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銀行會計標準選擇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前人民銀行財務制度規定計提總準備金,對具體資產的減值測試力度不足,存在虛估資產現象,不符合謹慎性要求。如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提供的信用再貸款,金融機構未提供任何擔保和保證,該類再貸款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損失,但人民銀行仍然按照業務發生時的價值在報表中列示,未考慮該項再貸款的可收回程度,也未根據風險損失的大小來合理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再貸款存在的風險未得到充分的披露,致使人民銀行賬面反映的資產價值與市場價值或實際價值發生偏離。另外,隨著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迅速增長,儲備資產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目前尚未采用國際慣例合理評估風險,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
二、進一步完善人民銀行會計標準,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路徑選擇
(一)適度分離會計體系,兼顧兩種管理目標
我國央行屬于國家行政單位,這決定了我國央行會計改革離不開政府會計改革,但是央行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財務會計改革方面應采用更加適合的會計標準來提供真實、完備的會計信息。因此,筆者認為我國央行會計標準改革需要兼顧預算會計目標和財務會計目標,將兩者適度分離,分別采取不同的核算標準。具體來說,預算會計應借鑒政府部門的改革途徑,繼續沿用收付實現制核算基礎,提高預算會計信息質量,定期披露預算編制與執行的相關信息,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和途徑,確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與及時性;加強預算分析,評價財務結果與預算目標是否相吻合,建立適應于央行的預算管理責任機制。財務會計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如實地反映出財務實力狀況,應逐步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改進核算基礎、計量方式、信息披露等,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相關性、透明性,逐步縮小與其他國家的會計標準差異。
(二)穩步推進權責發生制,實行兩種核算基礎并行模式
為確保人民銀行預算會計目標和財務會計目標各得其所,筆者認為應改進目前單純的收付實現制,有步驟地推進權責發生制,對央行資產、負債、費用、收益等要素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確保收入與費用能夠合理配比。而預算會計仍采用收付實現制,即對費用預算核算仍然采用收付實現制,便于實時掌控現金流轉和費用預算指標執行情況,實現收益流和現金流的統一。
(三)引入多種計量屬性,真實反映會計要素信息
筆者認為,應逐步采用多種計量模式,加強對央行各主要資產項目的計量和管理。如可以將資產分為儲備資產、再貸款及再貼現資產、固定資產及其他資產,根據不同資產種類確認不同的計量標準。對儲備資產和證券資產可以根據公允價值或現行市價進行計量,對再貸款及再貼現資產可以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進行計量。對固定資產可以按照歷史成本進行計量,在購置時進行資本化處理并在使用過程中按期計提折舊。這樣可以將資產因受市場風險影響引起的價值波動合理地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
(四)合理計提準備,提高會計信息的謹慎性
當前,外匯儲備資產和再貸款成為人民銀行的主要資產,所占比例較高,并且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和綜合實力的增強,外匯儲備資產規模具有不斷增大的趨勢。由于面臨匯率、利率、信用等多種風險因素影響,人民銀行資產質量也受到一定的考驗,不良資產的比例有所增加。筆者建議采用謹慎性原則,對資產風險進行合理計量和評估,按規定計提各類減值準備,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增強中央銀行公信力,提高貨幣政策執行效果,正確引導資金流向,合理配置社會資源。
作者:胥玉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