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教育中采茶戲與日常游戲的結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幼兒教育的改革創新也顯得更加迫切,而采茶戲與幼兒園游戲的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人文修養,也能夠更好的傳承和普及中國傳統文化,深化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體悟和認知,推動中國采茶戲文化的創新與改革。本文針對采茶戲與幼兒園日常游戲的結合進行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采茶戲;日常游戲;幼兒教育
采茶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具有表演形式多樣、風格歡快、喜劇性強等特點,因此具有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非常富有生活氣息,目前已經被納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采茶戲具有非常濃厚的教育價值,其曲調優美、語言生動,讓幼兒接觸和學習非常有意義。結合采茶戲的特點,與幼兒日常游戲相結合,這樣幼兒更加容易接受和學習,并且能夠為幼兒創造更加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采茶戲的學習過程中,對勞動人民的生活與情感體悟更加深刻,采茶戲結構短小、韻味和諧、容易傳唱,在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人文修養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1采茶戲概述
采茶戲是我國傳統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是區域茶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采茶戲與南方采茶活動密不可分,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作中,結合民族民歌、小調,以及茶事互動而創作的戲曲形式,極具民族特色和群眾基礎。茶文化是采茶戲音樂產生的根源,不管是旋律,還是歌詞內容,都是以茶事為主,在采茶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區的采茶文化,也能夠感受到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淳樸的民風,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采茶戲已經被納入到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極具特點:
1.1地域色彩鮮明
采茶戲作為一種音樂體系,其韻律與特點自然就會收到不同傳唱者而產生差異,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方言、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節奏、不同的地方特色以及唱法都直接影響著采茶戲音樂,然而,不管是在哪里,其根本并不會有大的差異,表現出來的辛苦與歡笑依然清晰。
1.2種類繁多
時間上的差異并不會對創作音樂的人產生影響,相信作曲作詞人的天賦,終究成就了這個獨具一格體系的產生,劇種的眾多讓人們可以更好的選擇自己的喜好,從而也加速了其傳播的速度,這也是為什么采茶戲音樂起步雖晚卻一直處于領先位置的原因之一。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幾大有名的戲曲分布地區,例如廣東的粵北采茶戲,湖北的撫州采茶戲、江西的贛南采茶戲等都是巧妙的利用其地理位置來取名的。歌詞的美好體現了采茶這份工作的艱辛,也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與認識采茶文化的真諦。
1.3流傳范圍廣,發展速度快
地理位置與現代化設備的差異,并沒有阻擋住采茶戲傳播的腳步,它就像洪水猛獸一般肆意泛濫的傳播與中國的每個角落,緣起于江西,而后便如脫韁的野馬一樣多方向多渠道的傳播開來,可以說是下到咿呀學語的孩童,上到拄著拐杖的老人,不經意間就能哼唱出幾句,從普通百姓到官宦世家都免不了被這種通俗易懂的旋律所吸引,真是讓人流連忘返贊不絕口。
1.4靈活多變,朗朗上口
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正是采茶戲音樂可以被廣為傳唱的根本原因,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更是巧妙的被記錄在采茶戲里面,節奏鮮明朗朗上口更加體現了每一個作者對采茶戲的熱愛。由于為了方便傳播,其節奏與段落的劃分更是由不同人的喜好而定,無論是小調還是完整的歌曲,其節奏的變化可謂大有不同,因此,采茶戲音樂更加能引起人們的追捧與傳承的興趣,激發人們對茶文化的熱愛。
2采茶游戲對幼兒成長的價值分析
采茶戲作為中國采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成長發育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和作用。而采茶戲與幼兒游戲的結合,是幼兒游戲的形式更加豐富,內涵更加具體,激發幼兒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傳承和發展了中國茶文化,下面對采茶游戲對幼兒成長的價值進行幾點分析:
2.1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
幼兒階段是教育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幼兒身體和心理都處于急速發展的狀態。通過研究發現,采茶戲對幼兒體型健康發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以贛南采茶戲為例,其采茶戲的動作、韻律,能夠對幼兒的身體機制,骨骼、血液以及肌肉等得到充分的鍛煉,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還能夠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是夯實幼兒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
2.2有利于幼兒的認知發展
采茶戲曲目眾多,曲牌根據來源、風格以及調式等分類,一般有“三腔一調”,所謂“三腔”就是“茶腔”、“路腔”等,在幼兒游戲中融入采茶戲,可以借助童謠、兒歌的形式,提升幼兒對社會與自然的認識,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體悟和認知,幫助幼兒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2.3有利于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采茶戲與幼兒游戲結合的過程中,幼兒的語言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在游戲中,采茶戲的旁白,能夠很好的開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孩子的交際水平,同時還能夠構建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促進師生信息交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
2.4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
