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非藝術生源美術基礎課程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幾年來,廣告學專業的生源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其主要生源由原來的藝術生變為文化課生。無美術基礎的文科考生來學習傳媒設計等專業方向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無疑對學生及教師均帶來了一定影響。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針對非藝術生源,在對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定位的同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探索,使美術基礎課在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在繪畫基礎能力方面完成從無到有的過渡,使非藝術類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設計類專業課的學習。
關鍵詞:美術基礎課程;廣告學專業;非藝術生源
近幾年來,廣告學專業的生源呈現多元化趨勢,其主要生源由原來的藝術生變為文化課生。無美術基礎的文科考生學習傳媒設計等專業方向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無疑對學生及教師均帶來了一定影響。一方面,非藝術類學生在審美感知能力與繪畫造型表現能力方面,并未受過系統的培訓,這在專業上與經歷過美術藝考的藝術類學生有著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傳統的針對藝術生的設計類基礎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文化課生,教師也就面臨著教學方式上的巨大挑戰。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針對非藝術生源,在對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重新定位的同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對教學過程進行新的探索。只有這樣,才能使這些非藝術類的生源在美術基礎課程中不僅學習掌握繪畫造型基礎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對藝術的審美鑒賞能力。這對于學生進入設計類專業課學習理論常識與基本造型技能以及整體提高廣告學專業的教育水平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非藝術類學生,分析了其學習設計專業及其相關的課程的優勢和特性。對于非藝術類生源學生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一、針對專業特性,進行課程調整
非藝術類學生在學習繪畫、圖形創意、構成設計等設計類課程的過程中,由于之前沒有受過系統的美術基礎訓練,專業訓練難度加大。這會造成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甚至抵觸的心理。美術基礎課是所有廣告學專業學生在第一學期就開設的基礎課程,也是設計類課程的基礎課程①,并且其學習效果會影響學生今后在學習設計類專業課時,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會對創新綜合能力造成直接影響。所以針對這樣的學生實際情況,美術基礎課程需要進行以下調整:
(一)培養學習興趣,拓展審美視野藝術學概論、藝術史等理論知識體系是非藝術類學生在美術基礎課程的主要理論體系,內容也較為枯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和提高審美鑒賞能力為主,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對藝術理論進行講解,盡量使用短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去講解和擴充書本上的知識點,使學生對藝術產生興趣,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盡快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以審美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美術基礎教育說到底是審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觀看大量的案例去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提高學生審美的敏銳性和感知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審美的理解力①。在實踐教學方面,教師不僅要將傳統美術基礎課程內容介紹給學生,還可以通過一些當下流行的話題、實例去引導學生發現美、積累美,通過量的積累,逐漸提高審美能力。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將看到的案例素材按照海報、插畫、字體、裝飾、工藝美術等類別分成不同的文件夾保存素材,從而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在培養學生審美認知能力的問題上,藝術欣賞必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藝術欣賞的教育知識主要涉及一些重要的藝術流派以及著名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作品所展現的藝術風格。就廣告學專業而言,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將間接地對學生的廣告創意表現手法造成影響。美術基礎課程可以將當下流行的藝術風格元素與專業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藝術作品欣賞積累的過程中意識到審美的重要性,開闊視野,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并將學生的興趣引導到廣告學專業領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接下來的專業設計課程中更好地發揮他們自身的優勢。
(二)弱化繪畫造型能力,突出構圖色彩訓練傳統的美術基礎課程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繪畫基礎造型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也是沿襲了傳統繪畫造型課程的設置,主要包括素描靜物的臨摹及寫生、人物肢體動作速寫、水彩水粉畫的色彩訓練等。但是在非藝術生生源專業的美術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中對于造型及透視關系的過高要求將不再適用②。因為在專業的學習過程中,不論是廣告海報設計還是廣告動畫設計,所有畫面中的視覺元素都是為廣告效果服務的。造型和透視問題只要能滿足廣告表現需求,都不會是重點問題,反而在更多廣告案例中會需要追求寫意的表現而削弱寫實的造型感。如果在美術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最終的教學目標依然糾結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造型精準度或畫面透視關系等問題,那將與廣告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相脫節。在教學中可以將教學重點從傳統的造型能力培養,轉向注重畫面構圖布局的練習。好的構圖與合理的布局可以平衡畫面結構,給畫面帶來和諧的美感。通常畫面的構圖將直接影響作品思想的傳達以及作者創造性思維的表現。構圖布局的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二維乃至三維空間的表現形式和形式美法則,更能夠培養學生正確地運用形式美法則評析藝術作品的形式美感,從而提高學生對素材的整合能力。再就是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力和合理的色彩搭配意識。色彩的感知能力會直接影響情感的傳遞與表現,不同的色彩搭配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想象與記憶聯想。與實物的造型相比,色彩往往讓畫面更富有感染力。因此,色彩的感知能力相對于造型能力來說更需要重視和培養。
