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外幼教考察啟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英國幼兒教育概況
1.政府高度重視
從1996年4月起,英國政府每年投資80億英鎊以保證每名適齡兒童每天免費享受近3小時的早期教育;1999年,頒布了“確保開始”指南。幼兒園可以憑在園幼兒的花名冊直接去當地政府領取教育基金。政府每學期給每個孩子發放450英鎊教育金,連續發放3學期。在Leesons幼兒園,我們看到幼兒在享受免費的間食,可選擇牛奶或水果。在教育部以下設立了“資格課程設計管理委員會”和“教育標準辦公室”,分別負責課程設置和評估辦學情況,有效促進了教學和辦學的質量。英國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為其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和物質保障。
2.社區大力支持
社區給幼兒園以強力支持為英國幼兒教育的一大特色。主要做法是:政府官員、社區負責人、社區知名人士參與到社區教育機構中,發揮優勢支持幼教事業。建立“社區玩具圖書館”,不僅把0~5歲的兒童作為服務對象,而且還把幼兒家長納入到教育活動中。其任務一是負責提供足夠數量的玩具、圖書,供社區的家長、孩子們借用。二是組織指導家長、幼兒隨時來館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手工制作、游戲、親子舞會、外出參觀郊游等。三是負責培訓家長。
3.社會資源共享
我們所到之處都有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工業博物館、船舶博物館、國家美術館等,而且都是免費向孩子開放。孩子們隨時可以進入參觀,有靜物,有電腦、模型、實物等演示,甚至還可以自己動手操作,這當中所包含的教育元素是十分豐富和多元的,孩子們在情景中、在實踐中學習,教育作用大、效果好。由于外出活動具有更大的危險性,所以各個學前教育機構不僅在注冊時要求家長簽字表示同意讓孩子外出活動,而且在每次外出活動之前還請家長簽字以示同意。此外,學前教育機構還注意控制外出活動的規模和師幼比率。
4.家庭密切參與
家庭參與兒童在園活動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英國政府規定,從1996年起,凡將子女送到公立幼兒園的家長,都應與學校簽訂合同,承諾與校方合作教育子女,家長和學校雙方都要承擔各自的義務,方式主要有:參加例行的家長———教師見面會,家長代表列席學校發展的一般性會議,家長參與兒童在園的各種活動;家長作為校董事會成員或志愿者為學校提供服務;對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議和管束;家長學習有關幼教知識等。我們參觀幾所學校的幼兒園時都有家長在,或咨詢、或參加培訓。在大街上、商店里、公交車上以及其他公共場所,隨時可見年輕的父母用童車推著孩子的身影。這說明,英國的家長參與孩子教育、參與學校教育已形成常規。
5.建立托幼機構
英國的托幼機構形式多樣,側重于保育的托幼機構主要是托兒所,以0~5歲幼兒為教育對象,由衛生部門管轄;側重于教育的托幼機構有保育學校(幼兒園)、保育班、幼兒班等,保育學校和保育班以3~4歲幼兒為教育對象,幼兒班以3~5歲幼兒為教育對象,它們都由教育部門管轄。其他托幼機構,如公立的混合型幼教中心、國小附設預收班和私立的親子團體、聯合托兒中心、家庭開辦的保育機構、學前教育中心、學前游戲小組等,也都在為家長提供不同形式的幼兒教育與保育服務。
6.培養師資隊伍
保教人員有兩種:教師和保育員。教師的訓練是非常正規的,志愿做教師的學生要在高等院校學習4年,學習的課程主要有:教師語言、兒童游戲活動、兒童認知發展等10余門幼教專業課程,得到教育學土學位以后,在學前教育機構試教1年,獲得教師資格。
二、英國幼兒教學的特點生活環球
保育員的培訓時間相對較短,學生在專科院校學習2年,接受兒童身體保育訓練、社會教育、智力開發等課程學習。參加的教育實踐活動時間較多,約占總學時的40%;畢業后才可在學前教育園所中工作。大多數保育員還要通過資格考試,得到了證書后上崗。還重視對保教人員的在職提高,鼓勵他們到幼教短期培訓班中進修,修完學前教育聯合會開設的課程,參加各種學前教育會議、學術交流活動。
1.獨特的戶外游戲場
