩語言簡化了物體的造型,更加關注繪畫對象的本體。平涂的筆觸是當代中國油畫繪畫語言的特點之一,盡管是平涂的筆觸,但表現出來的繪畫語言同樣可以很好地表達色彩的細微變化,使畫面平面感和裝飾感并存,從而表現創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和開闊的思維方式。就油畫創作來講,色彩平面化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物體的體積感,使明暗對比變化與空間層次感減弱,降低了其對體面轉折的依賴,更加注重色彩在紙上的比例平衡。創作者通常會讓分散的色彩轉化為整體的色塊排列,注重自身內心的情感需要,注重對情感需要的滿足。當代中國油畫創作能夠讓觀賞者關注畫面背后的社會問題,進而更好地在情感內容上進行有意識的表達,再現傳統文化理念對色彩的認知原則。從形式上來說,色彩的平面化具有直觀平面化和間接平面化兩種不同的形式。直觀平面化以采用色彩涂抹的方式為主,不考慮物體的體積感與空間感,強調畫面各要素的合理搭配、協調統一,重點體現色彩的裝飾性特征。直觀平面化打破了傳統的色彩表達方式,拓展了色彩的藝術表現空間,實現了畫面由三維向二維的轉化。當代中國油畫經過自我完善與發展,已經形成了兼收并蓄的色彩語言。大量平面化色彩的油畫在當代藝術中占有重要比例,追求平面化繪畫語言的傾向正逐漸被人們接受。色彩平面化已逐漸成為當代油畫藝術的代名詞。
三、平面化色彩語言特征
(一)對空間感的弱化
與傳統油畫相比,平面化色彩不再追求物體的明暗關系,弱化了畫面的立體感與空間感。首先油畫的背景處理尤為重要,背景可以烘托整幅作品的空間氛圍。創作者要做到主體物與背景距離的平面化,把相對簡單的色彩平涂在背景上,或者直接留出畫布的底色,提煉平面的元素。平面化的油畫會更注重細節的處理,力求把握好作品空間尺度,弱化主與次的空間感。這使得色彩之間的平涂與組合等表現方式和畫面秩序不再拘泥于對象實體,而是可以借用更加巧妙的表現方式,完美地將創作者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其次,在處理物體與背景的關系時,一些創作者會選擇性地放棄一些立體空間的細節特征,協調色彩之間的搭配,弱化空間透視感,讓畫面整體和諧。
(二)對裝飾性的追求
油畫作為審美性的藝術,對裝飾性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平面裝飾性色彩強調運用色彩表現手法,以滿足觀賞者獨特的審美需求,展示創作者的主觀感受和獨特情感,使其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追求裝飾性色彩語言也體現了人們對美學藝術的積極追求。平面化色彩植根于民俗文化,吸收了許多民俗生活中有創意的裝飾色彩,表現了客觀世界的浪漫溫馨、激情勇敢等。創作者可以在尊重客觀事物的基礎上進行藝術的再加工與創造,運用色彩表現獨特的繪畫本質,使平面化色彩更加純粹與日常,表現自然色彩形態和視覺審美特征。
(三)創作者情感的直觀表達
油畫色彩平面化的語言能夠更加直觀地表達創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創作者內心的直接表達。平面化色彩語言擺脫了物象的形狀、色彩等客觀條件的束縛,使創作者能夠直接揭示社會的本質,以鮮明的審美情趣表達情感,讓作品充滿故事性,耐人尋味。平面化色彩的上色十分考驗創作者的基本功,然而自由豁達的創作風格使得大多數創作者可以不受空間結構的拘束,大膽地在畫布上盡情描繪。創作者也可以采用夸張的表現手法,讓畫面具有強烈的繪畫表現性,表達其內心的真實情感。
(四)對意象色彩的運用
意象是中國傳統美學的觀念,是中國寫意畫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審美感知的物象同主觀情感的統一?!耙狻奔础耙饩场?,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個人感受和情致;“象”即“朦朧美”,指客觀對象經創作者重新設計后的形象。在具體的繪畫中,二者相輔相成,以意表象,以象達意,密不可分。意象油畫是指創作者把主觀情感與客觀事物聯系在一起,追求主客觀統一,以“意”寫“象”,在情景交融中展現特別的審美趣味,使作品具有“寫”與“意”的特征。意象色彩表現手法能夠以極大的主觀性表現精神意趣。意象色彩在表達形式上趨向于人的情緒化和畫面的意境化,注重創作者主觀激情的釋放,其本質是創作者面對客觀對象的瞬間意念的表達。意象色彩突破了傳統的照抄、模仿的繪畫表現形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表達創作者對色彩的主觀理解和感受,從而把人們從傳統復雜的觀感體驗中釋放出來,給觀賞者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