二、挖掘學生創作潛能,培養創新思維
美術欣賞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是審美教育的最終目標。美術基礎課是為學生進入設計實踐課程做鋪墊,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進入到設計實踐課的時候能夠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創造出他們自己心中美的作品。非藝術類生源學生習慣了在高中階段學習過程中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自我創新的能力沒有得到解放,需要將學習思維模式轉變為創新思維模式。所以,美術基礎課程應當針對學生的專業培養目標,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觀察、記憶、臨摹到歸納、總結、創新。
(一)“去中心化”的教學模式傳統的“中心化”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多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圍繞著老師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形式。這種“中心化”的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③。尤其是對于美術基礎課程來說,以老師為中心的課程安排,是以知識傳播為主要教學目的,有著課程講授程式化、課堂組織機械化、學生學習動機難內化的特點,這會造成知識點僵化、學生感到無趣的反面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環境的設置上,教師可以改變過去只按照書本講授知識內容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建立“去中心化”的教學模式。例如,上課前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或者混合式課堂,利用移動終端設備提前上傳或錄制好課本固有知識點,并有針對性地拋出問題,同時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本上的固有知識內容。在課堂上,學生對課前預習的內容進行分析、比較,老師則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通過討論的方式共同解決課前布置的問題。最后,老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這樣一來傳統的課堂結構將在新時代、新技術下被打破,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更有利于發散思維與創新思想的培養。
(二)走出課堂,多元化實踐學習美術基礎教學注重創意思維的訓練,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走出課堂,多參觀美術展和博物館,甚至多親近自然。通過多元化的實踐學習模式來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及認知能力,在不同的環境下拓展學生對藝術美學的感知能力,從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產生創造性思維。相對于較為固定的課堂環境,博物館、美術展等多元化的藝術環境將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散思維。讓學生在多元化的實踐學習過程中,尋找不同的創意表現形式,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擴展思維,能夠吸納比書本上更為廣闊的知識內容。在思想意識上,教師應從觀念和方法上引導學生放開束縛,注重學生的第一感受,注重觀察能力的培養,由感性認識逐步加深從而上升到理性認識。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大自然中形成的自然景觀和展覽館里藝術家創造的人文藝術作品,達到精神上的愉悅和反思。
三、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過去美術基礎課程傳統的最終考核形式是以期末試卷考試為主,平時作業為輔。這種考核難免會讓學生依賴課本,為了考試死記硬背,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與美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背道而馳。針對廣告學專業的美術基礎課程考核,筆者認為可以將原有考試形式轉變為作品創造并分析鑒賞。這樣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點,完成“鑒賞—模仿—創作”這一系列的創作過程。同時,建立美術作品在個性、形式、表現、語言等各個方面的評價指標,只有這樣才能將評價考核體系的價值和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一)從欣賞到發現美術基礎教育的學習是美術欣賞到美術實踐的過程。其中,美術欣賞培養的是綜合審美能力,一方面學生通過美術作品了解藝術基礎理論,學習美術基礎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對美術作品的科學化認識,理解藝術作品所表現的人文內涵,挖掘作品傳遞的人文精神內涵。因此,在課程考核評價方面,更應當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想象、研究、構建和反思能力的反饋表現。例如,鼓勵學生在美術館、展覽館中用更具創意的表現形式對展出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和再創作,然后將創作的作品或報告進行匯總,或者針對博物館、展覽館展出的主題進行分析總結,最終提交考查報告,計入期末考核成績。這樣一來,學生作品的創作,就從美術欣賞入手逐漸向創意實踐轉化。這種轉變將為學生接下來進入設計課程指明方向。這種方式既能考核學生對于書上藝術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也能發散思維,鍛煉學生的表述能力。
(二)從模仿到創作過去傳統的美術基礎教育是通過模仿到創作的模式,先臨摹經典美術作品、學習美術技法,再去培養藝術感受。誠然,美術基礎的教學不能只強調創新能力培養而完全擯棄造型能力的臨摹訓練,但更不能過分強調造型準確寫實而否定創新思維的培養。針對非藝術生專業學生的特點,美術基礎課相對于其他科目來說,真正的教學目標應該是通過美術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能力。在期末考核的過程中,學生提交的課程作業,不能只是對某一藝術作品的模仿,更要創造和超越。對于最終的期末考核,教師要從對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語言表述能力以及綜合創意表現能力這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評判,而學生要能清晰表述所創造藝術作品的創作表現形式及作品藝術價值,以達到創作體驗過程和個人創意表現的雙重能力展現。
四、結語
對于非藝術生而言,廣告學專業的美術基礎課程是專業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啟蒙環節。在美育觀念逐漸被強調的今天,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廣告學專業中的美術基礎課程環節、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以及把握好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才能構建好更加高效的教學課堂,使設計意識在美術教育基礎中得到灌輸,形成藝術設計教育的完整體系,也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其形成創新思維模式,并學會運用不同的創意表現形式進行設計創作。只有學生具備了創新意識和審美鑒賞能力,并在今后其他設計類課程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為讓自己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具備更強的專業競爭力,而這也正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之一。
作者:畢非易 單位: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