在我所到過的幼兒園,操場不大,絕對干凈,踩上去舒適,遠處廣袤的草坪、茂密的樹木、蔥郁的種植園地配以曲幽的休閑道讓孩子隨時可以走進大自然,精巧的沙坑、沙水配上各類小動物模型給孩子創設了一片自由想象玩樂的天地,還有各種各樣鍛煉孩子攀爬、平衡、走跑等各方面能力的小自行車、小跑車、攀登架、鉆山洞、滑梯等。操場上還用不同顏色的色塊、數字等設計一些富有游戲性的圖案,孩子們隨時可以游戲。環境隨處體現人與自然融合的理念。我們參觀時,老師領著孩子在草地上玩游戲,孩子們開心極了。這里是孩子們快樂的海洋。
2.快樂的區域活動室
活動室開辟了類別豐富的活動內容,如純天然的沙土、玩水區,有半截墻面全是磁鐵、玩具柜中列滿孩子數學、科學探索或是其他科目活動材料的操作區,有孩子自由躺、坐的玩樂區,有圖書閱讀區、有電腦閱覽區,有擺滿顏料的美工區,有娃娃家小天地……這些區域布置小巧溫馨,且都在孩子的視線內,孩子隨時可拿可取,隨時可以到各個區參與并互動交往。區角的活動內容是由材料體現的,一般以低結構多功能的材料為主,材料雖普通而又常見,但它引領孩子參與挑戰的愿望和享受選擇材料的自由。很多材料沒有固定功能,也沒有老師設定的玩法,而由孩子根據自己的構思對材料變換著方法使用。材料種類沒有固定搭配,也不局限于在某個區角內使用,在同一個室內,孩子可以跨區域選擇材料進行活動。游戲類型不受區域功能暗示,孩子可以在任何區、室用任何材料進行裝扮性的角色游戲或建構性的創游活動,隨意性特別強。材料的擺放也有指定位置,但前提一定是要方便幼兒收放。每一面墻上、每一個角落都貼滿了孩子們的得意之作,每一個角落都被充分利用到極致,所有的布置都從幼兒的興趣和特點出發,基本是圍繞每個階段的教育主題內容去創設的。正如英國保教人員告訴我們,環境是兒童發展的第三位老師。
3.豐富的實踐材料
在每所幼兒園的參觀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無論是哪個班,都會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班投放不同材質的材料供幼兒去觸摸:0~1歲:會提供一些細沙,鼓勵孩子用手去摸,從中讓幼兒感受到一些變化。2~3歲:會提供各種常見的顏料,使幼兒用身體去感知色彩的變化;提供一些不同大小螺絲粉,讓他們感受大小及不同形狀;在其基礎上,增添不同形狀、大小的瓶子,讓幼兒的感知得到進一步發展。4~5歲:提供的材料就更具有挑戰性了,如用面粉加一點糨糊,讓幼兒用手指或用過的筆在上面畫畫或學寫數字,為日后的書寫打好基礎。又如收集一些栗子或在大盆裝的沙子里摻入一些不同大小顏色的扣子,通過看看、摸摸、想想、找找等多種感官,提高感知水平。在Bedonwell幼兒園,我們看到幾個孩子在用這些材料做比薩、水果沙拉等,讓孩子們自主體驗,孩子得到了駕馭材料的能力,得到了探索和創造的無限空間。活動氣氛寬松、自由、活潑、和諧,那種常見的“排排坐、老師講、幼兒聽”的景象在這里是不存在的。
4.個性的主題設計
英國的“課程指南”中強調“幼兒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學習的”,“實踐工作者必須理解幼兒以不同的方式學習同一件事情,以及幼兒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時間取得進步”。因此,英國幼兒教師關注每一個幼兒,為每一個幼兒設計“課程”。在Pellhillschool我們看到在一層很大活動空間中,被自然地劃分出幾個活動區域,學生有在電腦上學習認讀字母的、有老師單獨輔導孩子數學的、有家長陪著孩子玩捏橡皮泥的……幼兒或是一個、兩個、三個不等,分別在做自己的事。老師告訴我們,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模式都是獨特的,政府制訂的“大綱”僅僅是為教師的工作指引了一個方向,真正有專業水平的教師,是能夠按照每個孩子的“圖式”去設計課程的。在英國的幼兒園里,我們隨處可見的是教師在幼兒活動的現場,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記錄、拍照、錄像……在幼兒園的教室里,我們信手拈來的是孩子們的成長檔案、觀察記錄、資料照片。
5.全面的家庭指導