四、平面化色彩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與意義
平面化色彩語言的出現使油畫能夠從中國哲學思想與審美品位中吸取精華,逐步彰顯中國特色。色彩平面化使創作者以主觀意識與美學法則為基礎,外化其心理感受與審美趣味,使空間由三維向二維轉化,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排除明暗對比的干擾,注重色彩、線條、形狀的和諧,在簡化造型的基礎上表現色彩的裝飾性特征。新的繪畫風格的出現,預示著創作者要開始探索一些與中國傳統相關的意象、藝術符號和方法論。平面化色彩蘊含了中國的時代韻味和個體豐富的主觀情感,這意味著平面化色彩具有長遠的發展空間,同時中國意象油畫也在此基礎上逐步興起。創作者需要對色彩語言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只有追求與時俱進的思想,創作者才能打破慣性思維的約束,不斷突破對色彩的認知,探尋藝術的多樣化。大部分平面化的油畫作品都能體現創作者對社會現狀的關注,表達創作者的真實情感。色彩平面化其實是中國油畫邁向民族化的重要一步,其既保留了傳統藝術的精髓,還實現了創新發展,展現了當代藝術的獨特魅力。色彩平面化不僅融合了中西油畫的精華,還賦予了油畫中國風格,使其迎合大部分觀賞者的審美趣味。由此可見,平面化色彩在新的發展領域里,展現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韌的藝術精神。
五、平面化色彩語言的發展趨勢
油畫色彩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呈現著不同的特點。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當前各種油畫藝術發展迅速,逐步呈現多元化的藝術特點。油畫藝術從歐洲引進中國以后便發展迅速,深受人們的喜愛。創作者要充分發揮油畫平面化色彩的繪畫特點,以更加純粹的繪畫方式抒發情感,堅定立足于本土文化精神與底蘊,創作富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作品。平面化色彩語言應當找準自身的藝術定位,集精神、生活和技巧于一體,積極從中國傳統文化與審美藝術中汲取精華與養分,從題材、思想上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美學思想相結合,與時俱進,使色彩語言更好地扎根大眾。同時,相關人員應當建立屬于中國藝術的評判標準,提高審美水平,努力學習西方先進的繪畫技術,把油畫藝術語言深入中華傳統文化的深處,形成自身的民族風格。此外,創作者還要找準立足點,反映時代問題,開拓創新,創作符合中國國情和本土人民審美要求的作品,創造適應當今文化發展的色彩風格,創造適應時代發展的藝術語言,推動中國油畫平面化色彩語言的進步與發展。
六、結語
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不斷發展,平面化色彩語言已經成為油畫較為重要的表現方式之一,其順應了當今社會的審美潮流,具有較為鮮明的時代特征,能夠運用獨特的民族性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更好地實現色彩與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表現獨特的情感內涵。平面化色彩語言能夠展示油畫藝術的整潔美,呈現一種更為直觀的藝術氛圍。強調形式感和主觀性是平面化色彩的獨特之處,值得相關人員進行深入思考與研究。
作者:陳潔瑩 單位:湖北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