音樂對于幼兒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比如《香香的茶葉》、《采茶娃娃》等,這些兒歌的韻律感非常強,歌詞朗朗上口,幼兒可以一邊念兒歌、一邊做游戲,幼兒的節奏感與藝術修養都會逐漸提升。另外,在幼兒參加采茶戲游戲的過程中,與教師、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協作能力,規范性都會得到培養,久而久之,合作、分享、助人、謙讓等意識都會得到強化。采茶戲與幼兒日常游戲相結合,還有利于塑造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在表演采茶游戲的時候,游戲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取決于幼兒自我評價以及對別人的監督,因此有利于幼兒學會自我控制,明辨對錯,進而形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采茶戲與日常游戲結合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
3.1遵循幼兒心理特點,培養參與活動的興趣
在采茶戲與幼兒園游戲結合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明確游戲設計的目標,結合幼兒教學的特點,選擇游戲的形式,游戲設計必須要服從教學需求,服從教材的需求,讓學生能夠邊學習邊游戲。首先,教師要選擇幼兒喜歡的游戲形式,以及教學內容,將其與采茶戲相結合,從而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個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心理特點的音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在采茶戲的節奏中,快樂的游戲,充分的體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河北省是中國茶文化歷史資源大省,從五千年仰韶文化時期,先商祖先在這里繁衍,在這塊富饒的燕趙大地,處處留下了中國茶文化歷史痕跡,邯鄲臨漳是中國禪茶結合的發源地,石家莊趙州是中國禪茶文化精神和功能的誕生地,又是舉世聞名的“吃茶去”公案誕生地,保定涿州盧家坊是“中國茶仙”盧仝的誕生地,一首《七碗茶歌》成就了中國茶文化的千古絕唱。比如:以采茶戲《搖籃曲》為例,其節奏朗朗上口,并且具有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教師可以用該曲目與幼兒游戲相結合,這樣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播傳統文化,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噢噢唉噢噢唉……寶寶崽,寶寶乖……。同時結合采茶戲獨有的韻律和音調,為學生創建一個音樂游戲情境,讓學生在這個環境中,感受到媽媽般的愛護和關懷。同時也能夠深深體會到采茶戲音樂的內涵。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讓幼兒懂得媽媽對自己的愛,并認識到采茶戲這種形式。
3.2強化采茶文化意識,尊重傳統文化的傳承
采茶戲與日常游戲的結合,要尊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義,教師本身必須要意識到自身文化傳授者的身份,明確茶文化的內涵,以及其在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能夠積極承擔傳承中國傳統茶文化的使命,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普及采茶戲,傳播采茶戲,使采茶戲能夠擁有廣泛的土壤,在現代化的今天,也能夠植根、發芽、開花、結果。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采茶文化的起源、內涵與表演形式,并通過多媒體課件多方采茶戲的相關視頻,結合將采茶戲進行合理的改變,將其中一些不適合兒童表演和演唱的內容去除,結合兒童的發展規律,將韻律感強,容易記憶的部分保留下來,并于幼兒游戲相結合,在游戲中,強化學生對采茶文化的認識,教會他們尊重傳統文化,讓他們明白,自己是中國傳統文化新一代的傳承者。
3.3凸顯幼兒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為了能夠更好的將采茶戲與日常游戲相結合,教師應該基于幼兒充分的自主性,讓幼兒了解采茶戲的服飾、道具以及臺步、配器等等特點,讓孩子能夠走進戲曲的世界,然后結合游戲的形式,比如看看誰唱的最好,看看誰說的最棒,通過這樣的引導,為學生提供嘗試表演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將自己所感受到的采茶文化展現出來。另外,教師應該多搜集相關的表演素材,演唱資料等等,組織幼兒觀看集體欣賞采茶表演,讓他們耳濡目染,激發他們對吸取的愛好。并且創建良好的采茶文化氛圍,在教室四周張貼一些采茶戲的劇照,懸掛一些戲服、戲帽等等,還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樂器,不讓他們開展“認認樂器都叫什么名字”的游戲活動,或者是幼兒學學、唱唱、勾畫臉譜等,都能夠強化幼兒對采茶文化的認識。
3.4拓寬教學思路,營造學唱氛圍
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采茶戲與幼兒游戲的結合,教師應該適當的拓寬表演形式,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唱氛圍,凸顯幼兒的天性,通過音樂游戲,引領兒童熟悉和掌握采茶戲的相關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將豐富的茶文化知識傳遞給孩子,奠定他們的學習基礎,同時,還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情感區,進而主動投入到游戲之中。在編排采茶游戲的時候,教師應該選擇適合幼兒學唱的曲調,幫助學生的消化和吸收相關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采茶游戲入我園,學習采茶我領先”夢游戲活動,為學生創建一個積極、健康、興趣盎然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真正享受到采茶戲的快樂,
結束語
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的基礎,在這個階段,幼兒對各種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對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源于興趣,為了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教師應該注重傳統文化的注入,以及科學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幼兒教學中,融入傳統茶文化,將其與幼兒日常游戲相結合,不僅可以豐富幼兒游戲教學的文化內涵,還能夠提升幼兒的人文修養,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普及,一舉多得。本文對此進行了幾方面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韓曉晨.幼兒園閱讀環境創設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2]陳惠虹.論蒙臺梭利體系之感覺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6.
[3]袁凱娟.贛南采茶戲對幼兒音樂教育發展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6(3):304-305.
[4]劉彩蓮,康閩.幼兒采茶戲音樂教育策略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1(5):194.
[5]鐘黎瑩.采茶戲初涉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J].新課程(小學版),2013(3):73-74.
作者:閻妍 單位:石家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