1988年頒布的教育法,從法律上保證了父母更多的參與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和兒童的學習,規定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組織中要有父母代表,地方教育機構要為父母提供培訓課程,以提高教育兒童的水平。學前教育機構通過多種形式對家庭進行指導,這方面與我國的幼兒園管理很相似。如建立父母聯系卡片、創設父母屋、設立布告欄、舉辦家庭教育講座、邀請家長參觀、成立鄰里互助小組、成立家長委員會等,家長委員會的重要職能是為學校籌款,如通過組織游行、秋季時裝表演、夏季家庭迪斯科舞蹈會、萬圣節舞蹈會、圣誕歡歌藝會等來募捐、集資。
三、英國幼兒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考察期間,英國政府對幼兒教育事業的重視,英國幼兒園的孩子快樂陽光的生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享受一些啟示,我們可以從中汲取經驗。
啟示一,大力宣傳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奠定階段。發展學前教育對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普及義務教育、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重要作用。為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我國的學前教育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我們要自覺增強做好學前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解決目前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矛盾。
啟示二,英國幼兒園重視游戲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使幼兒在園里愉快地游戲、學習和發展,這同樣是我們幼兒園教育應該努力的目標之一。“幼兒園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觀念在我國幼教領域已經廣為傳播,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偏差。如,如何從時間上保證幼兒一日活動大部分是游戲活動;如何在游戲活動中明確和控制好教師干預的程度,如何用教師智慧的雙眼去仔細地觀察,從中發現引導兒童學習發展的教育契機,從而提供適宜的支持與指導,與幼兒和諧地互動和交往,使幼兒的身心處于積極主動、愉快的狀態,而不應該使游戲成為教師指揮、命令和導演,幼兒只是跟隨教師指揮棒轉的活動。
啟示三,尊重每一個幼兒個體是英國幼兒教育的另一特征,這是我們幼兒教育走向民主化的重要目標。尊重幼兒是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但要在實踐中還應該有強烈的意識,它涉及到教師的教育觀念和行為的各個方面。如,學會了解和尊重幼兒的意見和觀點,而不是以教師的所思所想、主觀判斷取代之;尊重每一個幼兒的已有經驗,根據它和幼兒的學習興趣來設計課程,而不是從教科書出發制定教學計劃;給予幼兒真正的自由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選擇活動的方式方法,而不應該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論每個人的興趣和意愿如何,所有幼兒都必須做同樣的事情;發現每個幼兒的優點,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
啟示四,家庭和幼兒園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家園關系應該是平等合作的。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即使是幼兒入園后,家長仍然是幼兒最親近、交往最頻繁的對象。雖然大部分家長沒有系統學習過幼兒教育的科學知識,但是他們卻是最了解幼兒、最關心幼兒發展的人。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系是平等和合作的。因此,幼兒園和幼兒教師應該更多地與家長交流,家長要以多種形式參與到教育中來,共同支持幼兒的學習和發展。